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現(xiàn)代教育理念的進步,現(xiàn)代教學方法層出不窮。而針對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而言,其自身就是對高新科技技術進行教育,很多教學方法并不適合這種教學內容。但是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卻十分契合信息教育內容。主要是由于其對象雙方的教育都會有所幫助。因此,本次研究探討了這個命題,分析了信息教育的教育理念,同時也為小組合作學習發(fā)展帶來借鑒。
在初中教學中,信息技術課程是很重要的課程。為了確保教學效果,在信息技術課程中引入更多教學方法。而在本次研究中,所探討的教學方法為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探討這種教學模式在信息技術課堂中的應用,分析對應的策略和方法,也為后續(xù)應用帶來借鑒與幫助。
1.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簡介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其提倡教學過程中將學生分為多個學習小組,然后由教師分配對應的學習任務,同時在任務中設置一些問題,小組成員針對學習內容及教師設置的問題進行討論,以團隊的模式來解決問題,這種方法可以發(fā)揮學生的團體意識和集體智慧,讓學生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建立起學習的興趣,這種方法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能力,也讓學生能夠提高綜合素質。對于教師而言,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可以完成教學的基本任務,提高教學效率。
2.初中信息技術課堂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意義
采用全新的教學方法,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將會對信息技術課堂帶來幫助,這種促進作用是方方面面的,這種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幾個方面:首先小組合作學習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學生不僅僅需要獲取知識,同樣要具備將知識轉換成能力的途徑,學生終究要走入社會面向崗位,在崗位中需要學生具備對應的實踐技能,在教學中不僅僅要傳授知識,更應該在綜合方面對學生進行鍛煉。小組合作學習以團隊的模式進行教學知識的傳遞,這種模式下對于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協(xié)作能力都是一種考驗,而在考驗下學生的綜合能力也會得到顯著提升;其次這種小組合作學習可以鍛煉學生自主能力,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也就是他們在團隊中都需要承擔一定責任,而教師向團隊下達任務后,由團隊整體完成任務,每一個人都會參與到具體的問題解答中,這種模式對于所有學生的發(fā)展都會有所幫助,同時在小組內部的討論中,所有學生的參與與解答,都會讓他們對知識的掌握更加深刻,一方面對于學生的自尊有所照顧,另外一方面也會幫助學生完成有效的個性發(fā)展。最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具有更強的包容性。
3、推動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建議
小組合作模式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擁有其他教學方法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但是落實到具體的教學中同樣需要多方面的共同配合及努力,為了更好的推動這種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及引入,也需要配合以良好的方法及方式,因此,在此處就應用提出了對應的建議:
1.分組中充分考慮學生特點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將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在實際的教學中存在一些教師盲目的應用分組學習模式,具體體現(xiàn)就是教師并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個體特點,只是單純的將學生進行分組,在實際的應用中效果很差。而很差的教學效果帶來的是比較差的反饋內容,一旦效果不好,很多教師就不會繼續(xù)采用小組學習教學方法了。這種無論是應用或者是后續(xù)的不采用態(tài)度都是不合理的,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就是由于分組方面并沒有考慮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進行分組。一些自身基礎較差的學生被教師強制分組后,不僅不能有效的參與到學習活動中,甚至會產生抵觸情緒,造成他們根本無法在教學中獲得知識與樂趣。最好的方法就是充分考慮的學生特點,分析學生的個體特征、性格和學習成績等多個方面的內容,將合適分組的學生分配到一組,同時為他們搭配一些具有組織能力的學生作為組長,同時確保組別之間的實力均衡,便于不同組別后續(xù)的競爭。這種分組法既可以幫助學生建立積極的學習興趣,也會讓學生真正的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收益。
2.合理分配學習任務
教師是小組學習模式中的“引導者”,引導者負責向所有學習小組下達學習任務,而這種任務分配機制并不是隨機的,教師在制定任務和分配任務時,更應該注意合理這一要求。合理的學習任務,可以刺激團隊學習氣氛,提高團隊效率,促進整個課堂的教學效率。對于教師而言,為了更好的制定學習任務,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首先明確學生情況,任務的制定應該符合學生發(fā)展要求,將學生能力提高作為根本要務,明確信息技術教學的重點,讓任務和教學內容的展開配合起來;其次為有效的解決學生之間的差異,學生的特點及學習興趣都有所不同,通過任務分布讓他們共同進步共同發(fā)展。在具體的任務制定中,教師應該更加有效的根據(jù)學生能力分布來制定對應任務;最后就是任務制定應該考慮多個環(huán)節(jié)的設置,考慮小組內部的討論與聯(lián)系等,同時任務也不應該將難度設置過高,不可因噎廢食。
3.合理確定教師的作用
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一些教師認為自身只需要設置任務,然后定期檢查不同分組之間的學習情況就可以了,根據(jù)實際情況反饋這種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并不可取,但是如果教師這樣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效果也勢必較差,教師在合作學習模式中應該充當引導者的角色,有效的對小組之間進行組織和引導,讓所有的小組都充分的融入到教學中。在小組的討論中,教師可以適當旁聽并且給予指導,這種方式可以不是直接的指導,可以是旁敲側擊引導,而且教師也應該將自己視作合作團隊參與者,在與學生交流中將雙方視為同等的角色,也只有真正的將自己投身到學生氛圍中,才能找到學生的不足,才能真正的明確教學中的積極意義。
結論
總而言之,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方法是十分合適的對應教學方法,也會對信息技術教學進步帶來幫助。教學理念的進步和教學方法的應用需要有效結合,這也是未來教育的重點,同樣是教育的全新嘗試。在本次研究中對信息技術教學中引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進行了分析,也希望為后續(xù)研究者帶來一點思考。
參考文獻
[1]??廖明全. 淺談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開展[J]. 數(shù)字化用戶,2013(10).
[2]??倪婷玉. 讓學生學有實效,學有所成——淺談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中的運用[J]. 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6(1):27-28.
[3] ?嚴林林. 初中信息技術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探究——以蘇教版“圖片的獲取”一課為例[J]. 中學教學參考,2018(27).
作者簡介:楊濤娟(1986-02),女,甘肅天水,職稱:二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背景下的信息技術學科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