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作蓮
摘? 要:對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效能的客觀評價,有助于改進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方式,促進公共文化服務的良性發(fā)展。本文從滿足公眾基本文化需求的視角,采用層次分析法,并從公共文化投入、公共文化設施完備程度、公共文化設施的使用程度及公眾的參與程度三個維度,對西部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效能進行評估。評估結果表明:西部十?。ㄊ袇^(qū))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明顯低于上海、北京,但就總體而言,并不明顯低于東、中部地區(qū);設施利用及公眾參與程度指數(shù)總體低于效能指數(shù),但西部地區(qū)更為明顯;西部各省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不平衡;提升西部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效能仍將是一個長期艱巨的任務。要積極推進公共文化服務由設施建設為主向效能建設為主轉變,依據(jù)農村人口特征及需求偏好,優(yōu)化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結構,為農民量身訂做公共文化服務。
關鍵詞: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效能? 層次分析法? 評價? 西部農村
一、引言
為提高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效能必須對其進行客觀評價,通過準確客觀評價,可以把握公共文化服務發(fā)展狀況,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調整政策,促進其健康穩(wěn)步發(fā)展。對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效能的客觀評價,有助于改進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方式,促進公共文化服務的良性發(fā)展。《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發(fā)展改革規(guī)劃綱要》要求,完善公共文化考核評價,探索建立第三方評價機制。自加強對公共文化服務績效、效能考評的要求提出后,學界業(yè)界加大了對公共文化服務效能的定量評估研究和實踐的力度。從各自不同的角度和側重點對公共文化服務效能評價進行了研究,都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圍內對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做出了合理的評價和解釋,也為繼續(xù)對公共文化服務進行持續(xù)跟蹤評價奠定了基礎和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和借鑒。本文試圖采用層次分析法,從滿足公眾基本文化需求的角度,對西部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效能進行評估,為提升西部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提供一定的基礎支撐。
二、指標體系與評價
(一)指標體系構建的依據(jù)
因為滿足公眾基本文化需求是公共文化服務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公共文化服務最根本的體現(xiàn)就是要以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本文主要從滿足公眾基本文化需求上構建評估指標體系。雖然公共文化服務的效能還體現(xiàn)在引領社會生活風尚、提升社會文明程度、構建共有精神家園等方面,但缺乏明確的量化指標和相應的數(shù)據(jù),故未予采納。
公共文化服務公益性、公平性、基本性的特征和內在要求,決定了對公共文化服務效能的評價,需要從公共文化服務的投入、完備程度、公眾對公共文化服務的使用與參與等進行全面的評價。對公共文化服務的使用與參與很大程度上體現(xiàn)了公眾的需求,因此賦予“公眾對公共文化服務的使用與參與”這一指標較高的權重。
(二)評價指標體系
基于上述分析,借鑒已有的研究成果(孫邈,2014、2015;蘇祥、周長城,2016),本文選取公共文化投入、公共文化設施完備程度、公共文化設施的使用程度及公眾的參與程度為一級指標,具體評價指標體系見表1。
我國公共文化服務的供給及獲取主要依托圖書館、文化館、文化站、文化活動室為主體的公共文化設施,本文的目的又在于考察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效能。因而,根據(jù)數(shù)據(jù)的可獲得性,選取縣市級公共圖書館、縣市級文化館、鄉(xiāng)鎮(zhèn)文化站的相關指標作為二級指標,具體指標見表1。
需要指出的是,對于廣大農村地區(qū),廣播在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中曾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隨著廣播“村村通”的推進,各地廣播覆蓋率差別很小。另外,隨著農村手機的不斷普及和WIFI信號的覆蓋,廣播的作用不斷弱化。因此,本文未選取廣播進行考察。
(三)評價方法和過程
本研究的任務和主題是西部農村公共文化效能。但是不能就西部論西部,必須把西部放在全國,看西部在全國的相對水平,才能更好地看待西部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所取得成績和差距。因此,將全國各?。ㄊ校┮徊赐恢笜梭w系進行評估。
1.計算指標值:為了使各地區(qū)具有可比性,以農村人口數(shù)為基數(shù),計算人均占有水平。
2.計算指標的實現(xiàn)指數(shù):各指標以各省份的最大值為參考值,計算各?。▍^(qū))相對于最大值的比值,即實現(xiàn)指數(shù)(相對比值)=某省觀測原值/所有省觀測值最大值。因此,如果某地區(qū)實現(xiàn)指數(shù)為100%,則意味著該地區(qū)各項指標均為全國最大。
3.確定指標權重:采用專家打分法對相應指標進行打分,通過構造兩兩比較判斷矩陣,計算指標權重和進行一致性檢驗等層次分析法確定指標權重的步驟,確定各層級指標的權重。
三、評價結果
西部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效能評價結果如表2所示。
(一)西部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效能不明顯低于東、中部地區(qū)
由于上海、北京農村人口數(shù)量相對較少,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所需惠及的面更小,因而更容易提升其服務效能水平,況且上海、北京經濟、文化發(fā)達,更具提升農村居民公共文化服務的條件和經濟實力。評價結果顯示,上海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指數(shù)為89.98%,位居第1,北京為67.7%,位居第2。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投入、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完備程度和設施利用及公眾參與程度上海和北京也分居第1和第2。這里需要說明的是,由于縣市級公共圖書館和文化館的服務對象包括城鎮(zhèn)人口,因而以農村人口數(shù)量為基數(shù)測算的人均擁有的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可能會因為農村人口比重低,而抬高縣市級公共圖書館和文化館的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但是鄉(xiāng)鎮(zhèn)文化站,其服務對象主要是農村人口,上海、北京在鄉(xiāng)鎮(zhèn)文化站的人均投入指數(shù)、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完備程度和設施使用及公眾參與程度也位居一、二。因此,評估結果可能會受評估方法的影響,但是不會產生實質性的影響。換句話說,評估方法和過程,可以保證評估結果的真實性和科學性。
長期以來,普遍認為西部地區(qū)公共文化服務水平落后于東、中部地區(qū),但是根據(jù)評估結果,從總體上看,西部地區(qū)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效能并不明顯低于東、中部地區(qū)。西部十?。▍^(qū))效能指數(shù)平均為29.38%,中部地區(qū)平均為21.27%,東部地區(qū),不包括上海、北京,平均為32.68%。這應是近年來加大西部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投入和建設的結果,也是國家持續(xù)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結果。西藏人均公共文化事業(yè)經費位居全國各省(市、區(qū))第1,青海也緊隨上海、北京之后,位居全國第4。西藏、青海公共文化投入指數(shù)也位居前列。在公共文化設施的完備程度上,西部地區(qū)一些省區(qū)也很突出。西藏文化館的設施完備程度為全國第1,其指數(shù)為81.81%,鄉(xiāng)鎮(zhèn)文化站的設施完備程度為67.2%,僅次于上海,居全國第2,整體設施完備程度指數(shù)為71.03%,僅低于上海,居全國第2,高于北京。
(二)設施利用及公眾參與程度指數(shù)低于效能指數(shù)
設施利用及公眾參與程度指數(shù)總體低于效能指數(shù),但西部地區(qū)更為明顯。除上海、北京和浙江等為數(shù)不多的?。ㄊ校?,設施利用及公眾參與程度指數(shù)高于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指數(shù)外,大多數(shù)?。ㄊ?、區(qū))設施利用及公眾參與程度指數(shù)低于效能指數(shù)。也就是,大多數(shù)?。ㄊ校┒即嬖谠O施利用及公眾參與未達到與公共文化服務投入和設施建設相對應水平的問題,存在投入效率不高和設施利用及公眾參與率低的問題。而這一點,西部省區(qū)更為突出。
如上所述,西部十?。▍^(qū))效能指數(shù)平均為29.38%,中部地區(qū)平均為21.27%,東部地區(qū),不包括上海、北京,平均為32.68%。而設施利用與公眾參與指數(shù),西部平均為24.66%,中部平均為19.13%,東部(不包括上海、北京)平均為32.88%。不難看出,總體效能指數(shù)和設施利用與公眾參與指數(shù)之間的差距,西部地區(qū)大于中、東部地區(qū)。
具體西部省份看,西藏、陜西、青海、甘肅、新疆的效能指數(shù)分別達36.69%、28.62%、31.55%、21.77%、33.98%,而設施利用程度及公眾參與程度指數(shù)只分別達19.26%、24.05%、24.3%、17.86%、31.26%,均明顯低于效能指數(shù)。特別是西藏,投入指數(shù)、設施完備指數(shù)達79.15%、71.03%,處于全國前列,但設施利用程度及公眾參與程度指數(shù)卻排在后列。只有重慶,效能指數(shù)與設施利用程度及公眾參與程度指數(shù)基本相當。
(三)西部各省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不平衡
西部各省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不平衡既表現(xiàn)在公共文化服務總體效能指數(shù)上的參差不齊,也表現(xiàn)在投入、設施完備和設施利用及公眾參與程度上的差別,還體現(xiàn)同一省份在投入、設施完備和設施利用及公眾參與程度上的差距。
從公共文化服務總體效能指數(shù)看,寧夏、西藏、重慶分別40.07%、36.69%、35.02%,位居西部地區(qū)的前三,而貴州、甘肅分別為18.79%、21.77%,居于后位。而公共文化投入指數(shù),位居前三的是西藏、青海、寧夏,分別達79.15%、57.43%、41.38%,貴州、云南分別為17.94%、22.44%,居于后位一、二;設施完備程度指數(shù),西藏、寧夏、陜西分別為71.03%、44.98%、43.97%,分別為前一、二、三位;而設施利用及公眾參與程度指數(shù),居于前三位的是寧夏、重慶、新疆,分別為38.48%、34.56%、31.26%??梢姡鞑渴。▍^(qū))之間無論是總體效能指數(shù),還是公共文化服務投入、設施完備和設施利用及公眾參與程度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差距。
同一?。▍^(qū))在公共文化服務的不同方面也不平衡。西部地區(qū)最突出的是西藏,公共文化服務投入指數(shù)、設施完備指數(shù)都位居全國前列,分別達79.15%、71.03%,但設施利用程度及公眾參與程度指數(shù)卻排在后列,只有19.26%。
四、提升西部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效能的對策
評估結果表明,西部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建設取得了顯著進展,但是推動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均衡化發(fā)展,提升服務效能,仍是一個長期艱巨的任務。要堅持提質增效,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轉型升級,提升公共文化服務的質量和效能,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的文化需求。
積極推進公共文化服務由設施建設為主向效能建設為主轉變。圍繞提升設施利用率、社會參與率、群眾滿意率,推進設施標準化、資源共享化、服務網(wǎng)絡化、運行一體化、參與便捷化,實現(xiàn)由設施建設為主向效能建設為主的轉變。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增加相應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激發(fā)群眾的參與積極性,提高公共文化設施的利用率。
充分考慮農民自身特征,為農民量身訂做公共文化服務。農民自身特征影響其公共文化消費,因此提高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效能,要切實為農民量身訂做公共文化供給。滿足農民文化生活需求是在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的根本目的,在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時一定要注意受眾自身的特點。
依據(jù)農村人口特征及需求偏好,優(yōu)化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結構。公共文化服務應該積極回應公眾的文化需求。根據(jù)不同性別、年齡、文化程度、收入等人口特征所形成的群體文化偏好差異,有針對性地提供差異性公共文化服務內容。依據(jù)農村人口特征及其變動趨勢,具體規(guī)劃、設計和實施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和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既確保農村人口能獲得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務,又確保公共文化服務滿足盡可能多人群的需求,從而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效能。
參考文獻:
[1]任珺. 公共文化服務發(fā)展水平的測度及績效評估[M].公共文化服務概論.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4.
[2]高宏存. 公共文化設施運行機制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6.
[3]王國紅. 我國政策執(zhí)行評估機制的缺陷及其完善[J].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07,(4).
[4]李國新.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思考[EB.OL]. http://diyitui.com.content-1461111980.39498330.html,2016-10-9/2018-6-7
[5]李少惠、余君萍. 公共治理視野下我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績效評估研究[J.圖書與情報, 2009,(6).
[6]胡守勇. 公共文化服務效能評價指標體系初探[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14,(2).
[7]孫遜主編. 2014年中國公共文化服務發(fā)展報告[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8]王洛忠,李帆. 我國基本公共文化服務: 指標體系構建與地區(qū)差距測量. 經濟社會體制比較. 2013,(1).
(作者單位:陜西省社會科學院農業(yè)所)
責任編輯:康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