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清代大儒汪師韓生卒年考略

2019-09-16 03:31張少花
青年文學家 2019年24期
關鍵詞:家世

張少花

摘? 要:“乾嘉學派”是活躍于清朝前期的一個重要學術流派。自謂“韓門”的汪師韓一生著述頗豐,既是一位詩人,也是一位考據(jù)學專家,還是一位文選學大家,他的詩文集具有重要的文學和文獻價值。通過考證其生卒年時間,對深入研究汪師韓的詩文創(chuàng)作內(nèi)容、風格與藝術成就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乾嘉學派;汪師韓;家世;生卒年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24-0-01

(一)生年考

汪師韓,字抒懷,號韓門①,浙江錢塘人。在雍正十一年榜錄取為第二甲、第33名[1]。其《上湖紀歲詩編》是根據(jù)編年分類詩稿,《詩編》收錄師韓自雍正癸丑(1733)二十七歲《龍書五十韻示同館諸君》始,迄乾隆丙辰(1766)六十歲《六十初度》止;《續(xù)編》自乾隆丁亥(1767)六十一歲《送袁圖南明府告休還寶應》始,迄乾隆甲午(1774)六十一歲《并蒂蓮》止。根據(jù)《上湖紀歲詩編》卷一記載《龍書五十韻示同館諸君》寫于雍正癸丑(二十七歲)可以推算出汪師韓生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梢酝贫ㄍ魩燀n生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

這在其文集《上湖分類文編》中也有記載:“滋陽牛君運震字真谷,與余交幾三十年,君長余一歲。雍正癸丑,余年二十七,始以進士同年識君,”[2]牛運震是師韓好友,生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根據(jù)“君長余一歲”可以證明,汪師韓生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

綜上例證,確定汪師韓生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無疑。

(二)卒年考

對于汪師韓的準確卒年時間,史料都未記載,這就使得學界對這一問題看法不一。直接根據(jù)《續(xù)編》的最后一篇寫于乾隆甲午年(1774),斷定汪師韓門卒于1774年,未免太過武斷,汪師韓本人也可能在晚年由于身體原因而無法繼續(xù)創(chuàng)作,或者回鄉(xiāng)歸隱,其余詩作并未傳世。所以需要通過一些史料記載進一步確定其準確卒年時間。

崔述《無聞集》卷三中記載一篇《上汪韓門先生書》:“……若之何其能使文不煩而意畢達也,述所居壤僻,雖嘗出游,亦罕所交接,未嘗見有言及古文詞者,倀倀然靡所就正,故敢略陳愚昧,惟先生鑒其誠而教之,幸甚?!盵3]根據(jù)胡適編纂趙貞信續(xù)編的《崔述年譜》可知,此篇《上汪韓門書》寫于乾隆三十九年甲午(1774),崔述殷勤問業(yè)于古文大家汪師韓,是年汪師韓六十八歲,秋末離開蓮池書院,準備南歸。說明此事韓門還尚在人世,崔述積極向其請教問題,訴說自己的著書愿望。

根據(jù)阮元《兩浙輶軒錄》卷十八中記載:朱文藻曰:“余于是始見先生。次日答拜,劇談所學,非挽近可及。未久而先生歸道山矣?!盵4]

根據(jù)陳鴻森《朱文藻年譜》可知,這段文字記錄于乾隆四十年乙未(1775),朱文藻仰慕韓門的學識,反復誦讀其著作,并幫助韓門校正其中的訛誤,也由此得以在韓門晚年見到韓門。乾隆四十年乙未(1775),朱文藻館于汪氏振綺堂。朱文藻最后提及“未久而先生歸道山矣”,說明韓門的去世發(fā)生在兩人見面不久之后。

再結合韓門一生的創(chuàng)作歷程來看,韓門將詩歌創(chuàng)作融入了自己的生命中,并進行大量的金石考據(jù),堪稱一部百科全書,他的交友、經(jīng)歷都體現(xiàn)在他的詩歌中,若不是身體情況不允許他再進行創(chuàng)作,一定會繼續(xù)自己的創(chuàng)作。其實在其《南歸有別留別蓮西諸友》中有詩曰:“旅處抗顏資獨學,病來輟講負諸生。感多哀樂身難料,境歷炎涼候易更?!薄氨患荡蓊j轅固老,持喪勞擾杜林歸。小冠不制名從喚,大袑相牽手漫揮”[5]在此處韓門自注:病目踰年。說明韓門乾隆三十八年(1773)病目,三十九年(1774)年辭去蓮池講席,四十年(1775)南歸回杭。

古人尤為重視整十之歲,一般在五十、六十、七十等整十之年進行記錄。就師韓來說,其五十歲時,有七言律組律《五十初度》;六十歲時,有七言組律《六十初度》和孫灝寫的《贈序》。孫灝所題《贈序》被收錄在《上湖紀歲詩編》卷四中,乾隆三十一年,時逢汪師韓“年屆六十”,為慶祝六十大壽所題“介壽之詞”,其言勤勤懇懇,可見師韓六十年來的生平經(jīng)歷及其著述思想。

汪師韓在其文集《上湖分類文編》中也收錄自己為他人題寫的壽序,例如有《贈桂晉裴七十壽序》《桐城方宮保七十壽序》《寶坻王主簿尊翁六十壽序》等多篇祝壽的文章。

由此可知,師韓年七十還在世的話,應該也會繼續(xù)寫一組《七十初度》或者有一篇他人為自己寫的祝壽之辭。但這些在師韓的詩文集以及其他史料記載中都未曾發(fā)現(xiàn),大致可以推斷出師韓在七十大壽之前,即乾隆四十以年(1776)之前就已經(jīng)離世。

綜上所述,汪師韓應生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卒于乾隆四十年(1775),享年六十九歲。

注釋:

源自汪師韓《韓門綴學》中寫道:“韓門,余所自號,取《唐書》韓門弟子之語?!?/p>

參考文獻:

[1]朱保炯、謝沛霖.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039.

[2]汪師韓.上湖分類文編:卷九[O].清光緒十二年汪氏遺書本.2.

[3]崔述.無聞集:卷三[O].清崔東壁遺書本:1.

[4]阮元輯.兩浙輶軒錄:卷十八[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1262.

[5]汪師韓.上湖紀歲詩編:詩紀續(xù)編[O].光緒十二年叢睦汪氐遺書本:16.

猜你喜歡
家世
南宋詞人吳文英家世補論——從新發(fā)現(xiàn)翁逢龍傳記資料談起
王驥德家世、生平與著述新探——以晚明穆光胤《玄對樓巳集》為中心
倉央嘉措家世及其生平略考
《南征日記》作者考
《海岳圓》作者宮敬軒家世生平考
北魏寇猛家世生平考釋——以墓志和本傳為中心
客家研究第一人徐旭曾家世研究
呂惠生的家世與早年經(jīng)歷
王欣夫先生的家世與吳中學術傳統(tǒng)
鳴晦廬主人王孝慈家世考
兴城市| 天等县| 元阳县| 黔江区| 英山县| 容城县| 六枝特区| 汕尾市| 英吉沙县| 鹰潭市| 西充县| 韩城市| 乌苏市| 油尖旺区| 洛宁县| 无为县| 象山县| 太湖县| 吉林省| 武安市| 探索| 武威市| 潼关县| 乳山市| 苍山县| 文水县| 石屏县| 靖江市| 大名县| 弥勒县| 枞阳县| 通城县| 永善县| 五寨县| 咸宁市| 申扎县| 徐州市| 万年县| 瑞金市| 从化市| 梁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