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非
小學教育要比中學教育難,難就難在要注意不良社會現(xiàn)象對兒童思維情感的干擾。
兒童正處于基本判斷力的形成期,過多受社會現(xiàn)象干擾,思維判斷會出現(xiàn)困難,而讓他迷惑不安。小學生之所以能接受基本的是非觀,是因為那些觀念平易,符合兒童善良的天性;他不可能有成人的復雜和“機智”。從學前教育階段開始,兒童受到鼓勵或規(guī)訓,會成為他的“積累”,逐漸形成觀念的“底子”,在生命過程中不斷地驗證、鞏固和發(fā)展,進而影響一生。他自幼聽童話故事,從“很久很久以前”,直到“從此他們過著幸福的生活”,由此形成的美好情感及愿望,一點一點融入生命夢想,形成基本價值傾向;他在心里裝進真善美,并期待在人世間經(jīng)歷美好的事。如果他僅僅能從童話故事里看到真善美,而在現(xiàn)實中只看到爭奪和欺騙,甚至邪惡,那么這個孩子就會陷入無窮的困惑,進而迷亂,行為失據(jù)。
一名兒童從書本閱讀中抬起眼,期待看到美麗的世界,這時,社會卻告誡他千萬不要同陌生人說話、警惕假冒偽劣商品、警惕劣質教輔、警惕學校的毒跑道、警惕電訊詐騙、警惕不健康的電視節(jié)目、警惕謠言……他的思辨能力極其有限,你要他“警惕”那么多東西,他的心里怎么能放得進“信任”?他怎么可能勇敢地去接觸社會?
社會究竟應當讓兒童看到些什么?教育者不能回避這樣的難題。當人們開始抱怨“兒童良好習慣養(yǎng)成困難”時,首先應當檢討成人世界的所作所為,特別是“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小事,正是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困擾著兒童。家長在節(jié)日、紀念日“隨俗”給幼兒園老師或小學老師送禮,孩子發(fā)現(xiàn)了,家長能否有合乎教育常識的解釋?家長也許會說“大人之間的事,小孩不要多問”,可是,孩子明明知道“這件事與我有關”——因為家長送了禮,老師對孩子變得和顏悅色,關照有加。孩子聯(lián)系二者間的因果,自然對認知產(chǎn)生影響。家長給教師送禮,這樣的事實,童話里沒有,學校教學中沒有,但現(xiàn)實生活中隨處可見,見到了卻又不能細問——確實不能問,因為成人無法回答。中國社會在兒童教育方面,往往就是失之粗疏,于是過多的“不能問”“不能說”“不要想”給兒童情感和思維品質培育造成困擾。有了這類經(jīng)歷,兒童心里開始有另外一塊空間,專門用來存放那些“不能問,不能說”的東西,并且逐漸堆積,逐漸形成重壓,陽光被遮蔽,陰影區(qū)越來越大,如此你讓他怎么“健康成長”?
人格教養(yǎng)從童年少年開始,縱然精神方面的一些欠缺成年后可以逐步彌補,但已經(jīng)失去發(fā)育、發(fā)展的最佳時機。良好的思維品質能讓一個人最大限度地獲取知識能力,享受人生,如果童年留下過多的困惑,或是逼使兒童掩飾真實的內(nèi)心,形成雙重(或多重)人格,那樣的孩子長成后會展現(xiàn)出不可思議的復雜——“精明”和“聰明”畢竟不是一回事。
曾有小學生訴說自己的苦惱:學校廣播操比賽,他看到其他班做操整齊認真,情不自禁地使勁鼓掌,可是同學們認為他不該為別人鼓掌,老師也粗俗,隨口說了一句“吃里扒外”,他一直不明白自己究竟錯在哪里;評“文明班級”,有個學生評委認為自己班存在許多問題,不夠格,沒投自己班的票,老師和同學認為他“缺乏集體觀念”,期末評“三好生”,他的得票率大幅下降。在這種“集體主義”壓力下,客觀公正,公平正義,甚至法制、規(guī)則都要讓步;被這種“集體文化”熏染,且不說價值觀,基本判斷力也會混亂——一名小學生是沒有能力與“集體”對立的,即使他的觀點正確。
盡可能讓兒童在正常環(huán)境下學習、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