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衛(wèi)星 張伶俐
摘? 要:懸棺屬崖葬的一種,是中國南方古代少數(shù)民族的葬式之一,在中國分布較為廣泛,世界上的部分國家也曾出現(xiàn)過。懸棺的升置方法,被稱為“千古之謎”,學術界有過不少研究,也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方案。巫溪荊竹壩懸棺較為集中,有較強的代表性,筆者通過巫溪荊竹壩實地考察,結合已有的考古證據(jù),根據(jù)當?shù)氐孛睬闆r、地質特點,逐一分析學術界所提出的各種提升方法的可行性,發(fā)現(xiàn)學術界所提出的六種升置方法在該地并不完全適用,荊竹壩懸棺很有可能是利用當?shù)氐刭|條件,將巖縫作為通路,先置棺木于崖上,后鑿斷來路形成懸棺。該方法的提出,對于具有相同地質條件的其它地方的懸棺升置研究,或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懸棺;升置方法;巫溪荊竹壩
中圖分類號:K562.9? ? ?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3-1332(2019)03-0001-05
懸棺,即將盛裝有尸體的棺木安置于懸崖之上,故名。懸棺屬崖葬的一種,是中國南方古代少數(shù)民族的葬式之一,川、渝、黔、滇、湘、桂、粵、浙、贛、閩、皖等省份至今仍可見實物遺存,可見其分布的確較為廣泛。就數(shù)量而言,福建武夷山地區(qū)、重慶渝東北地區(qū)、四川與云南交界的珙縣、興文、筠連、鎮(zhèn)雄等縣所見較多。此種葬俗,在東南亞地區(qū)如越南、泰國,還有中印半島,一直到印度尼西亞群島、菲律賓群島,甚至一直到大洋洲的部分島嶼,都有發(fā)現(xiàn)[1]138-139。因此,懸棺葬俗的研究,得到全世界范圍學者的關注。
關于懸棺的研究,在葬具、陪葬品以及葬主身份、社會文化背景等方面已產生諸多研究成果。但是,懸棺的升置方法這一重要問題,較難尋得確切答案,被稱為“千古之謎”[2]36-37。巫溪荊竹壩地處三峽腹心,懸棺數(shù)量較大,有一定的代表性,筆者得地利之便,通過赴巫溪荊竹壩實地考察,結合該地地貌情況、地質特點,試對該處懸棺升置方法略作探討,以就教方家。
一、巫溪荊竹壩懸棺群的特點
巫溪縣位于長江上游地區(qū)、重慶東北部,處大巴山東段南麓,是典型的山區(qū)農業(yè)縣。巫溪縣地處渝陜鄂三省交界,東連湖北省神農架林區(qū)、竹溪縣,南接奉節(jié)縣、巫山縣,西臨開縣、云陽縣,北與城口縣和陜西省鎮(zhèn)坪縣接壤。巫溪懸棺,主要分布于大寧河流域的懸崖峭壁上,或以天然洞穴和巖墩擱棺,或人工鑿穴置棺。全縣現(xiàn)已發(fā)現(xiàn)棺穴274處,現(xiàn)存巖棺43具,是川渝懸棺年代較為久遠,保存較為集中的地區(qū)之一。
巫溪荊竹壩懸棺群位于巫溪白鹿鎮(zhèn)香樹村2社,南距巫溪縣城21公里,懸棺分布于巫溪縣境內大寧河支流東溪河荊竹峽西岸的懸崖絕壁之上,所有懸棺高出河面100-140米,現(xiàn)存懸棺24具,其中完整棺木15具,是三峽地區(qū)懸棺最為集中的地區(qū),具有相當?shù)拇硇?。棺木大多成組排列,直接擱置于巖壁狹窄而綿長平臺,上面巖石突出,形成了天然的巖檐,使棺木免遭日曬雨淋。棺木均為整楠木挖鑿而成,棺蓋與棺身子母榫扣合,制作粗糙。棺形大致可分為四種:(1)作弧形隆起,面平齊,頭尾中部各有一近圓形凹形孔;(2)蓋頂呈現(xiàn)平面,全形近似長方形,兩頭端面均向內凹入10-15公分,凹入部分略呈方形;(3)外形同前,但棺側觀如倒凹字形;(4)外形同前,棺蓋稍作弧形。其中,最大的一具棺木長大約3米,高大約1.5米,里面套有一具稍小棺木,形成了懸棺中較為特殊的外槨內棺形式的葬式。
1980年,四川大學歷史考古系林向教授帶領的考古組在荊竹壩懸棺群中取下并清理了離地面較低、體積較小的第18號棺。經專家鑒定,該棺為“西漢晚期所葬一男一女,男孩10歲左右,女孩不超過13歲,頭骨均有頂骨冠狀凹陷,似生前有頭頂負重習慣。女性頭骨的左乳突后方有尖狀物戳破的洞,似生前致命的傷痕。”[3]出土隨葬銅器3件:“銅鐲1件,徑5.7厘米,斷面呈菱形;銅帶鉤2件,一件長條形,正面有錐刺點線紋飾,一件琵琶形,鉤頭呈蛇首狀(似水禽而短吻),屬西漢時遺物?!盵4]321
懸棺都有相當重的重量,根據(jù)考古組現(xiàn)場觀察、實際秤量和判斷,荊竹壩第18號在該懸棺群中體積是最小的,但是為整楠木挖鑿而成,“實秤重80公斤,若連同兩具尸體和隨葬物,總重量絕不會低于150公斤”;還有的“板長2米,外槨內棺,如果再加上尸體和隨葬物品,總重量也許會達500公斤”。[4]322-323
二、學界關于懸棺升置方法的討論
如何把如此沉重的棺木升置到上百米甚至幾百米的高空進行安葬,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學術課題。學術界進行了一些思考和研究,也提出過不少方案。
四川大學歷史考古系考古組在1980年對川東地區(qū)的懸棺進行考察時,就懸棺的升置問題也進行過初步的討論,并提出了“幾點設想”:
一是“化整為零”。即事先在崖底就把棺材分成棺蓋、底、槨板等幾個部分,分別運送到崖上,然后在崖上組裝成型,再送尸體入棺。
二是“吊運上崖”。即直接(一般需要利用工具)把裝有尸體的棺材吊上縣崖。有的棺木上有耳、孔洞等,有的崖頂邊緣打制有“牛鼻孔”[5],都是為了便于吊運棺木。
三是“橫行崖上”。在有水平層理形成巖縫的地方可沿巖縫橫行,可以運送棺木。
四是利用“孟良梯”。在絕壁上人工開鑿方形石孔,一個接著一個,自上而下成“之”字形排列,再在石孔中插入木棒,則如同階梯,人可在上面行走,當?shù)厝朔Q“孟良梯”[6]。利用“孟良梯”,可以通行或運輸。[4]323-325
陸敬嚴、程貞一《中國懸棺升置技術研究》(以下簡稱“陸文”)對這一問題進行了較為全面系統(tǒng)地清理和總結。該文總結了前人的相關結論,指出“仙人之力升置懸棺”不可信,“自然之力(地質變遷)升置懸棺”沒有發(fā)現(xiàn)有力的證實材料,因此,古代的懸棺升置,“在主要還是依靠人力”。該文提出六種人力升置懸棺的方法,臚列如下:
(一)提升法。用人力作為驅動,利用原始提升工具實現(xiàn)懸棺升置。或者從崖底直接提升至葬位,或先將懸棺搬運到崖頂,再從崖頂下降到葬位。
(二)棧升法。指利用在崖壁上的棧道來升置懸棺的方法。
(三)堆土法。把泥土、石頭等堆積在葬位下方,形成一個比較大的斜坡,然后人抬起棺木沿著斜坡向上走,把棺木送到既定的位置。
(四)腳手架法。指在崖壁前搭腳手架來運送棺木。
(五)搬運法。不借助其它工具器材,通過人力直接將棺木送達葬位。在少數(shù)葬位不高,地勢不夠險峻的地方可以實現(xiàn)。
(六)漲水法。指在懸崖前面有水流過的地方,利用漲水升置棺木。在水位漲到很高的時候,將棺木從船上送達葬位,水位下降后,自然形成了懸棺現(xiàn)象。[7]39-45
將四川大學考古組提出的四種設想方案,與“陸文”中提出的六種懸棺升置方法相對比,二者有相通之處。前者所提的“化整為零”和“橫行崖上”,即“陸文”中的“搬運法”;“吊運上崖”,即“陸文”中的“提升法”;利用“孟良梯”,即“陸文”中的“棧升法”。相比較而言,“陸文”所提出的六種方法,包括了四川大學考古組提出的四種方案,而且更為全面。同時,“陸文”是針對全國所有的懸棺而言,更具有普適性意義。
上述方法的提出,對于解決懸棺升置這個“千古之謎”有很大的幫助,但是,這些方法是不是對所有不同地區(qū)的懸棺都適用?除了上述六種方法外,還有沒有其它的方法?這可能還需要結合具體的實際情形來做具體分析。
三、巫溪荊竹壩懸棺升置方法探討
根據(jù)巫溪荊竹壩懸棺已有的考古發(fā)現(xiàn),以及實地考察情況,對“陸文”所述六種方法逐一進行辨析,可以得到一些新的發(fā)現(xiàn)。
(一)棺木上和崖頂未發(fā)現(xiàn)“提升法”的考古證據(jù)
在“陸文”中提出的六種方法中,第一種“提升法”得到學界更多認同。有學者曾在同濟大學古代機械制作室按比例制作絞車、滑輪、繩索、棺木等實驗器材,成功模擬完成了懸棺的升置過程。[8]P46-48這種方法在民間愛好者中不乏擁躉,十幾年前,重慶一位退休水電工號稱挑戰(zhàn)“千古之謎”,其實也是利用纖繩作為提升工具模擬“提升法”,并“作了大量實驗證明的確簡易可行”。[9]46-47
裝有尸體的棺材,不僅非常沉重,而且不允許有絲毫的閃失以致出現(xiàn)高空墜落的情況,古人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在利用這一方法進行提升時,事先在棺木上留有耳、孔洞等,在崖頂邊緣打制有“牛鼻孔”,便于系上繩索進行操作。在今天的考古發(fā)現(xiàn)中,這些證據(jù)十分明顯。[10]然而,在巫溪荊竹壩的考古過程中,并未發(fā)現(xiàn)現(xiàn)存棺木上留有用于吊運的耳、孔洞,崖頂也未發(fā)現(xiàn)有類似的“牛鼻子”。因此,巫溪荊竹壩懸棺利用“提升法”升置,得不到考古證據(jù)的支持。
(二)崖壁上未留有“棧升法”和“腳手架法”的遺跡
“棧升法”和“腳手架法”有類似之處,即利用竹、木等材料,搭建可以通行和搬運物體的通道,搬運棺材至指定地點。只是“棧升法”搭建的是棧道,較為簡易,但行走和搬運比較危險;而“腳手架法”所搭建的是腳手架,建造費力,但安全性稍高。搭建棧道,有一個最重要的步驟,就是要先在崖壁上開鑿孔洞(一般為方形孔洞),再把木料插入崖壁中的孔洞作為階梯;搭建腳手架時,如果腳手架比較高,也需要在崖壁上開鑿孔洞,把腳手架的橫木插入孔洞以便對整個腳手架進行加固。巫溪荊竹壩最低的懸棺離地面也有百米高,卻沒有發(fā)現(xiàn)一個用于搭建棧道或腳手架的孔洞,因此,不大可能是通過“棧升法”和“腳手架法”來提升懸棺的。
(三)當?shù)氐乩憝h(huán)境不支持“堆土法”
“堆土法”升置懸棺在很多地方曾被采用過。劉錫藩《嶺表紀蠻》載,古代瑤族就多采用這種方法,“意者當日土酋威尊無上,殫民之力,筑土為臺,運棺其中,事后臺卸土撤,而棺乃獨立巖隙?!?[11]5但堆土法工程量巨大,比較適宜于離地面較低矮的懸棺升置,對于位置較高的懸棺則具有較大難度。而且,堆土法需要滿足一定的地理條件,即懸崖前面必須要有用于堆土的空地,堆得越高,所需空地則越大。
巫溪荊竹壩懸棺崖,前面即是大寧河支流東溪河,河面寬闊,約有數(shù)十米寬,地理環(huán)境條件有所欠缺,不適宜此種方法。四川大學考古組提出的四種設想方案中未將“堆土法”列入其中,就是因為他們注意到,“筑土臺的辦法,在臨江逼仄,懸崖壁立的川東峽江地區(qū),是不可能的?!?[4]325
(四)崖前河水水位不具備采用“漲水法”的條件
采用“漲水法”的原理是,當懸崖前的河水漲到懸棺位置附近,利用船只把棺木送到指定位置,當水位退去之后,就形成懸棺。那么,這個前提條件就是,曾經出現(xiàn)過達到懸棺位置附近的大洪水。
巫溪荊竹壩懸棺離河面一百多米高,其前面的東溪河如果發(fā)生一百多米深的大洪水,無論是當?shù)剡€是下游都將面臨毀滅性的災難,那么,人的生存都會存在巨大的困難,不可能去利用這樣毀滅性的災難去升置懸棺。而且,無論是相關文字記載,還是當?shù)氐膫髡f故事,都沒有發(fā)現(xiàn)記錄東溪河歷史上發(fā)生過如此巨大洪水的信息。因此,巫溪荊竹壩懸棺不具備采用“漲水法”的條件。
(五)獨特的地質條件使“搬運法”成為可能
如上所述,“陸文”中提到的六種方法,根據(jù)實地考察和考古發(fā)現(xiàn)的證據(jù),已有五種被否定,那么“搬運法”是否存在可行性呢?“陸文”中提出“搬運法”時,特別說明這種方法“在少數(shù)葬位不高,地勢不夠險峻的地方可以實現(xiàn)”。也就是說,“陸文”所提的“搬運法”,是指古人有善于攀爬崖壁者,可以徒手攀登上山崖,甚至可以把棺材拆成數(shù)塊,“化整為零”帶上去,再組裝成型,然后把尸體搬上去裝入棺材。
但是這種方法對于巫溪荊竹壩懸棺來說,有兩大困難:一是葬位較高,且山崖陡峭,攀爬不易;二是考古發(fā)現(xiàn),巫溪荊竹壩懸棺大多是由整棵樹木刳挖而成,只有棺蓋和棺身兩大塊,無法“化整為零”,而且非常沉重,即使是善于攀爬者,也很難身負如此重物爬上懸崖。
但是,筆者通過巫溪荊竹壩懸棺崖壁的實地觀察和對當?shù)氐刭|條件的考察,發(fā)現(xiàn)如果充分利用好一些自然條件,完全可以實現(xiàn)棺木的人力搬運。
仔細觀察巫溪荊竹壩懸棺所在的崖壁,巖石的主要成份是沉積巖。從地質學意義上來說,沉積巖地球表面的物質沉積而成。由于氣候、季節(jié)等自然條件的變化以及地質情況的變化,引起了搬運介質(如水、空氣、冰川等)的流向和流量的變化,于是搬運介質所搬運的物質數(shù)量、成分、顆粒大小等也會發(fā)生相應的變化,這樣就會使沉積物的成分、顏色、結構出現(xiàn)明顯改變,從而在垂直方向上形成了層狀構造,也稱之為“層理構造”。[12] 沉積物經過很長時間固結成巖,這種“層理構造”就成為了今天肉眼明顯可見的巖層。因為不同的巖層的成分和構造存在差異,在數(shù)十萬甚至上百萬年的地質運動和自然風化作用下,巖層之間會形成天然的縫隙。
這些天然形成的巖縫,在整個山崖上連綿不斷,形成了一個懸于陡峭崖壁上的天然道路(見圖1)。巫溪荊竹壩懸棺恰恰主要是存放于崖壁的巖縫當中,完全可以利用這樣良好的地質條件。
那么,也就是說,當時的人們充分利用這樣有利的地質環(huán)境,找到理想的山崖,把巖縫略加修整形成通路,再把棺材運進去放好,直至位置放滿或不再利用該地時,就通過鑿斷來路,從而形成懸棺(見圖2)。當年四川大學考古組通過實地考察,提出過“橫行崖上”的設想,并指出“在有水平層理形成巖縫的地方可沿巖縫橫行,可以運送棺木”,確有一定的見地。[4]323在沒有新的證據(jù)發(fā)現(xiàn)之前,這應當是巫溪荊竹壩懸棺升置可能性最大也是最有說服力的方法。
筆者在巫溪實地考察時,看到當?shù)厝藗冊谏窖律闲藿ǖ泥l(xiāng)村公路,在巖縫中開鑿而出(見圖3),也充分地利用了這一地質構造,或許正是先人智慧的一種啟示和傳承。這也恰恰證明,我們提出的巫溪荊竹壩懸棺是利用懸崖上的天然巖縫作為運送棺木的通道,這一方法是切實可行的。
結? 語
懸棺的升置方法問題,的確是“千古之謎”,學術界有過相關探討,提出了多種方案,但是這些方案并非適用于所有的地區(qū)。根據(jù)巫溪荊竹峽懸棺考古發(fā)現(xiàn)的證據(jù)和實地勘察的情況,學術界所提出的“六種方法”在該地并不完全適用。該地懸棺應該是利用了當?shù)鬲毺氐牡刭|條件,將巖縫作為通路,先置棺木于崖上,后鑿斷來路,從而形成懸棺。該方法的提出,對于其它地方的懸棺升置研究,尤其是具有相同地質條件的地區(qū),或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注 釋:
[1] 有學者認為,世界懸棺起源于中國,是由中國東南沿海向東南亞傳播,最終抵達太平洋島嶼。見佟偉:《探索未知的奧秘世界》,延邊人民出版社,2006年。
[2] 山磊、張洪剛:《幽幽懸棺 千古之謎》,《湖北旅游》,2010年第1期。
[3] 秦學圣:《荊竹壩18號崖塘兩具尸骨的鑒定》,中國民族學研究會編《民族學研究》,民族出版社,1982年。
[4] 林向:《川東峽江地區(qū)的崖葬》,《巴蜀考古論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
[5] 牛鼻孔,指在懸崖頂部邊緣打制的類似于牛鼻子的孔洞,可以穿過繩索以便吊起重物。
[6] 三峽地區(qū)所稱“孟良梯”,來源于當?shù)氐囊粋€傳說故事。相傳,北宋抗遼名將楊令公(楊繼業(yè)),被奸臣害死,他的尸骨埋在白鹽山腰的望鄉(xiāng)臺上。他的親信勇將孟良決心將楊繼業(yè)的尸骨盜回,就悄悄地架著小舟進入瞿塘峽,每天夜晚,在絕壁上鑿石穿孔,插入鐵釬,架木為梯,攀援而上,直到天色麻亮方才停止。當孟良深夜鑿孔到了山腰,對岸白帝廟的老和尚發(fā)現(xiàn)了孟良的秘密行動,老和尚假裝雞叫,引起了白帝城的雄雞都叫了起來,孟良認為天快亮了,怕人知曉,就停止鑿孔,使之功虧一簣,尸骨也未取到。孟良知道后一怒之下,便把老和尚殺了,倒吊在巖壁上。今當?shù)鬲q存“倒吊和尚”的自然景觀。
[7] 陸敬嚴、程貞一:《中國懸棺升置技術研究》,《江西文物》,1991年第1期。
[8] 高申蘭、陸敬嚴:《關于懸棺升置方法的模型實驗研究》,《江西文物》,1991年第1期。
[9] 李增勇:《懸棺安置千古之謎遭遇六旬翁挑戰(zhàn)》,《今日國土》,2005年第3期。
[10] 重慶奉節(jié)縣盔甲洞崖頂邊緣即有古代打制的巨型“牛鼻孔”數(shù)個,便于“自山上懸索下柩”或“用繩系棺而上”,考古所見的懸棺上,有便于繩索吊升的孔洞。全國其它地方,也有類似的考古發(fā)現(xiàn)。
[11] 劉錫藩:《嶺表紀蠻》,商務印書館,1934年。
[12] 于炳松、梅冥相:《沉積巖巖石學》,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