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婭 宋娟
【摘要】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引入數(shù)學思維,是全新的教學理念,是對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與優(yōu)化,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語文教學質效。本文列舉實例,探討了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融入數(shù)學思維,以期為廣大小學語文教師提供教學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數(shù)學思維;教學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相比數(shù)學課堂,小學語文課堂往往更加生動活潑,學生學習自由度也更高,但其教學效率、教學成果卻遠遠比不上前者,這是由學科性質決定的,也是因為數(shù)學課堂教學更有針對性,知識結構更加清晰,更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為提升語文課堂教學質效,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學習數(shù)學課堂上務實的教學思維,并制訂教學計劃將數(shù)學思維融入實際教學工作中。
小學階段是打好語文基礎的關鍵時期,涉及生字、生詞、拼音、語法等基礎知識的教學,該階段的教學質效高低直接影響學生今后的語文科目學習成績,教師可在教學中融入數(shù)學思維,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訓練,提升基礎知識教學質量。
數(shù)學教學注重思維調動,即讓學生在分析的基礎上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語文教師也可運用這一思維來進行教學。例如,在句子練習中,教師可出題:“孔融很懂事,在分梨時,給哥哥的果子比自己的大,( ?),給奶奶的又比給姐姐的大。”要求學生在( ?)內填上一句話,好讓句子通順。這就涉及了數(shù)學中的大于、小于符號,學生只有理清思維,明確句子的結構,上下結合分析,才能將哥哥、姐姐以及奶奶之間的關系正確連接,從而寫出正確的句子。這不僅是在教會學生正確分析句子結構、分析句子成分,更重要的是借助數(shù)學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讓其在數(shù)學思維的帶領下更加形象、直觀地理解并學習語文知識。
另外,數(shù)學教學注重實踐,讓學生在層次化練習過程中掌握知識,并聯(lián)系新舊知識,實現(xiàn)知識鞏固,教師也可抓住這一數(shù)學思維進行教學。例如,在生字教學時,教師不能僅僅要求學生通過重復抄寫生字的方式來記憶,而應當帶入層層遞進、多角度與多形式訓練的數(shù)學思維來幫助學生學習與記憶。如在教學“家”這個生字后,教師可通過分解漢字,讓學生明白“家,即蓋了一座房子,房子里養(yǎng)了牲畜,生活在其中的安穩(wěn)幸福了,這就是一個家”,以此幫助學生記憶,而后層層推進設置練習題,讓學生從注音、組詞、造句等角度分別進行基礎鞏固訓練,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
小學語文教材中涉及的文章通常邏輯簡單,遣詞造句也十分簡單,但因為小學生年齡較小,理解能力與思維能力都不算強,在理解課文時仍存在許多困難。這時,教師便可運用數(shù)學思維來進行教學。
例如,制作圖示,將課文內容中的邏輯關系、人物關系或時間關系提出來,將復雜、抽象的問題直觀化,方便學生分析與理解課文內容。如,在就部編本第四冊課文《小馬過河》進行教學時,因為文章較長,生字較多,學生閱讀起來較為枯燥,且理解難度較高。這時,教師便可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制作時間軸,讓學生將課文中的各個小故事按照時間順序排列起來,由此便可將整篇課文串聯(lián)起來,幫助學生理解,更有利于學生有條理地講出這個故事,有效達到教學目標。
又比如,引導學生按邏輯層層推進地理解課文內容、掌握課文內容,避免隨性分析。如,在就課文《珍珠鳥》進行教學時,教師便可分層設置問題:“(1)文中描寫珍珠鳥形態(tài)的詞語、句子有哪些?(2)分析并總結作者描寫珍珠鳥形態(tài)的寫作特點。(3)嘗試模仿作者寫作方法描寫一種自己喜歡的小動物。”以 ? 此,便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邏輯以及學以致用的意識,提升教學效果。
古詩詞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學生學習興趣較低、理解難度較高,教學效率始終難以保證。鑒于此,教師可抓住古詩詞對仗與數(shù)學概念中對稱的相似性,將極限、對稱等數(shù)學思維引入到實際教學工作中,建立數(shù)學與語文學科之間的橋梁,幫助學生理解古詩詞.
例如,古詩《絕句》中“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便是標準的對仗句,詞語與詞語間十分對稱。在教學時,教師便可首先在多媒體屏幕上展示圓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以及不規(guī)則圖形等圖形,提問:“同學們,在你們數(shù)學課程中已經(jīng)學過了對稱圖形,你們說一說,屏幕上的哪些圖形是對稱圖形呢?”在學生回答后,繼續(xù)引導式地發(fā)問:“你們知不知道,咱們古人的智慧是無限的,他們所寫的優(yōu)美的詩句也是存在對稱關系的呢!”然后寫出這兩句古詩:“你們看一看,這兩句詩有哪些部分是對稱的呢?”學生在觀察、分析后,便能得出詩句中的動詞、名詞、數(shù)字以及顏色都是相互對稱的,從而幫助學生理解“詩詞對偶”的含義。
小學階段的寫作教學相比初中、高中更為簡單,要求學生創(chuàng)作的作文篇幅也很小,且側重于寫景、記事。傳統(tǒng)的小學寫作教學中,教師習慣先讓學生閱讀范文,然后針對范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或寫作結構進行闡述,之后再要求學生仿照范文進行寫作。這樣的教學模式刻板而乏味,學生寫作興趣較低,寫出的作文缺乏個人思想,過于套作,難以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在引入數(shù)學思維后,教師可設置階段性寫作訓練方案,逐點攻克寫作要點,逐步提升學生寫作能力,幫助學生打好寫作基礎。例如,在寫人訓練中,教師可制定目標寫詞、寫句、寫段、寫文章,并逐步制訂教學計劃,開展針對性教學。在寫詞訓練時,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哪些描寫人物外貌的詞語嗎?”在學生回答后緊接著提問:“那你們能不能用這些詞語寫成一句完整的話呢?”選擇學生作文中的優(yōu)句來進行賞析,并鼓勵學生在閱讀課文、課外書籍時注意積累并摘抄他人所寫的優(yōu)秀語句。在詞、句訓練后,再通過仿寫教學、日記練習等方式進行寫段、寫文章的訓練,循序漸進,讓學生的寫作能力逐層累加,逐步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期末復習強化教學任務重,對學生的記憶力、理解能力以及歸納能力要求較高,為幫助學生更有邏輯性地總結知識、構建知識體系,教師可借助數(shù)學思維中的歸納思維來進行復習強化教學。歸納法,即要求學生根據(jù)學習經(jīng)驗按照自己的習慣將知識點進行分類,并制作成知識表格、思維導圖等,以此提升復習效率與復習質量。
例如,在生詞復習時,教師應避免讓學生通過重復抄寫的方式來記憶,而應按照一定規(guī)律進行生詞劃分,分類記憶,提高復習效率。如,按照詞性將所學生詞分為名詞、動詞、形容詞等,制作表格,將生詞分門別類填入到表格中,分開記憶。又如,制作思維導圖,將各個相關知識點按照相互關系進行整理與歸納,以更加直觀、明確地了解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區(qū)別,避免概念混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如何歸納知識點、如何制作思維導圖,及時予以幫助。
小學語文教師應以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學習成績?yōu)槟康?,積極運用數(shù)學思維豐富并完善教學體系,提高教育質效。具體來說,教師在語文基礎知識教學、課文教學、古詩詞教學、寫作教學以及期末復習強化中都可融入數(shù)學思維,讓學生用數(shù)學思維去思考,更加針對性地進行學習,讓小學語文教學工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欣瑜.將數(shù)學思維引入語文課堂教學[J].語文建設,2017(9).
[2]段全林.“數(shù)學思維”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24).
[3]冉正寶,古曉君,董芳遠.師范生全形思維結構與語文思維關系的闡釋[J].嘉應大學學報,2003(2).
[4]周宇翔.數(shù)學思維在語文創(chuàng)新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01(11).
作者簡介:李婭,女,1981年生,陜西省商洛市人,中小學一級語文教師,本科學歷,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