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明鳳
耐多藥肺結核是指肺結核患者感染的結核分歧桿菌同時對包含異煙肼與利福平在內(nèi)至少兩種抗結核藥物耐藥[1]。由于疾病治療周期較長且難以治愈,加上不良反應較多、治療費用高昂,患者極易喪失治療信心,治療依從性往往不高,從而導致治療的難度上升。電話隨訪將護理服務從院內(nèi)延伸至患者家庭,對患者強化教育,有效規(guī)范患者行為,可增強其治療信心。本研究對高齡耐多藥肺結核患者實施電話回訪,分析其對患者心理狀態(tài)與遵醫(yī)行為的影響。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醫(yī)院2014 年5 月-2016 年5 月收治的108 例高齡耐多藥肺結核患者,以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54 例患者,男29 例,女25 例;患者年齡80~94 歲,平均年齡(85.17±2.04)歲;病程2~19 年,平均病程(6.37±2.14)年。觀察組54 例患者,男30 例,女24 例;患者年齡80~93歲,平均年齡(85.26±2.15)歲;病程2~20 年,平均病程(6.41±2.07)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患者在出院時接受常規(guī)的出院指導,即疾病相關教育及用藥指導等,在出院后不對其定期電話回訪,僅在出院的第24 個月進行問卷調(diào)查電話回訪。
1.2.2 觀察組 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電話回訪,于出院后第1 周進行首次回訪,出院的前6 個月為每月1 次回訪,之后的18 個月為每3 個月1 次回訪,總計回訪12 次,于出院的第24 個月進行問卷調(diào)查電話回訪,回訪步驟:①整理患者信息:記錄整理患者基本資料以及實驗室檢查結果等相關個人信息,以便后期回訪。②實施回訪:由院內(nèi)電話回訪中心的醫(yī)護人員實施回訪,回訪內(nèi)容包括患者出院后身體康復情況、是否按時按量用藥、用藥后是否出現(xiàn)不良反應、是否定期入院復查及復查結果等,同時鼓勵患者,耐心傾聽患者的描述,從患者的語言、語氣判斷患者的康復狀況,及時糾正其不良行為,包括飲食、用藥、日常生活習慣等,耐心解答患者疑問,叮囑其定期入院復查。
1.3 觀察指標 ①通過焦慮自評量表(SAS)與抑郁自評量表(SDS)[2]評估兩組患者干預前、干預24 個月時心理狀態(tài),量表總分均100 分,分值越高焦慮、抑郁癥狀越嚴重,心理狀態(tài)越差。②以我院自制遵醫(yī)行為調(diào)查問卷評估兩組患者遵醫(yī)行為,量表包含5 項內(nèi)容,每項10 分,分值高于9 分則符合遵醫(yī)行為,量表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831,重測效度為0.819。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評分的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評分的比較,分)
表1 兩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評分的比較,分)
組別 n SAS SDS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54 60.27±7.6540.37±6.54 59.49±6.37 39.71±6.22對照組54 60.42±7.5949.28±6.39 59.58±6.54 48.46±6.13 t 0.102 7.161 0.072 7.363 P 0.919 0.000 0.942 0.000
2.2 兩組患者遵醫(yī)行為比較 觀察組患者運動適度、按時按量用藥、忌煙忌酒、規(guī)律飲食以及定期檢查比例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遵醫(yī)行為比較 例(%)
耐多藥肺結核具有治療周期長、用藥種類多、不良反應多、難治愈以及治療費用高等特征,易導致患者心理負擔嚴重,難以堅持規(guī)范用藥,導致該病久治不愈,嚴重甚至可致死亡。
大多高齡耐多藥肺結核患者因治療時間久、用藥種類多且用藥后不良反應多等原因難以堅持用藥、定期復查,雖在住院過程中患者接受了全面的疾病相關教育,但患者由于年齡較高很難完全了解疾病知識,加之出院后自我管理能力差,容易中斷治療。通過實施電話回訪,能夠了解出院后患者康復情況,對患者出院后存在的問題予以針對性講解,強化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同時對患者用藥、復查作督促,提升患者遵醫(yī)行為,增強其自我管理能力[3]。而在回訪過程中通過判斷患者語言、語氣等對患者提供心理疏導,適時予以鼓勵、支持,增強患者治療信心,使患者更主動、積極治療。本研究干預后觀察組患者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運動適度、按時按量用藥、忌煙忌酒、規(guī)律飲食以及定期檢查等遵醫(yī)行為均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電話回訪的實施可有效改善高齡耐多藥肺結核患者心理狀態(tài),提高其遵醫(yī)行為,此結果與宋麗君等[4]研究結論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電話回訪的實施可改善高齡耐多藥肺結核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提高其遵醫(yī)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