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宸藻
摘? 要:在中國近代史,尤其是近代思想史上,魯迅及其所代表的推行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人士,對傳統(tǒng)文化的猛烈批判是一段繞不開的歷史。在這場斗爭中,魯迅與傳統(tǒng)文化多數情況下對立,但也未曾完全放棄對傳統(tǒng)文化再生的求索,展現了批判與吸收的復雜態(tài)度。而這段歷史,對今天也有深刻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文化斗爭;魯迅;傳統(tǒng)文化;批判;吸收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23-0-02
2019年是五四運動一百周年,作為五四運動和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魯迅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采取了十分尖銳的批評乃至批判的態(tài)度,這在“國學熱”席卷全國的今天,無疑受到很大的爭議。而另一方——同時也被魯迅嘲為‘國粹家們及其代表的傳統(tǒng)文化,也同樣因為“國學熱”而受到重視,甚至被某些人抬到了超越魯迅的位子上。與此同時,也有一些人,盲目崇拜魯迅,對傳統(tǒng)文化及其支持者肆無忌憚地大加撻伐。毫無疑問,這些人的做法都顯得過激。要真正了解一個多世紀前那場曠日持久的論戰(zhàn),就不能不對魯迅有一個深入的了解。本文將從魯迅對傳統(tǒng)文化的態(tài)度,探討魯迅對傳統(tǒng)文化的批判與吸收。
一、魯迅對傳統(tǒng)的批判及其局限
今天我們提到“國粹”,往往指的是京劇、書法一類能代表中國,具有象征和推廣意義的傳統(tǒng)文化的優(yōu)秀成果。而在魯迅那里,可不是這樣。他認為,所謂“國粹”,“照字面來看,必是一國獨有,而他國所無的事物了”。[1]顯然“特別”和“好”是兩碼事,所以他自己也說:
“譬如一個人,臉上長了個瘤,額上腫出一顆瘡,的確是與眾不同,顯出他特別的樣子,可以算他的‘粹。然而據我看來,還不如將這‘粹割云了,同別人一樣的好?!盵2]
不難看出,魯迅對于“國粹”的態(tài)度并不是多好。魯迅似乎總在有意地回避國粹中好的那一面,而毫不留情地把我們的文化中那陰暗的一面拽出來示眾。在他的筆下,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大多是吃人、劫掠、殘殺、人身買賣、生殖器崇拜、靈學、一夫多妻,“所謂國粹,沒一件不與蠻人的文化恰合”。[3]傳統(tǒng)文化總是“昏亂”的,是阻礙中國人好好做人的最直接原因,也是造成近代中國人麻木愚昧,阿Q精神泛濫的根本原因;而且這些傳統(tǒng)文化還被當權者利用,維護他們的獨裁統(tǒng)治。很多時候,傳統(tǒng)文化在魯迅看來是該被全盤否定的。
當然,從今天的我們來看,魯迅的觀點未免太過偏激。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雖說有不足和糟粕,但其中的優(yōu)秀成果對民族、社會、國家還是有積極作用的。更何況魯迅所批判的一些“國粹”并非真正的國粹。他所指責的“國粹家”也大多不是真正的“國粹家”。比如鼓吹“鬼神之說不張,國家之命遂促”的俞復。[4]事實上,魯迅自己的傳統(tǒng)文化功底便不可謂不濃厚,他對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也不可能一無所知,那么,魯迅為何還要如此“偏激”地批判乃至否定傳統(tǒng)文化呢?下一部分將著重進行分析。
二、魯迅反傳統(tǒng)言論的原因和背景
關于魯迅為什么要如此激烈地批判傳統(tǒng)文化,學術界歷來眾說紛紜。我認為,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的一個普遍現象(也是一大局限性)是,很多學者對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存在絕對肯定或絕對否定的傾向。就像化療一樣,很多人在有力批判了封建糟粕的同時,也對傳統(tǒng)文化中的精華進行“無差別攻擊”,把洗澡水和嬰兒一起倒掉。魯迅處在這個時代,就無法避免地帶上這個時代的局限性。
第二,魯迅在一個封建思想極為濃厚的家庭中長大,四書五經充斥耳畔,沒什么讀新書的機會,偶然讀到《天演論》還被長輩訓斥。這些事情在很大程度上助長了他對傳統(tǒng)文化的抵觸。更何況他后來還四處求學,吸收了西方先進的思想,也看到了中國的貧弱。在這種情況下,魯迅當然會產生中國貧弱是傳統(tǒng)文化禁錮所致的想法。[5]
第三,也是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魯迅對傳統(tǒng)文化進行如此尖銳地批判,恰恰是他打擊保守派,喚醒國人,完成思想啟蒙的一種手段。比如他對“學衡派”的犀利諷刺[6],話雖重了些,但不如此是打不下他們反對新文化的囂張氣焰的。試想,如果“學衡派”獲勝,我們今天豈不還在“之乎者也”,搖頭晃腦嗎?在我看來,魯迅始終秉持“不破不立”的思想。要知道,那些“國粹家”、保守派并非等閑之輩,很多封建糟粕在民間也都是根深蒂固。面對這樣的厚障壁,除了狂轟濫炸,別無他法。更何況吶喊的聲音大些,也能多喚醒幾個鐵屋子里沉睡的人,毀壞這鐵屋子的希望也就更大。
說到這里,我們不妨看看,封建糟粕對當時的國家、社會產生了哪些惡劣影響。
首先,很多學者(或“國粹家”)的思想已由在吸收西方文化的同時,保留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蛻變?yōu)楸埵厝?、故步自封,排斥西方先進文化。更有甚者還同封建迷信相雜糅,成了傳播新文化的阻礙。甚至很多人還攻擊科學,造謠稱科學攪亂人心,導致各種禍端相繼而起。這些謬論在魯迅的諸多作品中都遭到嚴厲批判,這里不再一一列舉。
其次,封建思想已經成為了統(tǒng)治者賴以維護專制統(tǒng)治的工具。這種情形--按照魯迅的說法--古時便已有過,到民國仍未絕跡。北洋政府一聲令下,全國中小學生都要埋頭讀經。這些行徑不但阻礙了文化的發(fā)展,也禁錮了人們的思想。
最為嚴重的是,封建思想還同國民劣根性結合了起來,變成了一種“合群的、愛國的自大”。如同“中國道德第一”,“中國精神文明更好”之類的觀點甚囂塵上,就好像阿Q常掛在嘴邊上的“我先前比你闊多了”。不用說,這種“精神勝利法”的流行,對提高中國人的覺悟,解放中國人的思想百害而無一利。如果說統(tǒng)治者是把封建思想強灌進人民口中,“精神勝利法”、“合群的、愛國的自大”無疑就是人民自己把毒藥喝了下去。這兩者嚴重性孰重孰輕不言自明。
綜上所述,魯迅批判傳統(tǒng)文化并非心血來潮,而是有其深刻的背景和原因的。我們在研究他的反傳統(tǒng)思想時,不能不留意到這一點。
三、排斥中的吸收
前文我們已經分析了魯迅對傳統(tǒng)文化的批判,但這并不代表魯迅與傳統(tǒng)文化之間隔著密不透風的墻。不是沒有墻,而是在高墻上有那么幾個透氣孔。
前文說過,魯迅自幼便接受經史教育,傳統(tǒng)文化的功底十分深厚,《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等作品就是很好的證明(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小說史略》的語言是近似于文言的)。所以魯迅對傳統(tǒng)文化的排斥乃至厭惡,和他傳統(tǒng)文化學識的豐富并不矛盾。而且從另一方面來說,魯迅對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恰恰是他批判傳統(tǒng)文化的有利條件。正是因為對傳統(tǒng)文化中的缺陷與糟粕有足夠的了解,魯迅才能透徹地認識到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不足,進而精確瞄準,對封建糟粕進行鞭辟入里的批判,所謂“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魯迅在作品中常常將諸多古文信手拈來便是極佳的證據)。
更重要的是,魯迅雖然對傳統(tǒng)文化大加批判,但實際上他從來沒有放棄對傳統(tǒng)文化的希望與探索,正如他再怎么批判國人的劣根性,也還是會稱中國人民是“中國的脊梁”一樣。
從魯迅的第二部小說集《彷徨》中,我們便能看出魯迅對傳統(tǒng)文化那種不輕易表露出來的執(zhí)著和堅守。比如在《祝福》、《在酒樓上》這些帶有強烈的懷舊性和抒情的作品中對靈魂、人性、鄉(xiāng)土情懷的探討,都說明魯迅在標榜西方價值,高呼“打倒孔家店”的同時,也未曾停止對傳統(tǒng)文化再生的求索。
從這個方面來說,魯迅的思想中有很深的矛盾。一方面,他對西方思想大加歡迎和贊賞;另一方面,又不曾徹底拋棄傳統(tǒng)文化。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動力和源泉,而魯迅思想中的矛盾或許也是他作品內容豐富的重要原因之一,也給后人對他的研究提供了更多方向。
雖然雙方在諸多方面互通互融,但是,本節(jié)開頭那句話也可以反著說:雖然在高墻上有幾個通風孔,但終究還是隔著高墻。政治、思想、行動等全方位的不合,使雙方注定勢如水火,這不能不說是一件遺憾的事。
四、結語
本文主要探討了魯迅對傳統(tǒng)文化的批判和吸收。我認為,當時的紛爭對今天也有借鑒意義。隨著互聯網的興起,外來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入中國,與此同時“國學熱”的興起讓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也得到空前的重視。而對這一局面,正如魯迅《拿來主義》一文所說,我們既不能做盲目排外、故步自封的孱頭,也不能做畏縮不前、猶豫彷徨的懦夫,更不能做將西方精華與糟粕毫不客氣地照單全收的廢物,而是要開動腦筋,自己來占有、挑選。的確如此,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只有在充分了解、包容西方文化,在相互交融中發(fā)展,才能使自身永葆輝煌、永煥生機。這個道理,就是那段歷史給我們最大的饋贈。
注釋:
[1]魯迅:《隨感錄三十五》,《熱風》,南京譯林出版社:2018年,第15頁。
[2]魯迅:《隨感錄三十五》,《熱風》,南京譯林出版社:2018年,第16頁。
[3]魯迅:《隨感錄三十五》,《熱風》,南京譯林出版社:2018年,第36頁。
[4]魯迅:《隨感錄三十五》,《熱風》,南京譯林出版社:2018年,第13頁。
[5]以上所寫的魯迅個人經歷均出自魯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6]魯迅:《隨感錄三十五》,《熱風》,南京譯林出版社:2018年,第83-8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