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海寧市實驗小學五年級 甘泉
指導教師 於丹
(於 丹)
“等等!這種垃圾屬于‘可回收垃圾’,不能扔在這里!”奶奶的大嗓門兒嚇了我一跳,原來她是看到我想把食品包裝紙扔到“餐廚垃圾桶”里才急了。她急匆匆地跑過來,一把按住我的手,把包裝紙奪了過去,扔進了另外一個垃圾桶里。
咦,這不是上學期老師剛給我們講過的垃圾分類方法嗎?沒想到奶奶也知道。“您也懂垃圾分類?”我好奇地問奶奶。奶奶樂呵呵地說:“居委會不僅給我們講了垃圾分類的好處,還要給積極參與垃圾分類的家庭獎勵呢!”原來,為了讓居民能自覺地給垃圾分類,居委會要按季度給積極做好垃圾分類的家庭發(fā)食用油、洗發(fā)露等獎品。我恍然大悟:“哦,您是為了得獎呀,可是這些小獎品又不值什么錢!”“當然不是啦!”奶奶白了我一眼,說,“前兩天我去社區(qū)領垃圾袋的時候,正好趕上垃圾分類主題宣講,講師說廚余垃圾經過處理后還可以變成有機肥呢,這不是很好嗎?”種了一輩子菜的奶奶對肥料可有感情了,聽說餐廚垃圾處理后還有這樣的用途,奶奶給垃圾分類的熱情空前高漲,只要看到家里有誰垃圾分得不正確,她就會立刻跑過去阻止,還要教育我們一番。在奶奶的帶動下,我們家每個季度都能領到大大小小的獎品,奶奶的臉上樂開了花。
有一次,我在放學回家的路上,正好遇到幾位穿紅馬甲的奶奶正對著一堆垃圾挑挑揀揀。我一看,那位正從垃圾桶里把一個垃圾袋拎出來的人不正是我的奶奶嗎!她正戴著口罩和手套解開垃圾袋,用鐵鉗挑揀垃圾呢!她的旁邊還有另外一位奶奶在本子上登記著。路過的人都掩著鼻子皺著眉頭快速地離開。他們都覺得垃圾很臭很臟,但這些奶奶卻不嫌臟、不怕累,是什么讓她們愿意這樣做?
在一次和奶奶的閑聊中,我找到了答案。奶奶說,以前,人們不重視垃圾分類,也沒有環(huán)保意識,以致垃圾堆積成山,不僅污染了環(huán)境,有些可回收的垃圾也得不到充分利用,浪費了有限的資源。于是,奶奶拉著平常一起跳舞的朋友們加入了志愿者隊伍,活躍在小區(qū)的各個垃圾桶前。
窗外,一綠一灰兩個“小戰(zhàn)士”立在草地上,笑嘻嘻地把人們遞來的一袋袋垃圾“吞”進肚子里。綠色垃圾桶吞綠袋子,灰色垃圾桶吞灰袋子;綠袋子里裝著剩飯菜、瓜皮和果殼,灰袋子里裝著廢紙和塑料。我看見三樓的小妹妹牽著奶奶的手,把一袋“餐廚垃圾”輕輕地扔到了綠色垃圾桶里,再輕輕地蓋好蓋子。然后,她指著立在草坪上的宣傳牌奶聲奶氣地念著:“你有你的家,垃圾有它的家,請不要把垃圾放錯家……”
垃圾分類,人人有責
小作者通過幾個事例敘寫了奶奶對待“垃圾分類”的態(tài)度,以小見大地寫出了公民環(huán)保意識的增強,還從自己家的奶奶寫到了鄰居家的奶奶們也積極地參與到“垃圾分類”的行動中來,展現(xiàn)了當下良好的社會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