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2019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習近平總書記發(fā)表了重要講話。在聽眾為中青年干部的這樣一個場合,通篇講話的關鍵詞又是“斗爭”,其中傳遞出的政治信號對于理解未來的政治走向,是非常重要的。
共產(chǎn)黨講斗爭,并不稀奇。矛盾哲學必然蘊含著斗爭哲學。但不同歷史時期,斗爭的內(nèi)涵是不一樣的??纯唇裉熘v的斗爭的“戰(zhàn)場”就知道了:全面從嚴治黨、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供給側(cè)結(jié)構(gòu)性改革、推動高質(zhì)量發(fā)展、消除金融領域隱患、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治理生態(tài)環(huán)境、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全面依法治國、處理群體性事件、打擊黑惡勢力、維護國家安全等等。很多名目是過去沒有的,即使和過去一樣的,具體內(nèi)容和現(xiàn)在的斗爭方式也不一樣。
即使在同一個歷史時期,專門講斗爭也是不一樣的。
十九大報告中就明確提出了“偉大斗爭”:“我們黨要團結(jié)帶領人民有效應對重大挑戰(zhàn)、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任何貪圖享受、消極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為都是錯誤的。”
而當下,人們也都知道,諸多重大事件都對共產(chǎn)黨解決重大矛盾的決心和能力提出了重大考驗。從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可以看出,一個基本判斷是,這樣的狀況不是短期的,而是長期的,至少要伴隨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全過程?!爱斍昂徒窈笠粋€時期,我國發(fā)展進入各種風險挑戰(zhàn)不斷積累甚至集中顯露的時期,面臨的重大斗爭不會少,經(jīng)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文明建設、國防和軍隊建設、港澳臺工作、外交工作、黨的建設等方面都有,而且越來越復雜?!?/p>
講斗爭也就是要奔著矛盾問題、風險挑戰(zhàn)而去,敢于斗爭也可以理解成就是要去解決這些矛盾問題、克服這些風險挑戰(zhàn)。但用“斗爭”這個簡潔有力的政治詞匯,人們一下子就能看出,其對應的反面就是過于求穩(wěn)—遇到矛盾問題繞著走,或者對風險挑戰(zhàn)視而不見。這里求的“穩(wěn)”只是個人官帽的一時之穩(wěn),而置國家和民眾的利益于不顧。
為什么要專門和年輕干部講斗爭?顯然,年輕干部的仕途之路還很長,工作中他們也會勤奮工作,嚴格要求自己,但也可能會因為對仕途之路的期望,導致一種心態(tài):總希望一切都太太平平的,工作也是這個思路。但這顯然是不現(xiàn)實的,有深層次矛盾不解決就一定會爆發(fā),有風險的積累不化解就一定會蔓延。大風大浪可能在你想不到的時候就來了,沒有斗爭準備的可能就沒了主見。即使通過或消極應付或刻意掩蓋,看似官做得很平穩(wěn)順利,但滿足的只是個人私利,代價是讓整個社會去承擔了而已。
另一方面,斗爭哲學蘊含著深刻的辯證法。善于斗爭就是理解和掌握這種辯證法。比如,越是講斗爭,也越是要講團結(jié),善于斗爭和善于團結(jié)是一體兩面。不會團結(jié),也就不會斗爭。不講團結(jié)的斗爭,那很可能就是亂斗一氣的“亂作為”。就像習近平總書記說的,要團結(jié)一切可以團結(jié)的力量,調(diào)動一切積極因素,在斗爭中爭取團結(jié),在斗爭中謀求合作,在斗爭中爭取共贏。
特別是,今天講的斗爭,是在黨紀國法的軌道上進行的。能不能在黨紀國法的軌道上進行有效斗爭,是考驗是否善于斗爭的試金石。過去在一些領域,確實是不講斗爭了,任由矛盾問題不斷積累,引起了人民群眾的強烈不滿。今天敢于去斗爭、善于去斗爭,既是要解決這些矛盾問題,又是通過斗爭確立起真正管用的、不會“人亡政息”的制度。這樣,斗爭方式本身也就具有標桿意義。
比如,為期3年的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浮在面上的低級形態(tài)的黑惡勢力已基本被處理,這種形態(tài)的黑惡勢力特點是量大,但背后的“關系網(wǎng)”“保護傘”蓋子還沒有完全揭開,有的地方涉黑涉惡案件查辦與“打傘破網(wǎng)”數(shù)量并不匹配。這就要求進一步敢于斗爭,并且斗爭的艱難復雜程度會進一步上升。同時,掃黑除惡是要真正還人民以公平正義、還社會以法治信心。這樣,以深挖徹查“孫小果案”、湖南“操場埋尸案”等為契機,對一些全國掃黑辦掛牌、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案件,就需要查深查實。
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歸根到底,目的都是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