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澄 陳虎山
惲代英(1895-1931),湖北武昌人,中國共產黨早期著名革命家、理論家,中國青年運動的卓越領導人,是為新中國成立做出突出貢獻的百位英模之一。在惲代英烈士短暫而輝煌的36年人生歷程中,安徽宣城得機緣巧合,深深地鐫刻了他奮斗求索的足跡。1920年11月至1921年6月,惲代英應邀擔任安徽省立宣城第四師范教務主任,教授國文和修身。在這里,他除舊布新,改革教育思想、組織學生成立進步社團,開展反帝反封建活動,參加社會調查,積極進行思想斗爭,開展批評自我批評,不僅使原本思想陳腐和管理混亂的宣城四師成為皖南新文化運動的中心,為皖南黨組織的成立準備了思想和人才條件,而且他本人也完成了從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者到馬克思主義者的重大轉變,成長為堅定的無產階級職業(yè)革命家。因此,在宣城8個月的經歷,對于惲代英來說,同樣具有重要的意義。只是,由于時間久遠,資料闕如,人們對惲代英在宣城開展思想啟蒙活動的情況了解不多。所幸的是,筆者新近意外發(fā)現了一本《民國十年國民日記》,記主梅大棟,正是當年惲代英任教宣城時的學生。日記總共5萬余字,書體為毛筆行書,工整流暢,記載了作者2個學年50多天的活動以及所思所想。其中多處記載了惲代英1921年在宣城四師進行思想啟蒙、開展學生運動的重要事跡,堪為研究惲代英早年從事教育活動、完成思想轉變的重要第一手史料,彌足珍貴。
梅大棟,1901年生于安徽旌德三都的一個普通農家,1919年考入安徽省立第四師范學校。由于他思想活躍,追求進步,1920年11月惲代英任教宣城四師后,他很快成長為宣城四師的學生運動骨干,并深得惲代英的信任。1923年底,經惲代英介紹,梅大棟到安源煤礦從事工運工作,1924年1月在安源煤礦職工俱樂部加入中國共產黨,次年11月返回家鄉(xiāng)旌德,成立皖南地區(qū)首個黨組織“中共旌德三都農民夜校支部”,任支部負責人,直屬中共中央局領導。在其影響下,旌德青年紛紛走上了追求革命的進步道路,并在蔣介石發(fā)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毅然舉行“五一六”旌德暴動,打響了中國共產黨在安徽武裝反抗國民黨蔣介石反動集團的第一槍。
梅大棟一生言行深受惲代英影響,喜日記,好自省,追求真理,剛直不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梅大棟回憶起自己的革命之路,對老師惲代英的引領念念于心,他在一篇《自述》的材料中寫道:“惲代英、蕭楚女一面教學,一面向學生宣傳革命思想。在他們的教育和影響下,我的思想亦前進,搞新文化工作非常積極?!痹谛撬膸熍c惲代英一起經歷的那些日子,點點滴滴都記錄在他日記的每一頁中,閃爍著蓬勃的青春活力。翻開這本日記,開篇就是1921年元旦那一天,梅大棟這樣寫道:
“今日我校門上的國旗隨風飄的(地)舞著,天空中的雨濛濛的(地)下著。同學們多欣欣然的(地)說著‘過新年呵,過新年呵!我就不覺的(地)感慨起來,說:‘新年呀,你又來了么,你何鐘情于我們。我記得與你忽忽的(地)別了多次,多怠慢了你,多辜負了你,你尚不見怪我。我自己想起來心中非常酸楚,實在覺得對不住你。新年呀,現在我覺曉你的用意了。你寬容是無限的,但是我的光陰是有限的(得)很,若一誤再誤,那就不得了。從前的我,還在睡覺的時代,到了今天已被警醒了,今我的感想有兩種,一種是嘆息已(以)往,二種是圖謀將來。嘆已(以)往之不可諫;知來者猶可以追。你能許我嗎?我從今以后做不睡覺的人了,從此自新了。過往的睡覺的我,也從此撲殺了并要捉今日欲新的我,禪讓明日的新我,尚不止以今日的我殺今日睡覺的我,還要拿今日的我,追殺來日睡覺的我?!?/p>
梅大棟的這篇日記真實地記錄了1921年元旦這天宣城四師學生迎接新年的喜慶心情,印證了惲代英在宣城四師進行教育改革,宣傳新文化從精神思想上給學生們帶來的明顯變化,顯示了宣城四師學生積極向上的新氣象。梅大棟檢討自己,說他從前還在“睡覺”的時代,到了今天已被“警醒”了,一面嘆息以往,一面圖謀將來。嘆以往之不可諫;知來者猶可以追。表示“從今以后做不睡覺的人了,從此自新了”。
雖然惲代英在宣城四師只工作了兩個學期,但他給學生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惲代英的學生吳蔚春回憶:他“在學生中很有威信。對當時思想解放的啟蒙運動很有貢獻。他是一位很好的演說家、鼓動家。他的講課、講演,生動活潑,對群眾心思、思想活動掌握得很清楚,因而很吸引人”?!埃ㄐ牵┧膸煂W生在過去是極散漫的,校風很壞。每逢星期日吃酒賭錢是司空見慣的,個別的還有尋花問柳的。自惲代英來了,僅兩個星期這種不良的風氣開始改變了。同學們都按時早起,按時學習,按時休息。吃酒賭錢的風氣沒有了。許多同學兢兢業(yè)業(yè)在學習上用功夫了”。因為惲代英的講話“親切有味,逸趣橫生。他的知識是那樣豐富淵博。你問到哪里他談到哪里。他把中國國內紛爭的局面和國際列強競爭的動態(tài),說得有條有理、有聲有色、娓娓動聽”?!八岢瑢W要組織各種學社、相互砥礪切磋,研究學問,陶冶品德。自從他到校后,同學們組織了‘利群‘互助等社。從此多種學社就如雨后春筍,一齊蓬勃起來。每到下午課后,總有好多同學在校園里、樹林里五七個人一組,開會研究學問、討論出版刊物問題”。這些回憶的內容,也都能從梅大棟的日記中得到了切實的證明。此外,梅大棟的日記比較詳細地記載了惲代英在宣城四師是如何引導青年讀書,讀什么樣的書;如何指導學生成立社團組織,并讓這些社團組織利用假期時間考察鄉(xiāng)村教育等。惲代英對自己在宣城的教育改革和教學實踐所取得的成績,也有一個自我評價,認為“這里校長的人格,大致我還相信。同事惡習亦還不多。同學明擺著有一部分是大有希望的”。
惲代英在宣城任教的那段時期正是中國共產黨成立前夕,他本人的思想處于從激進的自由主義者向馬克思主義者轉變的重要時期。當時,他是帶著教育救國的理想來到宣城從事文化啟蒙的。因此,惲代英在宣城的教育革新,首先起自于他對教育目的的革新。
1921年4月,惲代英寫過一篇題為《教育改造與社會改造》的教育論文,此文發(fā)表于《中華教育界》10卷第十期,產生了很大的社會影響。在這篇論文中,惲代英全面系統闡述了自己的教育理想。就是要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社會上有益的人”?!拔乙詾橐箤W生成為社會有益的人,第一層要使他在這種惡社會里站得住,第二層要使他能夠改造這種惡社會?!睈链嘌?,“若就這兩層批評現在的教育,我大膽說一句,可以說是一錢不值?,F在的教育,只是秉從古以來的養(yǎng)成書婁的宗旨,給學生許多片段浮薄的知識,除此以外,德育、體育,都只是門面話”?!敖逃咧皇桥c私家做奴隸,不配做人類的教育家”。因此,惲代英提出了自己改造教育“最綜括最切要的辦法,便是教育家把改造教育與改造社會打成一片,用自己所養(yǎng)的人,去做自己所創(chuàng)的事,創(chuàng)自己能做的事,以容自己所養(yǎng)的人,這樣才人無不有合當的事,事無不有合當的人;再說明顯些,教育家必同時兼營各種社會事業(yè),辦學校,只是完成他社會運動的一個手段。換過來亦可以說,社會運動,只是完成他教育事業(yè)的一個手段。我看見許多辦教育的人,只辛辛苦苦養(yǎng)出一般學生,學生一卒了業(yè),便交給社會,去任意蹂躪,這種用力是何等不經濟。我又看見許多辦社會事業(yè)的人,只知東扯西拉的(地)弄許多烏合之眾在一塊做事,這些人既無訓練,又不團結,這種用力亦是如何的不合理。所以,我們最應當做的,必不可如前所說的兩種人,各只做了半截的事業(yè),我們要改造教育,必須同時改造社會。要改造社會,必須同時改造教育”。但在“一碗飯主義”盛行,以教育為免于“兒啼饑妻號寒”手段的宣城四師教師中,惲代英的思想顯然被看作是十分“激進”的,同道幾稀。因此,惲代英十分苦悶,他在創(chuàng)作的詩歌《一剎那的感想》中寫道:“眼看見許多天使樣的少年,一個個像我樣的墮入劫障/我待要努力,這罪孽深重的人類??!又處處打消了我的力量?!?/p>
惲代英的苦悶在于,他要求自己“為同學做點有益的真事”,但“同事之中,理想、志愿、知識、品格各各不同”,“辦事人只圖各自辦事便利,不能為此校立個可久的規(guī)模”,“居教育者地位的,有些人根本上對教育沒有什么信仰,更談不上研究改進”,“很少真想為學生做點事”。因此,惲代英感到在宣城四師“雖然又賺了錢,又讀了書,總覺對不住這幾個錢,對不住社會”。
如何向學生傳播自己的教育革新思想呢?惲代英常常選擇和學生談心交流之法。梅大棟在日記中記載了惲代英和他們交流的情形。1921年6月5日,“代英解說試驗的意義。他說這問題分二層:(1)智慧的試驗,為學生分班的。(2)教授成績的試驗,為教授改良的。但這兩種的試驗,于學生均無益。不過,以此可以知道兒童能何等教育、教法,如何改良才能使兒童得益。我們教法應該要曉得,不在教員教得多,是要學生學的(得)多,而且不僅要學生記得多,并要使學生將學的化出來用”。惲代英主張“考試不應該使學生有預備”?!耙驗閹c鐘塞進去的東西竟無何益,而且不能持久,他們自然答出來的比較益大而永久些。”而且考試的成績也不應公開,他認為“這種成績的優(yōu)劣不當使學生知曉,因為是教育測量學生,不是試驗學生的成績,若是為試驗學生成績起見,這種學校制度要完全推翻,要學生自己看書,教員不過是知道者;若要用講演教法,是不能引起學生的注意。所以我主張各人自己看書,互相辯駁,各將所閱的書縮小編輯,這才能算學生有成績。然現在許多人說糟蹋時間,但我覺得非要糟蹋時間不可,要這樣才能有益,不過要糟蹋的(得)有價值,若要害混,那就冤枉了”。惲代英主張維護學生的自尊心,鼓勵激發(fā)學生的潛能,激發(fā)學生自覺學習,學生的“成績室,要沒有才好。何故呢?就是能使優(yōu)生起驕傲性虛榮心,劣生起灰心自怯性。這件事我最相信學生優(yōu)劣不分。劣者不自知其劣,故自信心仍發(fā)展,優(yōu)者不以優(yōu)自居,則二者調和”。從以上幾點可以看出,惲代英的教育思想反對讀死書和死讀書,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人文精神和創(chuàng)造精神,具有強烈的批判精神和先進性,即便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這年的6月9日,因暑假在即,惲代英準備離開宣城,下學期到河南柳林創(chuàng)辦具有師范性質的柳林中學,他希望梅大棟處理好家務,與他一同前往。梅大棟在日記中寫道:
“(晚)與代英談柳林事,他叫我們籌備家庭方面。克訓、世高、精傳、戒三(注——皆為惲代英學生)開談話會,至十三點半鐘睡。代英說,柳林的學校雖屬初辦,恐怕比起辦了多年的學校還高些。因為我們的教職員不要薪水,又不用夫役,除了伙食開銷以外就無別的地方支錢,所有得錢都是拿來辦學校,不是各辦事的人般回去養(yǎng)妻子享福,所以雖錢少,比起公立的學校要好多了。就拿四師作比,他每月雖有三千五拾元開支,教員到占了九佰余元,伙食占了千余元,夫役占了伍拾余元,辦公事及不關學校正事總要好幾十元,所用來辦學校真正的款子,只有幾十元或佰余元,怎辦的(得)好這些學校?我們是完全不贊成這些學校。
我們到辦了數班以后,再漸漸的(地)辦實業(yè)學校做本校的輔佐,并設工廠以便貧學(生),籍此可以讀書,將來一定要辦男女合校,并且到了以后就將所收學生膳費,給畢業(yè)于本校的學生出去辦學校,免得一出學校就要餓死。但我們的學校雖是中學,完全是師范的性質。我并不是反對中國現在教育的‘人,我辦教育一定要學生自能動、能做,并不是讀死書,到社會中做無益的人。我們的學校內的章程,完全與現代教育部所訂之章不同。我一定知道我們的人出來是能為社會做事的。我主張辦工廠,還有一層意思,就是為貧子弟寄妻子的地方?!?/p>
從這段日記中,可清晰看見惲代英當時的教育思想,他希圖通過實業(yè)與教育并舉的辦法培養(yǎng)學生“能為社會做事”,“成為社會上有益的人”,而不是成為“刮地皮的官僚”和“殺人的資本家”。由于準備與惲代英合股創(chuàng)辦柳林中學的股東們之間的爭權奪利,柳林中學后來沒有辦成,惲代英的理想也未能在柳林實現。但辦新式教育的思想卻因為老師惲代英的引導,也在梅大棟等人的心中扎下了根。這年暑假,梅大棟擬定的“返里對于社會的三個計劃”都和教育有關:“(1)暑假義務學校;(2)晚間招邀平民講演;(3)邀集同志組織小學教育研究社”。后來,梅大棟成立皖南最早的黨組織,也是從創(chuàng)辦農民夜校開始的。
基于革新教育的理想,惲代英在實踐中自然要改革教育方法。他向學生講授修身和國文,不用舊教材,而是自編講義。發(fā)表演講更是他的專長,成為他和學生進行思想交流的重要方式。他利用各種機會發(fā)表演說,宣傳五四運動的意義,宣傳新文化,抨擊時弊。
“晚談”是惲代英開展學生工作所“發(fā)明”的打破師生界限,體現師生平等,與學生對話、交流思想的又一重要方法,很受學生歡迎。所謂“晚談”,就是利用每天傍晚或晚飯后的一段時間,在校園里,或在校門口,或在學校的廣場上,或在惲代英的宿舍里,與學生進行不拘形式的談話,談話的內容都是學生感興趣的,與國家、社會、家庭、個人修養(yǎng)以及和新文化運動有關的各種話題。同學們把他圍著,聽他談話,越圍越多。梅大棟5月11日的日記就記載了當天“傍晚代英的談話”,原文如下:
“我們談話要尋比我們學問淺的談,就有話談,否則只聽聽罷了。并且說要尋話說,想法子說,時常的說,要說到自然,……那就能隨意說話了。并說在學校做事做工也是如此,要尋來做,想法子幫助人家,而養(yǎng)成自己做事的能力,將來出了學校,讀書還可以讀,未必到學校里做了事就不能讀書。而且說,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有逼迫,再肯去做,不然就一定是打混了。并說他得益于立會的地方很多,不過也是勉強而到自然的大概,總要切實的(地)做,不然也實在無益。這些話我實在覺得對。后來到他房里看他北京學友的一封信,是討論修養(yǎng)的事,并分過失為幾條,很是誠實改過的人,我非常欽服。代英又說:人只要知道有過,就要說出來,不能隱瞞。不然就使心不安,做事也就失了秩序。所以無論什么過失,說出來了,心中覺得很安怡,而且容易改過,不失為改過君子。又說到我們做事是做把人家看的,做得好,自然有人歡迎,而且不少做也高興;做得不好,也可受人家教訓,可以改造我們的將來。一個人自己做,好歹只有主觀沒有客觀,做得好也沒有趣,做得不好自己覺得更不安了?!?/p>
這是梅大棟日記里記錄惲代英“晚談”內容最詳細具體的一次,對于我們研究惲代英在宣城四師如何傳播新思想,贏得青年,具有很重要的價值。特別是從惲代英的這篇談話中,我們還能強烈感受到中國共產黨人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這一傳統的由來,在中共早期領導人中,惲代英應該是較早有這種思想萌芽并付諸實踐的人。
惲代英當年在宣城四師的學生和同事后來都撰文回憶說,惲代英通過講課和談話,向青年人傳播新文化和革命思想。他和學生很親近,從不擺老師架子,不讓學生喊他老師,要直呼其名“代英”。他說,他是青年中的一員,喊他為老師,就有了距離。于是,當時宣城四師的同學和同他接近的青年人,面前背后都一直叫他“代英”,沒有叫他“惲代英”或“惲先生”的。梅大棟4月1日和5月13日的日記,以最原始的資料,為這些回憶文章提供了佐證。
記日記,是惲代英從母親那里傳承的良好習慣,十幾年如一日,從未間斷。直到他加入中共產黨,成為黨的重要領導人,由于秘密工作的需要,他才忍痛割愛,放棄了記日記這個多年養(yǎng)成的習慣。惲代英認為,記日記,是自我反省修身的一個好辦法。他的日記題材分為修學、治事兩欄,用油印好的格子紙裝訂。每日應讀的書、應做的事,以及讀書的心得、品德修養(yǎng)都記載在日記上。因此,惲代英要求學生也要經常記日記。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本梅大棟日記,正是惲代英倡導的直接結果。甚至連其寫作格式都是從惲代英那里學來的,每日應讀的書,應做的事,以及讀書的心得和品德修養(yǎng),都記載在案。特別是梅大棟從惲代英那里也學到了不斷自我批評、自我反省的作風。在5月5日的日記中,梅大棟檢討自己“不能自己做事,好說閑話”;在5月8日的日記中,他自我批評“修養(yǎng)方面稍退步”;在5月9日的日記中,反省自己“心不大誠正,就是下了雨,有躲雨的心”。在5月28日和6月9日的日記中,更是解剖自己“自欺,惡待友人,心術不正”“好責人,惡待劉君,下次切戒”。如此等等,所見多有,絲毫不給自己留情面,而且這些日記是可以在同學中互相傳看的,其目的也就是惲代英在5月11日“晚談”時說的:“人只要知道有過,就要說出來,不能隱瞞。不然就使心不安,做事也就失了秩序。所以無論什么過失,說出來了,心中覺得很安怡,而且容易改過,不失為改過君子?!彼栽趷链⒌膶W生中,君子頗多,不能不說,這是深受惲代英影響的緣故。
當然,在梅大棟的日記里,不僅記下了這些自我批評和反省,同時,也記錄了這些關心國事、追求社會進步的青年們心中的快樂之事和他們對時局的感言。在5月17日的日記中,梅大棟這樣寫道:“今日和互治會幾位會員想起了開書舍助賣雜志的事,實在快樂?!背删透幸缬谘员怼6诖饲耙惶?,即5月16日的日記中,梅大棟記載的則是四師被反動勢力污蔑、陷害以及因此他對國家前途命運的擔憂和思考:
現在幾日,我們學校非常危險:(1)教育(安徽)經費缺乏;(2)本地紳商學界反對,污我校是過激黨,他們真算毒心了,但就我們的良心,發(fā)起聯合會,是一種愛國的熱忱,查劣貨是為挽回利權起見,可恨奸商污紳及腐敗學界竟不容中國有強的一日。但只希望中國日趨于亡,我不知彼等到了做亡國奴的日子又作怎樣的感想?何以到了今日受了種種的激動還未醒,還未覺悟咧?覺悟!覺悟!你何以不與他們接近,獨與我們周旋?覺悟!我望你努力朝他們腦里去,或者為我們中國不得致于亡國,若你要在途中一頓挫,那就危險了。
從這段日記可看出,惲代英在宣城進行的思想啟蒙,組織學生成立各種社團,開展查燒日貨的愛國行為,引起了地方反動當局的仇視。紳商學界的保守勢力對此十分害怕,污蔑惲代英等人是“過激黨”,費盡心思想把惲代英排擠出宣城。為此,宣城各機關和地方上的反動豪紳們聯名給安徽督軍張文生打了一個400多字的電報,說惲代英在宣城宣傳赤化。四師師生得到消息,深感震驚,而惲代英卻處之泰然,照樣領著學生到宣城附近的鄉(xiāng)村開展社會調查。不久,上?!渡陥蟆返禽d了一則新聞,內有“惲代英先生是少年中國學會會員,是一個愛國主義志士,學問淵博,品德優(yōu)良”等語。懾于惲代英在全國的影響,張文生對宣城豪紳們的上告采取了置之不理的辦法,虛以應付。
早在中華大學讀書時,惲代英就組織過以“講修養(yǎng)”“自助助人”為指導思想的“互助社”。五四運動時,這個組織由當初幾個人發(fā)展到幾十人,后來又從這個組織的成員中,發(fā)展出七八個社團,如“日新社”“新知社”等。惲代英到宣城四師任教后,同樣花了很大精力發(fā)展學生的社團組織。梅大棟日記對宣城四師社團組織的成立和發(fā)展過程作了詳細的記載。
1921年3月19日,宣城四師新學年開學不久,四師本部和附屬小學等校師生五六百人召開自治大會,梅大棟當天日記不僅記載了這天會議的盛況,還記載了他對學生自治的思考:“自治是人的一大要系,如不能自治,則失其所以為人,那便不能算為完人,并且要切實在精神上做。不要做那虛偽的形式的,光圖表面好看就算了事,這就不成為自治了?!薄耙W學生養(yǎng)成自治能力,就無(毋)庸到中等學校里設名義的自治會了,現在既無能自治的小學學生,則不可不行補救之方。若能人人互相勉勵,互相幫助,而不達目的不止,亦未可限量?!?/p>
梅大棟寫的這段話,顯然是受了惲代英的影響。1921年初,應安徽蕪湖省立五中校長劉希平的邀請,惲代英到蕪湖給五中等校學生演講。離開蕪湖前夕,恰逢和縣、含山兩縣在蕪湖讀書的進步青年學生組織的“和含學會”的《會刊》創(chuàng)刊,邀請惲代英為《會刊》題寫序言。惲代英欣然允諾,他在《序言》中這樣寫道:“所以同鄉(xiāng)會、同學會,除了聯絡感情,營謀私利以外,是沒有用處的。但是和含學會卻不是這樣的?!币驗椤昂秃瑢W會,是和縣同含山同志的青年,為鄉(xiāng)土運動而團結起來的”,是為了“講學做事”。惲代英希望和含學會“可以對社會多生些功效”,“少做場面上的事,多做骨子里的事。少做扎空架子的事,多做切實的事。少做與人搗蛋的事,多做改進自己改進團體的事。這樣的和含學會,可成為中國鄉(xiāng)土運動一個模范團體”。惲代英期待和含學會的青年:“個人修養(yǎng)圓滿了,團體實力充實了,三五年后,自然可以改造鄉(xiāng)土。人只怕不好,好人只怕團結不起來,團結起來只怕中途變壞了;不然我們年紀一天天長大,學問一天天進步,聲望和地位一天天繼長增高,為什么愁不能改造鄉(xiāng)土?乃至改造中國呢?”在文章的結尾處,惲代英激情四射地大聲疾呼:“和含學會的同志努力了!”
在惲代英的指導下,1921年四五月份,宣城四師的學生團體如雨后春筍般發(fā)展起來,梅大棟日記把宣城四師這些學生團體的成立及其活動,都作為大事要事予以濃墨重彩的記載。在1921年4月1日的日記中,梅大棟寫道:
“因數日前與諸同志提倡結一小團體,互相助治。今日自三時(即下午三時——編者注)開籌備會,發(fā)起者十人,將章約擬定,定名互治,于下星期開成立會,實行并各會員各備草冊,以記周修養(yǎng)讀書之得失,在開會時報告以就矯正。自今日始,下星期四開會報告。旁(傍)晚時看某寄代英的信,中有求實(即李求實。又名李偉森,魯迅《為了忘卻的記念》一文中著名的龍華五烈士之一)的一封。求實即互治會會員之一。中討論者是說話和如何讀書。信很長,總有千數百字。大意說,會說話是肯用思想,不會說話是不能思想。讀書也要隨讀隨想。代英說過,不然雖是將書讀的順熟也是白白地,即孔子所說得(的)“學而不思則罔”的話是可以想想,是很有道理的。我看罷倒也得點益處。并說求實是脫離家庭的人,要努力去做求實的工夫,不要做到反面去了,若人好笑。這真不錯,真算是好友如兄弟,無事不可以規(guī)勸?!?/p>
從這段文字中,可清晰看出惲代英對宣城四師學生社團“互治會”的影響力。而且還特別強調了惲代英談如何讀書。1921年5月4日,梅大棟日記記載:“今日發(fā)起少年社,于理化教室開成立會?!?月8日的日記記載:“續(xù)開互治會,說要會員時常談話,還要報告。下午新少年社開第二次會議。下次竭力進行討論怎樣創(chuàng)造新少年社。”5月13日又載:“晚飯后,聞新少年社討論進行方針,未得結果。”5月14日,“新少年社”再次召開“特別會討論進行方法”。經過討論,這個宣城四師歷史上具有重要影響的社團組織,終于達成一致意見,定出了條例,共有5條:第一,用感情、互助、監(jiān)督、信用做本社進行的根本;第二,打破你我階級,公同謀群眾上面的事業(yè)、品行上面的切實修養(yǎng);第三,研究新文學思想,為做事的手段,一方面迎合新少年,一方面運動舊少年;第四,擴充本社范圍,實行平民主義;第五,儲蓄款子一方面購書報,組織社刊,一方面為將來在社會做事的預備。這些規(guī)定,不僅體現了惲代英一貫的“講修養(yǎng)”“自助助人”的思想,而且還具有開展社會革命的思想元素。被選為新少年社主要負責人的梅大棟,從宣城四師畢業(yè)后很快就投身工農運動,加入中國共產黨。
此外,梅大棟5月9日的日記還花了較大篇幅記載了宣城成立學生聯合會的過程和當天的活動。
起(床)五點半鐘。七點鐘整隊赴學生聯合會場開成立會。到者共八校:一、二、三高(?。⑼钪?、八中、附屬高及我校,計到人數不下佰。繼游行街市,扯日本貨招牌,并火其少許劣貨,以懲將來。幾無街未到,惟值雨為勞,及回至會場——井均倉,已過二小時。返??雌矫窠逃彝パ芯?。
今日的感想:開學生聯合會做什么?國恥紀念是什么?游行街市又做什么?抵制日貨扯招牌又為的什么?我想這幾層問題真夠想了,不要一味子盲從!
在當天的日記里,梅大棟還完整地記錄了《宣城學生聯合會章程》,共有8條14款,章程規(guī)定了會名、宗旨、入會條件、領導和內設機構、會費繳納等事項。
經過惲代英半年多的組織發(fā)動,當時宣城四師的學生社團可謂是蔚為大觀了,主要有覺社、愛知社、我社、互治學會、醒群社、學行互助會、新少年社等。1921年5月15日,星期天。這是宣城四師學生十分興奮的一天,上午8點至11:30,由這些學生社團共同發(fā)起,在二年級教室召開宣城四師學會聯合大會。這一天,梅大棟早早起床,上操鍛煉半小時,感覺精神清爽。在這天的日記里,他記載:
八點開本校學會聯合大會。次序,初奏樂,次各會報告情形,又奏樂;次各會員演講。共到會員五十余名,演說者只有三分之一,余亦略說數言。次代英演說,述其結會歷史,并說將來辦學校的法則。代英說我們辦教育做事情,不要怕沒得干,要設法去干,總有事干,并且有好事干。
會后不久,惲代英帶領梅大棟等4名學生途經涇縣、旌德、太平諸縣,到黃山考察。沿途,惲代英一行深入鄉(xiāng)村學校,開展社會調查。后轉道蕪湖,前往南京參加少年中國學會年會。自此,這位杰出的無產階級政治活動家離開了宣城,然而他給宣城留下的,卻是極為深遠的影響,“他的無產階級意識、工作熱情、堅強意志、樸素作風、犧牲精神、群眾化的品質、感人的說服力,應永遠成為中國革命青年的楷?!?。(題圖為位于惲代英紀念館中的惲代英塑像)
(責任編輯:吳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