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彩虹
摘要:伴隨著我國教學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教學工作面臨著較大的挑戰(zhàn),素質教育也受到了人們的重視與關注,在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素質教育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但是隨著我國教育模式的不斷改變,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已經落后,無法滿足教學需求,因此我們需要充分發(fā)揮素質教育的自身作用,不斷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從不同角度制定新的小學語文素質教育方案,進一步推動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素質教育;教學規(guī)劃
在眾多的小學學科中,小學語文是一門必不可少的學科,其學習情況直接關系到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基于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揮素質教育的作用,制定科學的教學規(guī)劃,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淺究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
1.小學語文教學方式較為簡單
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方式比較單一,有的僅僅停留在表面知識的教學層面,教學手段單一,沒有涉及到語文課堂情感和價值觀目標等內容。教師往往一味進行機械性課程講解,忽視學生的情感和價值觀的建立與完善。此外,由于情感和價值觀等內容主觀隨意性相對較強,使得教師在進行語文課程設計和教材講解時很難真正將情感、價值觀和小學語文課本知識充分融合,進而導致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下降。
2.小學語文教學內容枯燥,缺乏拓展
到目前為止,小學語文教學內容依然比較枯燥、單一,對教學內容的拓展性不強,有的教師只傳授給學生表面知識,并沒有進一步拓展相關的知識,從而導致學生語文學習缺乏想象力,學習積極性下降,課堂教學效果上不去。
二、把素質教育融入到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價值
第一,能夠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較大,導致我國的教育工作呈現(xiàn)一定的功利性,這樣就會導致人文教育問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積極開展素質教育教學,能夠把課本中的知識真正做到為學生內在人格修養(yǎng)所用,從而實現(xiàn)學生在道德意識、人生觀等角度的重要突破,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而加深學生對客觀本質問題的深刻理解,實現(xiàn)人與社會的健康和諧發(fā)展。第二,實現(xiàn)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語文素質是人的素質結構中最基本的要素,不僅可以拓展學生視野,還可以幫助學生實現(xiàn)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實施素質教育,對學生加強心理素質、審美素質和身體素質等多方面內容的培養(yǎng),幫助學生養(yǎng)成積極向上的樂觀心態(tài)和為人處事的能力,從而實現(xiàn)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素質教育的落實方法
在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素質教育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能夠有效提升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審美水平,還能提升小學生的道德水平及文化水平,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yǎng)成健康積極的心態(tài),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并掌握為人處事的主要方法,讓學生健康快樂成長,為今后的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一般情況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充分發(fā)揮“微課”的作用落實小學語文素質教育工作
上文中已經提到,語文在小學學科中占據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直接關系到小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所以,教師應該把素質教育融入到微課教學工作中,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教師需要提前備課,將語文內容進行微視頻制作,為微課教學奠定堅實基礎。其次,教師在語文課堂需要使用多媒體設備將微視頻進行播放,讓學生觀看,之后再讓學生對觀看情況進行心得記錄,從而提高小學生的習效率。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信息技術發(fā)展迅猛,語文教師需要在學校內建立語文課程自學平臺,可以通過微信、Q Q、微博建立學生群,讓學生在學習群內將所學知識進行集體討論,從而解決語文問題。同時,可以在學校的自學平臺上對微課學習內容進行發(fā)布,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自學氛圍,從而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質量。
2.通過“翻轉課堂”落實小學語文素質教育工作
在課堂教學工作中,教師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通過積極引導學生提升教學效率。基于此,我們可以通過“翻轉課堂”落實小學語文素質教育工作,這就需要提高教師對翻轉課堂的理解,讓教師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在開展翻轉課堂教學中應始終遵循以學生為主的基本原則指導學生參考學習資料開展分析討論;讓學生提出自己遇到的問題,在語文課堂上進行分析并有針對性地指導,從而解決實際教學問題;學生應充分調動自身的積極性,定期將自己的學習情況向教師反映,并對語文困難知識點進行總結,從而增加學生對自身語文學習情況的了解程度;教師需要對小學語文授課時間進行調整,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人,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為小學語文實施素質教育奠定堅實的基礎。
3.采用情景教學法落實小學語文素質教育工作
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氛圍不夠活躍,這樣就會直接影響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會影響小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為了改善這一問題,我們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法為學生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在學習情境中進行小學語文素質教育,從而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語文知識的掌握程度。使用情景教學法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首先,教師在語文課堂中通過投影儀等多媒體播放與課程相關的短視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學生營造語文情境,活躍語文課堂學習氣氛,增加學生對語文知識學習興趣。其次,教師需要在此種氛圍的基礎上,將語文課文進行改編,讓學生分角色進行情境表演,在表演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從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在講解小學語文課程《小蝌蚪找媽媽》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為學生營造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情趣,然后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根據教學情境對此篇文章進行分角色表演,讓學生在表演過程中獲得真實體驗,在表演過程中與作者產生思想共鳴,深刻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從而提升學生在小學語文素質教育課堂的參與度,實現(xiàn)教學目標。另外,教師在講解小學語文《狼牙山五壯士》這篇文章時,教師需要把握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在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深刻感受到五壯士的愛國情懷,從而讓小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養(yǎng)成良好的愛國思想,不做違反道德的事情,從而實現(xiàn)小學語文素質教學的目標。
4.充分發(fā)揮啟發(fā)式教學方法的作用落實好小學語文素質教育工作
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效率較低,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還把小學生放在了被動學習的位置,很難產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無法進行小學語文素質教育。在此種情況下,教師需要轉變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留有一定“空白”,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想象力去大膽填補。教師在此時需要扮演引導者的角色,避免學生的思維方向發(fā)生嚴重偏離。此外,教師應積極開展“啟發(fā)式”教學,充分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知識內容的向往,使得學生告別不文明行為,實現(xiàn)小學語文素質教育目標。如在講解小學語文《小蝌蚪找媽媽》這節(jié)課時,課文中沒有直接說明小蝌蚪和青蛙之間的關系,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這個問題進行思考,讓學生自主學習,在學習過程中融入保護小動物的觀念,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是一門必不可少的基礎學科,直接關系到小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基于此,教師應該重點提升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融入素質教育,并在授課過程中以學生為主,師生平等參與,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喜歡語文,享受語文的魅力,在語文學習中開闊眼界、陶冶情操,進一步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小霞.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育中實施素質教育的意義[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