劉貽斌
摘 要:本文賞析一道2019年高考物理選擇題,巧用“黃金代換”公式及變力做功,突破解題難點.
關鍵詞:壓軸題;賞析;啟示
文章編號:1008-4134(2019)17-0046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識碼:B
原題 在星球M上將一輕彈簧豎直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物體P輕放在彈簧上端,P由靜止向下運動,物體的加速度a與彈簧的壓縮量x間的關系如圖1中實線所示.在另一星球N上用完全相同的彈簧,改用物體Q完成同樣的過程,其a-x關系如圖1中虛線所示,假設兩星球均為質量均勻分布的球體.已知星球M的半徑是星球N的3倍,則
A.M與N的密度相等
B.Q的質量是P的3倍
C.Q下落過程中的最大動能是P的4倍
D.Q下落過程中彈簧的最大壓縮量是P的4倍
賞析:本題做為選擇題的壓軸題,考查了力學中的牛頓定律、萬有引力定律、動能定理等主干知識,同時以圖象呈現(xiàn)信息,考查了學生信息加工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題運動模型經典,考查面廣,能力立意高,有一定的區(qū)分度,能真正體現(xiàn)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有利于高校選拔人才,現(xiàn)詳細分析.
1 理解經典模型,搶得解題先機
小球在豎直彈簧上的運動是高中物理中的一個經典模型,現(xiàn)分析此經典模型.
如圖2所示,小球靜止釋放,落到彈簧后運動到B點時速度為零.對于此運動模型,我們要透徹理解以下三點.
(1)小球運動情景:小球從初位置到O位置為自由落體運動,從O位置到A位置,小球所受彈力雖然逐漸增大,但一直小于重力,做加速度逐漸減小的加速運動,在A位置時,小球所受彈力等于重力,加速度為零,速度最大,小球從A位置到B位置,彈力逐漸增大,大于重力,小球做加速度逐漸增大的減速運動,到B位置時速度為零,小球下落過程的v-t圖象如圖3所示.
(2)小球速度最大位置:小球運動到A位置時,mg=F彈,a=0,速度v最大.
(3)能量關系:小球在彈簧上向下運動,彈力對小球做負功,小球機械能減少,但對小球與彈簧構成的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
若考生能透徹理解此模型,看到此高考題時,能快速確定小球動能最大時的受力特征,得出物體P在x0處動能最大,物體Q在2x0處動能最大,搶得解題先機.
2 獲取圖象信息,抓住問題本質
物理圖象由物理量之間的數(shù)學關系決定.物體在彈簧上運動時,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mg-kx=ma,變形可得:a=g-km·x,a與x為一次函數(shù)關系,圖象為傾斜直線,縱截距為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g,斜率為km.由數(shù)形結合可知,星球M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M=3a0,星球N表面重力速度gN=a0,物體P質量由kmP=3a0x0,可知mP=kx03a0,物體Q質量由kmQ=a02x0,可知mQ=k·2x0a0,則mQ=6mP,選項B錯誤.
物理學圖象不但能反映物理量之間的數(shù)學關系還能反映物體運動情境,由圖象可知,物體運動的a與位移x為一次函數(shù)關系,即物體a隨位移x均勻變化,運動有對稱性.物體P運動位移為x0時,加速度為零,速度最大,由對稱性可知,位移為2x0時,加速度為大小3 a0,速度為零,彈簧最大壓縮量為2x0,物體Q運動位移為2 x0時,加速度為零,速度最大,由對稱性可知,位移為4x0時,加速度大小為a0,速度為零,彈簧最大壓縮量為4x0.則Q下落過程中彈簧最大壓縮量是P的2倍,選項D錯誤.
3 活用二級結論,提高解題效率
“黃金代換”公式是“萬有引力與航天”章節(jié)中的一個重要規(guī)律,教材沒有明確此公式,但在分析天體運動問題中有廣泛應用.
“黃金代換”公式的得出:某中心天體質量為M,一質量為m的物體在高空距中心天體球心距離為R,物體所受萬有引力等于它重力,即:GMmR2=mg,則GM=gR2,由于gR2和GM可以相互替換,因而在物理學中把此公式稱為“黃金代換”公式,其中g和R有對應性,必須是同一位置的兩個物理量.
選項A直接運用黃金代換公式,則大大提高解題效率.由黃金代換公式GM=gR2可得:MR2=gG,兩邊分母同乘以4πR3可得:M43πR3=3g4πR·G,則ρ=3g4πR·G,由gM=3gN,RM=3RN,可知M與N密度相等,選項A正確.
4 巧用變力做功,突破解題難點
選項C是本題的難點,但若能求出彈力對物體做的功,則此選項能輕松突破.物體下落過程中,彈簧彈力為F=kx,F(xiàn)與x為線性關系,F(xiàn)的平均值為F=0+kx2,F(xiàn)做的功為W=-F·x.也可以做出F-x圖象,圖象與x軸圍成的面積即為F做的功.物體P從初位置至動能最大位置由動能定理:Ekp-0=mpgMx0-0+kx02·x0,求得Ekp=3mpa0x0-kx202,物體Q從初位置至動能最大位置由動能定理:EkQ-0=mQgN2x0-0+k·2x02·2x0,求得EkQ=2mQa0x0-4kx202,又mQ=6mP,則EkQ=12mPa0x0-4kx202,則EkQ=4EKP,選項C正確.
選項C也能用圖象面積來快速突破,圖1中,圖象與x軸圍成的面積若乘以質量即為合外力對物體做的功.物體Q的圖象與x軸圍成的面積是物體P的圖象與x軸圍成面積的23倍,又mQ=6mp,則合外力對Q做的功為合外力對P做的功的4倍,由合外力做功等于物體動能的變化可知,Q下落過程中的最大動能是P的4倍,選項C正確.
5 啟示
通過對高考題的分析,在平時的高考復習迎考中,筆者認為應注意下列幾點:
(1)注重基礎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應該重視物理學基本概念、基本規(guī)律的理解和應用,在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中重視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幫助學生形成基本的物理觀念,發(fā)展學生的科學思維,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難度與深度,結果適得其反.
(2)注重物理模型
在高中物理中,有很多經典的物理模型,這些物理模型包含了重要的基礎知識和物理思想,在物理學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因而我們要引導學生透徹理解這些物理模型,注重知識的理解,方法的歸納,提高學生解題能力.
(3)注重物理方法
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們應注重物理學方法的滲透,發(fā)揮學生課堂自主,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