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輝
我國將計劃生育作為一項基本國策,許多家庭僅僅孕育一個或者兩個孩子,優(yōu)生優(yōu)育顯得十分重要,故孕婦在不同孕周產前超聲篩查胎兒畸形十分關鍵,孕婦接受胎兒畸形篩查,能夠在分娩前發(fā)現畸形胎兒,預防畸形胎兒的出生,降低對家庭以及社會的經濟負擔,提升社會全面素質[1-4];針對孕婦產前檢查,多使用二維超聲以及四維超聲診斷方法進行診斷,但是兩種診斷方式均具有各自的優(yōu)點,若是僅僅讓孕婦接受二維超聲診斷,存在漏診的現象,對孕婦而言,漏診會影響后續(xù)的妊娠結局,甚至帶給家庭沉重的打擊[5-6];二維超聲聯合四維超聲診斷,聚集了兩種診斷方式的優(yōu)點,提升了臨床診斷的準確性,現將研究進行分析,報告如下。
參與研究的孕婦均為我院2012年5月—2019年3月收治的10 042例來院進行篩查胎兒畸形的孕婦,隨機數字法平均分為兩組,每組5 021例,對照組實施二維超聲診斷,研究組孕婦接受二維超聲與四維超聲聯合診斷,所有孕婦在確認可以被納入研究樣本,對照組納入年齡20~41歲,平均年齡為(30.63±2.54)歲;研究組納入年齡20~41歲,平均年齡為(30.63±2.54)歲,研究人員對孕婦的一般臨床資料加以分析,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給予對照組二維超聲診斷,使用多普勒超聲診斷儀(GE Voluson E8)進行診斷;給予研究組在使用二維超聲診斷聯合使用四維超聲診斷,四維超聲:使用多普勒超聲診斷儀(GE Voluson E8)進行診斷,在進行檢查過程中,應嚴格應按照操作要求,檢查羊水量,觀察胎兒四肢以及脊柱發(fā)育狀況,對胎兒的腦部組織、心臟、肺部、腎臟、胃腸道、膀胱發(fā)育狀況,對于男性胎兒,應檢查生殖器官。統計胎兒畸形率[7-8]。
在孕婦研究結束后,將孕婦的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的畸形篩查情況以及畸形率統計記錄。
研究通過SPSS 20.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采用(%)表示,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在接受二維超聲與四維超聲聯合診斷篩查胎兒畸形中,篩查出60例,篩查準確率為93.75%;對照組組在接受二維超聲篩查胎兒畸形篩查中,畸形例數共33例,畸形率為63.64%,兩組患者胎兒畸形篩查率對比,研究組在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的篩查準確率均高于對照組,且篩查準確率高于對照組,兩組孕婦的組間數據差異對比,研究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近些年來,隨著環(huán)境以及飲食問題日益凸顯,畸形胎兒的發(fā)生率不斷提升,胎兒畸形的發(fā)生與遺傳、環(huán)境、化學因素以及孕婦飲食習慣等相關,畸形胎兒的出生不僅對孕婦家庭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也給社會增添了負擔,且畸形胎兒的生長發(fā)育不佳,存在社會歧視等多種問題,因此在孕婦分娩前對胎兒畸形進行篩查十分必要[9-10]。二維超聲可以對臟器的各個切面進行綜合成像檢查,也是常用的診斷方式是采用超聲檢查,二維超聲檢查不僅能夠在臨床上準確清晰的顯現胎兒在腹中現象,雖然能顯示某一個部位的診斷面,但是無法清晰直觀的觀察立體圖像,故導致篩查胎兒畸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四維超聲相對于二維超聲,能夠多方位、多角度的觀察胎兒在子宮內的發(fā)育狀況,對于出現畸形的胎兒,能夠盡早發(fā)現胎兒脊柱、四肢、面部、心臟以及骨骼中存在發(fā)育不良的狀況,同時能夠動態(tài)的觀察宮內胎兒人體器官活動,準確的監(jiān)測胎兒的腦部、內臟以及泌尿生殖系統等。現如今,臨床上對胎兒畸形篩查多采取二維超聲以及四維超聲診斷,研究表明,二維超聲聯合四維超聲診斷的效果更佳[11-12]。
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孕周進行產前胎兒畸形篩查,四維超聲能夠多方位、多角度觀察胎兒在腹中的生長狀況,準確的檢測出胎兒的異常狀況,且在孕中期篩查出畸形胎兒的概率最高,研究組在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的篩查準確率均高于對照組,且篩查準確率高于對照組,兩組孕婦的組間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孕婦胎兒畸形率數據對比(例,%)
綜上所述,二維超聲與四維超聲聯合診斷對不同孕周產前超聲篩查胎兒畸形,相對于單獨的二維超聲診斷,在孕婦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胎兒畸形篩查中,能夠在孕中期篩查出胎兒畸形,可有效的提升優(yōu)生優(yōu)育,減少畸形胎兒對孕婦以及家庭的負擔,且該診斷方式更為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