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是清代著名詩人和散文家,一生著述甚豐,享年82歲,這在“人生七十古來稀”的時代已是長壽了,而且年近八旬時依然神態(tài)不衰聲若洪鐘,后人對他有“一代文星兼壽星”之譽。袁枚有什么獨特的養(yǎng)生之道呢?
“足不老”
袁枚從青少年時代就熱愛大自然常在風光秀麗之處構(gòu)思詩文。中年之后脫離官場,過著逍遙自在的生活,游山玩水達40年之久。他把遠足看成是極好的運動。祖國的名山勝水,他幾乎足跡踏遍,留下了許多游記佳作。袁枚與常人不一樣的地方是游山不避風雨,不畏嚴寒,不怕酷暑,經(jīng)常觀賞風光,領略野趣。有時他還高興地在山上奔跑,領略旅游的情趣。70歲還曾途經(jīng)風景勝地黃山、廬山、羅浮山、桂林、洞庭湖,一路尋幽訪勝?;丶抑筌P躇滿志,寫下:“自覺山水膽足夸,年赴七十走天涯。”袁枚80歲時仍然能徒步登山,步履穩(wěn)健。
“筆不老”
他愈是年邁愈是勤學。60多歲的時候,處處珍惜寶貴的時光,讀書的桌椅,他多半安置在日照時間長的地方。袁枚寫作異常勤奮,流傳于世的著作繁多。他在隨園建有書齋,藏書極為豐富。他愛書成癖,形容自己“每過書肆,如渴驥見泉,身未往而心已赴”,真實地表達了讀書人愛書、求書的迫切心境!這種讀書的養(yǎng)生靜心法,現(xiàn)在一些人很難體會到了。
“心不老”
袁枚主張要能積極主動地控制個人情緒。他的許多朋友,都十分了解他不太為悲喜之事動容,更很少為一些不快之事動怒。對讀書做學問仍勤學不輟,袁枚這種精神令人敬佩,值得我們學習。此外,袁枚坦然面對生死,他認為生老病死是自然規(guī)律,不用害怕。他在《喜老》詩中寫道:“一起百事生,一眠萬事了。眠起即輪回,無喜亦無惱?!边@種靜心從容的氣度令人動容。
袁枚有著良好的養(yǎng)生習慣和坦蕩的精神境界,成就了他的“八十不知老”的“不老傳奇”。他有著用詩句總結(jié)的養(yǎng)生經(jīng):“生性耽游自在天”。借鑒并且學習袁枚的養(yǎng)生法,對中老年人的保健養(yǎng)生不無裨益。
(摘自《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