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繼碧
摘要:中國古典文學經(jīng)過唐詩宋詞的發(fā)展巔峰之后,人們不再滿足于文字所表現(xiàn)的意境和意義,需要將現(xiàn)實生活更加典型化、更加形象化、更加趣味化,元代雜劇順應而生。它將文字藝術發(fā)展為舞臺表演藝術,產(chǎn)生了中國另一種藝術形式——戲劇表演。關漢卿是元代雜劇寫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創(chuàng)作出多種極富生活氣息和藝術韻味的戲劇作品,為元雜劇的發(fā)展和完善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促進了元雜劇的繁榮,也促進了中國舞臺藝術的發(fā)展。
關鍵詞:關漢卿? ?雜劇? ? 內(nèi)容? ?藝術? ?探討
關漢卿在中國文學史上特別是中國戲劇史上占有異常重要的地位,是一個偉大的開拓者。他以自己的創(chuàng)作實踐和戲劇活動,促進了新的文學形式——元雜劇的成熟和發(fā)展,成為元雜劇的主要奠基人。
一、關漢卿的生平及作品
關漢卿是我國戲劇史上最早也最偉大的戲劇作家?!朵浌聿尽氛f他是大都人,號已齋廋,曾任太醫(yī)院尹。清乾隆時修的《祁州志》說他是祁州伍仁村人。祁州即今河北省安國縣,當?shù)匾恢边€流傳著有關他的傳說,可能他的原籍在此,因為在太醫(yī)院任官和從事戲劇活動,才長期定居大都。他晚年到過杭州,寫了一套散曲歌詠杭州的景物。他還寫過十首《大德歌》,可能是大德年間(1297—1307)流行的。因此推斷,關漢卿約在金宣宗貞祐、元光之間(1213—1222),卒于元成宗大德年間。據(jù)傳關漢卿一生多才多藝,擅長圍棋、打圍、歌舞、吹彈、蹴踘、篆籀、吟詩、雙陸等各種技藝?!段鼋蛑尽氛f他“生而倜儻,博學能文,滑稽多智,蘊藉風流,為一時之冠”,他在《不伏老》散套里以浪子風流自夸,其雜劇在當時的影響就很大,在戲劇界的地位很高。
關漢卿寫了六十多種雜劇,現(xiàn)傳《感天動地竇娥冤》、《趙盼兒風月救風塵》、《包待制三勘蝴蝶夢》、《杜蕊娘智賞金線池》、《望江亭中秋切鲙旦》、《溫太真玉鏡臺》、《錢打尹智寵謝天香》和《包待制智斬魯齋郎》等八種(見《元曲選》)。
二、關漢卿作品思想內(nèi)容
1.歌頌人民的反抗斗爭、揭露社會黑暗和統(tǒng)治者的殘暴、反映當時尖銳的階級矛盾。著名的《竇娥冤》、《蝴蝶夢》、《魯齋郎》等。其中最典型的是《竇娥冤》,關漢卿在民間傳說和當時有關戲曲創(chuàng)作的基礎上,結合元代的現(xiàn)實生活,寫出了這樣一部激動人心的悲劇?!陡]娥冤》在“楔子”里就寫竇娥在高利貸的殘酷剝削下給蔡婆作童養(yǎng)媳,這是她一生悲劇的開始,接著寫賽盧醫(yī)的陰謀害命,張驢兒父子的恃強霸占以及桃杌太守的嚴刑逼供、草菅人命,一步步把竇娥推向悲劇的結局,也一步步地突出了竇娥善良而堅強的性格,為我國的悲劇藝術提供了典型的范例。受冤至死的竇娥形象,從此成為人們被迫受冤的代名詞——“比竇娥還冤”。《蝴蝶夢》歌頌了人民的反抗斗爭,《魯齋郎》深刻揭露封建社會統(tǒng)治者的黑暗統(tǒng)治和殘暴。在這類作品中,兇狠、愚蠢的壓迫者和善良、正直的被壓迫者總是壁壘森嚴地對立著。
2.描寫下層婦女的生活斗爭,突出她們在斗爭中的勇敢和機智。那些貌似強大的壞蛋,在他們聰明的對手面前,一個個被顛弄的象泄了氣的皮球,因此作品也帶有更多的戲劇意味。其中以《救風塵》最有代表性,還有《金線池》、《謝天香》、《詐妮子》、《望江亭》、《拜月亭》等?!毒蕊L塵》是一部喜劇,劇中主角妓女趙盼兒,是個機智、老練而富有義氣的婦女形象。她曾經(jīng)有過幻想,憧憬著同一個知心的男人過自由、幸福的生活,終于在殘酷的現(xiàn)實里一次又一次地破滅了。長期風塵生活使她看透了有錢的子弟們所慣用的那套伎倆,并對他們保持著高度的警惕。
3.歌頌歷史英雄。此類劇中以《單刀會》最為典型。作者通過對歷史英雄關羽維護漢家事業(yè)的歌頌,一定程度上流露了民族感情;同時描寫了他對敵斗爭的勇敢和智慧,鼓舞了人們向壓迫者斗爭的勇氣和信心。《西蜀夢》寫關羽戰(zhàn)死荊州,張飛又中途遇害,劉備遂盡起西蜀之師,為兩人報仇雪恨的故事?!犊薮嫘ⅰ穼懳宕咸拼髮⒗畲嫘榭稻ⅰ⒗畲嫘抛嬮g致死的故事。作者在歌頌歷史英雄人物的同時,表現(xiàn)了他英雄觀的歷史局限。
這三類作品的共同點是對壓迫者的深惡痛絕和對被壓迫者的深切同情,并通過他們之間的矛盾斗爭,突出了人物的堅強性格和戰(zhàn)斗精神。這些優(yōu)秀劇本七百多年來一直鼓舞了人民的反抗斗爭,使關漢卿成為我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
三、關漢卿雜劇的藝術特色
1.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關漢卿的雜劇反映了廣闊的社會生活,揭示了社會各方面的矛盾、沖突,對當時社會生活中帶有本質意義的一些問題,反映得尤為深刻、集中。他不以寫出當時廣大人民所受的苦難為滿足,同時還要表現(xiàn)他們身上固有的反抗精神。他筆下的主人翁不只是在苦難中呻吟,而且敢于和惡勢力斗爭,并終于取得最后的勝利。這種戰(zhàn)斗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使他的創(chuàng)作閃爍著理想的光輝。在《竇娥冤》、《救風塵》、《單刀會》等雜劇的正面人物身上,集中了人民的智慧,寄托了作者的理想,明顯地體現(xiàn)了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結合。
2.運用多種手法塑造典型人物形象。關漢卿筆下的人物大多數(shù)個性鮮明,血肉飽滿。作者善于把人物放在強烈的戲劇沖突中去揭示他們的性格特征。如竇娥的反抗性格和復仇意志是通過對她一連串的迫害愈來愈清楚地顯示出來的。趙盼兒的機智和老練通過她和狡猾的流氓周舍之間面對面的斗爭表現(xiàn)出來的。譚記兒的過人膽識也是在她親去望江亭竊取楊衙內(nèi)的勢劍金牌這一驚險的情節(jié)中呈現(xiàn)出來的。
3.對雜劇場面安排緊湊、集中、富有典型性。劇中通過二三個主要人物,幾個重要場面,就能展示元代社會的重要側面。如《竇娥冤》楔子中對她的交代。其次,作者一方面能從不同人物的處境出發(fā),展開沖突,引向高潮;一方面又移步換形,變化多端,使人不能預測它的發(fā)展。在劇情發(fā)展中還善于埋伏下一定的'“懸念”,以增強戲劇效果。
4.語言豐富多彩。關漢卿深入生活,善于從當時民間文學中汲取語言素材,能根據(jù)生活本身所提供的語言來反映現(xiàn)實,充分為劇情和人物性格服務。雄壯、嫵媚、通俗、文雅等各種風格用的恰到好處,真正做到了“人習其方言,事肖其本色,境無旁溢,語無外假”。
關漢卿是我國文學史上偉大的作家之一,是中國戲曲的奠基人。他鮮明的愛憎感情、卓越的藝術技巧以及和群眾緊密聯(lián)系的精神,對后來的文學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