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
第一次遇見顧炎武,是許多年前在江蘇昆山千燈古鎮(zhèn)。千燈,也叫千墩,那里有他的故居、墓地。古鎮(zhèn)的人們顯然對故鄉(xiāng)有顧炎武這位鄉(xiāng)賢而十分驕傲,更是十分愛戴和崇敬,專門將1906年建造的馬鞍山公園改名為亭林公園,皆因有條亭林河在顧炎武故居旁而學者們尊稱其為亭林先生的緣故。在顧炎武故居陳列室我了解到,顧炎武是自孔子至孫中山,中國歷史上的72位圣賢之一。后來在喜馬拉雅聽余秋雨的博士課程《中華文化必修課》,還知道了他是明末杰出的思想家、經學家、史地學家和音韻學家,與黃宗羲、王夫之并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那振聾發(fā)聵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便是出自于他。
今年5月在復旦大學相輝堂,我又一次遇見這位先賢。江蘇昆劇院參演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jié)的昆劇《顧炎武》,讓許久未進劇院的我由衷感嘆,昆曲會如此好看好聽!過去也看過昆曲折子戲,但僅限于才子佳人的內容,那緩慢的動作、拖沓的唱腔,沒能引起我對昆曲太大的興趣。而昆曲《顧炎武》編劇和導演顯然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他們更關注觀眾的欣賞需求,因而能成功調動觀眾的情感和思緒,將觀眾們引進戲中,與顧炎武共同觸碰和經歷那個時代,從而體會他的偉大,他對中華文化的自信,對中華文脈的堅守和傳承的偉大貢獻!整場戲看下來,從整場演出效果看,觀眾是滿意的。
昆曲《顧炎武》全劇共六場,分別是《思歸》《訣母》《驚碑》《對獄》《論試》《問陵》,深深吸引了我及全場的觀眾。說戲好看,因為每場都是一出折子戲,有獨立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又很自然地相互連綴前后關聯(lián),從而串起顧炎武的一生 。從結構看,整場戲是用倒敘的手法,開場《思歸》,從顧炎武老年漂泊在外,渴望歸家為起點,回望顧炎武不凡的一生,讓觀眾有了探究的欲望。從人物塑造看,無論是旦角還是生角,人物形象鮮活生動,演員唱腔激越明快,沒有讓人生畏的拖腔??傊瑹o論從故事情節(jié)、敘述的節(jié)奏、舞臺的布景,還是演員的唱腔,都符合現代人的審美需求。而整出戲又以一條主線——傳承和弘揚中華文明貫穿全劇,引出一個宏大的哲學命題——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中國文化人向來在國破山河在的危難之際,有投筆從戎的傳統(tǒng)。我第一次在濟南大明湖公園內的辛疾棄祠堂,很詫異地看到這位杰出的詞作家騎馬揮舞戰(zhàn)刀馳騁疆場的畫面,當時就顛復了我固有的思維定式……原本我的心目中是把他們視為不食煙火的圣人,居然也會拿起武器,御敵以千里之外!我們老家族譜上有宋朝狀元文天祥寫的跋,他抗敵的壯舉更是家喻戶曉。在余秋雨、易中天的授課中,也多次提到如黃公望、顏正卿等杰出文人在疆場上的英勇事跡……劇中的一代大儒顧炎武亦是如此,這不也是對中華文化的一種傳承嗎?正如諸葛亮的《出師表》、陸游的《病起書懷》等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種情懷。這種情懷,貫串全劇,不僅體現在劇中主角身上,也體現他身邊的人身上。如第二場《訣母》,顧炎武的母親以“三喂粥”的地方習俗,激勵顧炎武上戰(zhàn)場殺敵,自己卻為南明失敗絕食而亡,以斷顧炎武的后顧之憂。這一場劇多媒體現代技術把當時戰(zhàn)場殘酷展現出來:城已破,斷垣殘壁、一草一木都在燃燒,一團團火光提示我們:侵略者在殺戮屠城……此時此刻忠孝不能兩全的顧炎武,大義凜然訣別母親,泣涕著退場,殺向抗清最前線!那悲壯的場景,加上明快的節(jié)奏,讓觀眾的心緒不由自主地追隨舞臺上的顧炎武,投入保家衛(wèi)國的拼死戰(zhàn)斗中……
還有第四場《對獄》,人物心理的刻畫,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南明滅亡后,顧炎武已經被清朝判千刀萬剜的死刑。他的外甥通過各種途徑,把顧炎武的死罪改判為無罪,而千刀萬剜的酷刑將由另兩位文人承受。面對慘烈的死刑,聚首于牢房的三位文人,有了一場爭執(zhí)。爭執(zhí)的內容,竟然是規(guī)勸顧炎武活下去。另兩位文人好漢,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以堅強的信念,說服一代大儒顧炎武繼續(xù)活下去,肩負起傳承和光大中華文化于清王朝的宏大使命。這個決定于兩位獄友文人,是生命之重托——他們信任顧炎武的才華。而這于顧炎武,何嘗不是心靈的磨難呢?文天祥那句名言“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已經深深鐫刻在中華文化人的血液中??上攵?,讓同道去死,自己活下去,于顧炎武會經歷怎樣的痛苦和掙扎!但他從痛苦中走了出來,這不僅反映了那兩位獄友的偉大,顧炎武在我心中的形象也更加光輝和豐滿!舞臺上演員對這種情感的刻畫很豐滿,特別是顧炎武那種從堅辭不受,到經過獄友的說服勉強答應,一點不感到突兀,反而感受到他面對中華文明面臨斷裂的痛苦,從而堅定了自己為中華文化堅守和延續(xù)的信心和擔當!另場戲中,得知妻子故去,顧炎武一段唱詞悲悲切切,也深深打動觀眾,讓人為之動容。
明朝終被清朝取代。作為明朝遺民,而且他的家人——母親、妻子、兩個兄弟也在抗清斗爭中相繼故去,我覺得顧炎武似乎應當有“無可奈何花落去”的遺恨,或消沉,或不忘前朝地逆潮流而動。然而我們看到了舞臺上的顧炎武,一個一生“走在路上”的大學者,如今已經子然一身的大儒家,依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牢友的重托當作“海誓山盟”。在明清交替之際,以“正人心、撥亂世、續(xù)文脈、保天下”為己任,毅然決然地做出讓世人驚奇,卻在情理之中的舉動:他勸說自己的弟子參加清明朝的科舉考試,以“續(xù)活文脈、經國濟世、播撒文明”;他著書立說傳播中華文化;他依舊行走在中華大地上……
整部戲最精彩的莫過于是最后第六場,把全劇推向高潮。顧炎武拜謁南京明孝陵,與小官人(顧炎武語)玄燁不期而遇。新帝玄燁裝扮英氣逼人,風流倜儻,一招一式、一言一行都顯示出他已經受到中華文化的浸潤。在這場戲里,康熙玄燁與顧炎武有一場十分經典的對話??滴鯁枺簽楹坞[居?為何鼓勵弟子參加清朝科舉考試?為何不是“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看得出這些都是縈繞這位滿族皇帝心頭許久的問題,迫切需要與高人探討和尋求答案。而顧炎武一番抑揚頓挫的念白,讓我們讀出了一個明朝遺民對中華文脈的不懈堅守和延續(xù)。那個酣暢淋漓,真讓人痛快!當顧炎武和康熙同聲“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響徹戲院,所有觀眾不約而同站了起來,長時間鼓掌!后來查資料,原來第六場是一個夢境。但我覺得,這個夢境既是顧炎武的效果追求,也是清統(tǒng)治者順應形勢的必然。
讓外族信服和敬仰并接受中華文化,這就是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