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 寧 李培林
忻州市地處山西省北中部,西隔黃河與陜西、內蒙相望,東為太行山,南鄰太原,北越恒山為朔州、大同。下轄14 個縣(市、區(qū)),其中東部代縣、原平市、忻府區(qū)、定襄縣、五臺縣屬滹沱河流域,北朝時期為肆州屬地。
佛塔青石質,塔剎無存,塔殘高51 厘米。底平面呈方形,邊長26 厘米。方形小臺座,高3.3 厘米,臺座四角原各有4 座方形束腰須彌座覆缽式小佛塔,現(xiàn)殘存3 座。臺座中央為一大塔,高47.5 厘米,塔身下大上小,為四面五層仿木樓閣式塔,四面層層疊收,與四座小塔構成了一座金剛寶座式佛塔。塔身第一層雕刻佛教內容為初轉法輪、釋迦樹下誕生、七步生蓮、九龍灌頂沐浴場面、佛說法圖等佛傳故事圖像。塔身第二層正面居中開圓拱龕,龕內雕釋迦、多寶并坐像,龕外兩側各有四身半跪狀供養(yǎng)菩薩像,其他三面雕刻內容為圓拱形龕內結跏趺坐佛,龕外兩側為四身結跏趺坐千佛。第三層至第五層塔身四面均雕刻三個并列圓拱龕,龕內為結跏趺坐佛,身著通肩袈裟,禪定印(圖一)。
南禪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陽白鄉(xiāng)李家莊村。1953年1月,山西省文物部門普查時發(fā)現(xiàn)其為唐代建筑。在《兩年來山西省新發(fā)現(xiàn)的古建筑》中,南禪寺章節(jié)(陳明達執(zhí)筆)對石塔進行了簡單介紹,并未對石塔時代進行斷代,只稱其為“這是在大佛殿以外殘有各物中最精美的一件遺物”[1]。2000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李裕群對石塔進行了調查,認為石塔是“北魏平城時期的金剛寶座式佛塔,為研究北魏小型石塔提供了新的實物資料”[2]。2012年被盜搶,至今下落不明。
佛像銅質鎏金,高140.3 厘米,蓮花佛座背面鐫刻“太和十年正月廿日上為太皇太后下為邊地眾生造彌勒像一軀”。據(jù)傳說,該佛像原藏于五臺山北山寺(今碧山寺),1926年,肯尼迪基金會從日本私人手中購得,今為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收藏[3]。
位于忻州市忻府區(qū)合索鄉(xiāng)苗莊村西約2.5 公里處的大溝灣山崖中部?,F(xiàn)存石窟1 座,開鑿于溝北側山崖上,山崖為砂巖質地,溝前為大溝溪水。第三次文物普查時發(fā)現(xiàn)。
洞窟上方有一道溝槽,洞窟為圓拱形窟門,尖拱形門楣,楣面雕刻七佛,門楣上方雕刻10 尊比丘和供養(yǎng)人。門框側面刻卷草紋,門外兩側各鑿縱長方形龕,內雕一力士像。西側力士之西磨成平面,有愿文:“大代京明……”?!熬睉獮椤熬啊保弋旈_鑿于北魏宣武帝景明年間(500-503年)。東側力士東面也整理為碑面,似有文字,磨蝕不清。東面碑東側開一小龕,圓拱尖楣龕,龕楣上有6 尊供養(yǎng)人,龕內雕一坐佛,結跏趺坐,禪定印,兩側龕內各雕一站立脅侍菩薩,龕上方有一道溝槽。
洞窟平面呈長方形,平棊頂,三壁三龕。面寬1米,深0.75 米,高1.3 米。北(正)壁正中開一圓拱尖楣龕,楣面刻七佛。龕楣兩側各有2 尊坐佛,龕楣上方有7 尊供養(yǎng)人像,供養(yǎng)人上方是7 尊坐佛。龕內雕一結跏趺坐佛,身著寬博袈裟,手施說法印。龕外兩側各雕一脅侍菩薩立像,頭上有傘蓋,形體清瘦,身形向坐佛側扭動,雙肩搭披巾,披巾于腹部交叉。龕下浮雕二相向跳躍的獅子。
東壁為帳形龕,龕內雕交腳彌勒菩薩,披巾于腹部交叉。地神承托菩薩雙足。龕外兩側二脅侍菩薩,雙肩搭披巾,披巾于腹部交叉。龕楣上方為三層28 尊坐佛(圖二)。
西壁為圓拱尖楣龕,楣面刻七佛,龕楣上方為6 尊供養(yǎng)人站立像。再上方為7 尊坐佛。龕內雕一結跏趺坐佛,著雙領下垂袈裟,施禪定印。龕外兩側二脅侍菩薩,雙肩搭披巾,披巾于腹部交叉(圖三)。
洞窟平棊窟頂分為四格,每格內雕一身飛天。
窟門內側兩邊各雕5 尊坐佛,上邊雕8 尊坐佛。
位于忻府區(qū)三交鎮(zhèn)碾溝村東馬川溝溪水東側石崖上,現(xiàn)存北魏孝昌二年(526年)石龕9 個,分布在長2 米,高1.3 米的砂巖崖面上,石龕高度0.25~0.30 米,每個龕內雕結跏趺坐佛一尊,風化嚴重。其中一龕下部有“孝昌二年”(526年)題記。佛龕南部2 米處有一禪窟,圓拱形窟門,高1.3 米,深0.9 米,寬1 米。窟門外下部刻三行文字“元豐三年歲/次庚申七月十五日/舍身人楊恕立。”(圖四)
2013年9~10月,忻州市忻府區(qū)忻州古城西北部城墻附近基建施工過程中出露佛教窖藏坑,出土了一批北朝到唐代的佛教造像。其中,北魏時期2 件,分別為背屏式造像1 件,造像碑殘塊1 件;東魏時期2 件,分別為東魏武定二年(544年)邢氏和濟南太守為渤海王高歡造立佛1 件(圖五),背屏式造像1 件(圖六);北齊造像22 件,分別為坐佛3件,立佛5 件,背屏式造像1 件,菩薩立像4 件,佛頭6 件,菩薩頭2 件,弟子(阿難)頭像1 件。根據(jù)東魏武定二年造立佛背面愿文可知,造像為建義寺沙門僧恪所造并供養(yǎng)。佛像窖藏坑發(fā)掘簡報已發(fā)表于《文物》2018年第12期。
位于定襄縣南王鄉(xiāng)黃場峪村東南約1 千米的溝谷里,溝谷平面呈“U”形,東南—西北向,南北深約2 千米,東西寬約0.2 千米,溝谷兩側山體上形成眾多的石灰溶巖洞,為開鑿石窟寺創(chuàng)造了便利條件。保留有從北魏到唐代的佛教石窟和摩崖造像及題記,現(xiàn)存北朝時期佛教遺跡有:
(1)北魏神龜二年(519年)佛教徒比丘慧端等八十余人造像碑記。保存在溝谷東側半山中的一個自然石窟內東壁上,造像磨滅,碑文漶然,存部分人名和年號:“比丘慧端……神龜二年歲次己亥七月十五……八十余人等……”
(2)東魏天平三年(536年)創(chuàng)建的七寶山靈光寺。位于北魏神龜二年造像窟對面山谷西側山體半山腰處,南北長約6 米、高約4 米的摩崖上中部雕刻千佛、七佛像等,大像高約25 厘米,小像高約8 厘米,南側刊刻碑銘,首題“漆寶山靈光寺創(chuàng)建碑刊記”,末題“大代天平三年(536年)歲次甲辰九月己亥朔二十七日立”,碑文內容為雕鑿千佛、七佛、發(fā)愿僧眾、地方官僚為勃海王高歡祈福,其次宣揚彌勒信仰,發(fā)愿“上至兜率,與彌勒佛會。下生人間,公王長者,衣食自華,見存安穩(wěn)”。參與造像發(fā)愿信眾三十余人,有僧慧端、僧尼慧圓、永安郡太守劉廻光、代郡太守肆州主簿郭貴、定襄縣令王文稷等,摩崖造像上部有分流雨水的“人”字形溝,還有椽孔,說明摩崖前有木構建筑遮蔽風雨,保護佛像?,F(xiàn)存摩崖前建筑為1996年新建(圖七)。
(3)北魏摩崖造像石。近年七巖山景區(qū)建設時清理出土,七巖山文物管理所保存。長約1 米,高約0.7 米,雕刻釋迦佛龕。
(4)北齊天保七年(556年)廣武令趙郎奴摩崖造像及發(fā)愿銘文。原本在回光窟北側的崖壁上,1986年崩塌掉落在神靈坡。上部雕刻內容為釋迦佛及脅侍菩薩,下部為發(fā)愿文及參與信眾(圖八)。
(5)北朝禪窟2 座。內四壁無雕像,為僧人坐禪習業(yè)所用。
七巖山摩崖造像規(guī)模不大,保存也不甚好,但開龕造像題記明確,可與史料相互佐證,且內容較為豐富,大部雕刻較為精美,是定襄乃至忻州地區(qū)較為重要的摩崖地點之一。2015年,忻州市文物管理處聯(lián)合浙江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對七巖山佛教遺跡進行了考古調查,調查報告正在整理中。
位于五臺縣佛光寺東大殿東南處,塔為六角形磚塔,高8 米,外觀兩層,上下層均為單檐。塔下層有六角形室,西向開門,門上飾火焰形券面,其余五面素墻。上層實心,西面砌一假門,門兩側兩面各砌假窗,其余三面素墻,轉角處飾以束蓮倚柱。塔身上下層檐各用三層磚砌仰蓮疊澀挑出,塔剎以二重仰蓮為座,上承寶瓶,最上為火珠。塔外表原有土朱色畫出的額枋、人字栱等構件圖案,后來逐漸脫落,修繕時未予復原,全部刷為白色(圖九)。
梁思成認為祖師塔“雖無文獻可稽,但其年代恐至遲亦唐以前物也”[4]。羅哲文在《中國古塔》中認為建于北齊[5]。
忻州市忻府區(qū)古城所在地于東漢獻帝建安二十年(215年)建立新興郡,晉惠帝時改為晉昌郡。北魏道武帝天賜二年(405年)置九原鎮(zhèn),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改置肆州。領秀容、永安、雁門3郡11 縣,除陽曲縣外,基本上屬于現(xiàn)今的代縣、原平市、忻府區(qū)、定襄縣、五臺縣等地區(qū)。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政治宗教中心南移,佛教造像中心也從大同南下移至洛陽,肆州是北魏首都平城經太原通往洛陽的重要交通要道,大溝灣石窟寺、石佛灣石窟寺位于忻州通往太原的交通線上,促成了石窟的開鑿。宗室貴戚提倡佛教是定襄七巖山佛教興盛的動因,《魏書》卷十九記載:“鸞愛樂佛道,修持五戒,不飲酒食肉,積歲長齋??樒鸱鹚?,勸率百姓,共為土木之勞?!碑敄|魏、北齊之時,恒、朔陷落,肆州北臨柔然、突厥,西界西魏、北周,成了國之籓屏。軍事上的重要性引發(fā)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繁榮,佛教文化的傳播和開窟造像也盛極一時。同時期,五臺山地區(qū)佛教信仰和建立寺院也日盛一日,北齊時期達到200 余座寺院,佛光寺祖師塔、南禪寺舊藏金剛寶座塔和五臺山碧山寺舊藏北魏孝文帝太和時期金銅彌勒立佛等遺物反映了五臺山佛教興盛狀況。忻府區(qū)地處當時晉陽去往五臺山的必經之地,寺院修建和造像成為必然,忻府區(qū)西街村窖藏佛教造像反映了從太原地區(qū)傳入的佛教造像樣式。隋開皇十八年(598年)置忻州。唐代時期,隨著五臺山佛教進入鼎盛時期,忻州也終于成了全國各地巡禮五臺山的必經之路。
[1]祁英濤、杜仙洲、陳明達《兩年來山西省新發(fā)現(xiàn)的古建筑》,《文物參考資料》1954年第11期。
[2][3]李裕群《五臺山南禪寺舊藏北魏金剛寶座石塔》,《文物》2008年第4期。
[4]梁思成《記五臺山佛光寺建筑續(xù)》,《中國營造學社匯刊》七卷二期,中國營造學社,1945年10月。
[5]羅哲文《中國古塔》,中國青年出版社,19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