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琳
【摘 要】手機媒體的突破了我國傳統媒體的局限性,在新聞傳播上更具有高效、便捷、及時等特點。本文主要從手機媒體的特點出發(fā),探討手機媒體下新聞傳播學的影響和創(chuàng)新意義。
【關鍵詞】手機媒體;新聞傳播;傳播創(chuàng)新;新聞媒體
新形勢下,智能手機得以普及,并成為人們生產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受眾基數大,自帶天然傳播屬性,且手機媒體傳播范圍廣、速度快,相比傳統紙質媒體,手機媒體大大提高了新聞傳播效率與水平。接下來,談談對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媒體影響新聞傳播的幾點思考。
1、手機媒體的特點
當前手機媒體具有很多特點。首先,在現代化生活中手機已經成為人們必不可少的物品,因此其具有更高的使用率,并且由于其便捷、費用低,因此也成為生活中的重要工具。其次,手機會通過便捷化的網絡連接來實現資源共享,在聯網之后就可以看新聞、查資料,因此接觸當下手機媒體,可以更加便捷地獲取新聞內容,同時用戶也能夠成為新聞內容的傳播者。比如看到一些突發(fā)性的事件,就可以隨手拿起手機進行記錄,這種新聞記錄方式雖然不夠專業(yè),但是卻具有很強的現場感,并且手機媒體也成為當下新聞傳播的重要成分[1]。
2、手機新媒體在新聞傳播學領域的創(chuàng)新意義
2.1有助于新聞傳播格局的創(chuàng)新
手機媒體的產生,有助于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的融合。手機媒體與傳統媒體之間具有較為密切的聯系。手機媒體的快速發(fā)展,可以為新興媒體的整合提供支持。在新聞傳播學領域,手機新媒體可以在促進媒介融合發(fā)展的基礎上,促進新聞傳播格局的創(chuàng)新。例如手機社交網站客戶端及手機微博客戶端可以被看作是手機媒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手機微博客戶端的操作過程具有簡單化與便捷化的特點。它可以成為用戶記錄個人生活點滴與個人情感的主要因素,也可以成為新聞傳播載體。微博網頁與微博手機端成為人們關注此類事件的重要工具。上述結果表明建立在微博平臺基礎上的信息傳播模式可以有效順應年輕人快節(jié)奏的生活方式。手機媒體也可以彌補傳統媒體在信息即時性及信息反饋性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手機媒體的信息轉發(fā)、評論過程也可以拉近信息傳播者與受眾之間的距離。
2.2對新聞內容的影響
手機媒體作為時代發(fā)展、網絡信息技術發(fā)展的產物,是一種全新的媒體類型,大大豐富了新聞信息拉遠途徑。傳統紙媒時代,需要固定的印刷渠道、分銷渠道,同樣也有固定的信息資源篩選方式。如果新聞信息被定版印刷,那么就沒有修改的機會。所以,傳統媒體內容傳播具有滯后性。而移動互聯背景下的手機媒體,受眾只需安裝相關新聞APP,就可以突破時空的限制。隨時隨地獲取國內外實時發(fā)生的重大新聞事件。由此可見,在傳播內容方面,手機媒體具有傳統媒體無可比擬的優(yōu)點。新形勢下,傳統媒體應積極順應時代發(fā)展潮流,進行大力改革,打造數字媒體,實現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運營方式。
2.3豐富新聞信息獲取途徑
手機媒體的快速發(fā)展在當前豐富了新聞信息的獲取途徑,傳統的新聞獲取都是需要專業(yè)的記者前往采訪地點或者事發(fā)地點來記錄信息,而在信息采集之后,并不能對信息資源及時地進行發(fā)布,還需要對其進行處理、編輯,使之成為大眾所能理解的內容,但是當下人人都擁有手機,而自媒體平臺的增多也會使得新聞傳播的影響力越來越廣,因此對于當下大眾來說獲取新聞信息的途徑也更多,可以在獲取的同時對其進行編輯傳播,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手機媒體的發(fā)展更加迅速,并且會為人們帶來更為方便、更為快捷的新聞傳播平臺,這對于傳統的新聞傳播模式也會帶來很大的挑戰(zhàn)[2]。
2.4對新聞制作的影響
傳統的紙媒時代,記者編輯需要到不同的地方去采集各種新聞信息資源,然后進行有效匯總、編輯處理,定稿之后在進行排版、印刷,相比手機媒體,傳統媒體在新聞制作過程中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而增加了新聞傳播的綜合成本。其次,在新聞制作過程中,不僅要制作新聞內容,還要協調和管理排版、印刷等多項工作,耗費大量的人力資源。隨著手機媒體時代的到來,新聞采編通過已經設計好的后臺管理平臺,在已經設計好的框架內編輯新聞內容就行,而那些網站維護、建設等工作則由專門的技術人員從事,大家各司其職,工作效率非常高。其次,手機媒體作為一種實時通訊類新聞平臺,有效簡化了音頻和視頻的制作流程,一些手機媒體,只需利用手機攝像頭就能完成視頻拍攝、制作任務,大大提高了制作效率,還能有效降低制作成本。值得一提的是,現階段非常流行的隨手拍的新聞制作方法,大大提高了新聞的時效性。
2.5新聞傳播內容更具針對性
隨著社會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人們閱讀紙質新聞的時間越來越少。據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的第十三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數據顯示,我國成年國民人均每天在讀書上用時最長,為19.69分鐘,同比增加0.93分鐘;人均每天讀報17.01分鐘,同比減少了1.79分鐘;人均每天閱讀期刊8.83分鐘,同比減少4.59分鐘。人均每天手機閱讀接觸時間最長,為62.21分鐘,同比增加了28.39分鐘,其中微信閱讀時長為22.63分鐘,同比增加8.52分鐘;電子閱讀器閱讀時長為6.82分鐘,同比增加3.03分鐘。以上數據均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在手機媒體時代用戶閱讀紙質新聞時間的減少和閱讀手機新聞的時間不斷增加。在此影響下,用最精簡的文字呈現新聞內容已經成為新聞傳播媒介的共同追求,精簡化的新聞寫作方式也就應勢而生。但精簡化絕不等同于片面化,各大媒體新聞客戶端都先后推出精簡化報道,吸人眼球,搶占讀者市場,再借助文字、視頻、聲音等方式將新聞事件的前因后果、變化發(fā)展、網友評論等呈現出來,進而推出深度報道,詳細講述新聞故事[3]。
3、手機媒體在新聞傳播學上的創(chuàng)新的發(fā)展策略
現階段手機支付體系、手機微博等APP在現代社會生活中發(fā)揮著較為重要的作用。手機媒體的便捷性、舒適性與及時性可以讓受眾群體及時了解熱點事件。災害信息預警也是手機媒體在新聞傳播領域所具有的重要職能,以手機預警為主的預警信息體系的應用,可以讓公眾及時做好應對措施。就手機媒體在現實生活中所發(fā)揮的作用而言,在未來一個時期內,手機媒體的應用價值會得到不斷的豐富。在5G技術到來后,手機媒體在新聞傳播領域的應用前景會日漸豐富。現階段我國已經在5G技術領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根據國際電信聯盟的觀點,未來一個時期內,5G技術并不會單純強調峰值速率的重要性,在5G技術真正普及以后,網絡傳輸的峰值速率可以達到20Gbit/s以上,終端用戶所獲得的有效速率可以達到100-1000Mbit/s。與之相關的時間延遲會控制在1ms以內,移動傳播速率可以達到500km/h,頻譜效率可以提升5-15倍。在5G技術普及以后,手機媒體會取得更為廣闊的發(fā)展前景。
4、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手機媒體新聞傳播功能越來越成熟、越來越突出。相比傳統紙質媒體,以手機為代表的移動互聯網媒體,有效凸顯了新聞傳播的大眾化、實效性,隨著手機媒體的普及,手機媒體逐漸取代傳統紙質媒體成為最主要的新聞傳播渠道,實現了我國大眾傳播產業(yè)的高質量、高效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旭坤.試論手機媒體在新聞傳播學上的創(chuàng)新意義[J].新聞研究導刊,2018,9(08):40+42.
[2]趙國宏.探析新聞傳播學中手機媒體所具有創(chuàng)新意義和發(fā)展前景[J].傳播力研究,2017,1(10):41.
[3]韓洋.手機媒體在新聞傳播學上的創(chuàng)新意義及發(fā)展前景[J].新媒體研究,2017,3(0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