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芳園
摘要: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作文一直作為一項十分重要的板塊受到教師的廣泛重視。小學生在學習作文的時候,也要充分接受教師的指導。如何運用先進的理論方法促進小學生語文作文水平的提高,是當前階段中教師需要注意的一項重要問題。本文就小學三年級語文作文的寫作指導方法展開討論,利用實際的例子說明小學生在三年級作文起步階段的寫作指導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三年級;起步作文;指導方法;研究與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5-0054-01
1.小學語文三年級起步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小學三年級作為小學生認識作文的初級階段,對于作文的陌生感還沒有退去,并且還沒有充分認識到語文作文寫作的重要性。這對學生作文的學習是具有消極作用的。學生由于初次接觸到作文,因此在實際的作文寫作中存在一些對于作文的畏懼心理,以至于后來發(fā)展成為對于語文作文學習的厭倦心理。針對這一現(xiàn)象,教師需要十分重視教學過程中學生情緒的變化情況,并及時調整自己的授課進度。在小學作文的學習中,教師對于小學生作文技巧的學習是十分重視的,這樣就很容易造成學生在寫作聯(lián)系上出現(xiàn)內容空洞的現(xiàn)象,教師對于學生的期望或者要求過高,也會造成學生寫作水平難以提升的問題。
2.小學語文三年級起步作文教學的具體指導方法
2.1 有話可說,輕松起步
小學階段是學生接受教育的初步階段。在這一階段之中,學生對于學習的敏感度是比較高的,但是對于知識的理解程度相對比較淺。學生在進入小學之前,已經掌握了基本的聽、說的能力,小學語文課程的開設對于增強小學生的學習能力有著很大的輔助作用。小學語文這門學科在學習過程中注重系統(tǒng)性,作為一套結構性較強的教學課程,要求教師在講授知識的時候注重知識的條理性,并在實際的教學中進行明確的語言教育。幫助學生在作文的學習中認清語文寫作的基本方向,教會學生在作文中寫自己想說的話,并且寫自己想寫的事物。只有理解了語文寫作的基本內涵,才有可能在以后的作文寫作中取得較大的突破。這是學生學習語言的畢竟途徑之一。
例如,在學生進行寫作的初步練習的時候,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將自己的口述內容轉換為實際的書面表達[’]。通過這種方法的應用,能夠讓學生在寫作之初對語文寫作建立良好的印象。對于后續(xù)語文作文的學習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結合小學三年級的語文知識點的學習,教師在對于學生進行語文作文教學的時候,可以適當?shù)亟Y合語文知識點的灌輸,通過這樣的方法能夠實現(xiàn)既讓學生對于語文知識點有一個較為良好的掌握,又能夠將學到的知識點運用到語文作文的寫作中去。
2.2 放低要求,循序漸進
在小學生除此接觸語文作文這一語言形式的時候,實際上對于作文還存在著畏懼的心理。這樣的心理會導致學生在語文作文的書寫面前出現(xiàn)猶豫不決的現(xiàn)象。在寫作之前,需要具備一個良好的、輕松的心態(tài)才能夠促進語文寫作水平的提高。因此,引導學生樹立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是十分重要的。教師在對學生提出作文要求的時候一定不要將作文的要求設定的過高,防止在學生進行語文作文寫作的時候出現(xiàn)承受強大心理壓力的現(xiàn)象。在寫作之前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對于學生寫作技巧的發(fā)揮是十分不利的,且對于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會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在實際的作文教學中,教師對于寫作的字數(shù)不應該具有明顯的要求,以防止出現(xiàn)學生拼湊字數(shù)的現(xiàn)象,或者引起學生對于字數(shù)的恐慌心理。教師在設定作文標準的時候,可以將寫作標準降低到語句通順,能夠表達真情實感這一條。這樣對于小學生語文作文的學習才能夠起到激勵的作用。例如,在描寫《菊花》的時候,教師通過向同學們展示菊花的圖片讓學生認識菊花,接著引導學生對菊花進行觀察,或者可以帶真實開放的菊花供學生參考。在實際寫作的時候,教師可以為學生的寫作創(chuàng)建一個詳細的參考意見,如在寫作的時候一次描寫菊花的花瓣、花莖與花葉等。
2.3 引導學生善于觀察
作為認識事物與了解事物的有效方法之一,觀察是一種十分有效的作文寫作方法。觀察建立在作文寫作之前,通過對目標對象的細致觀察最終得出需要描寫的內容,是一種必不可少的寫作方法。如果學生缺乏對于事物的準確認識,就很容易出現(xiàn)認識事物不全面的問題,在對某一具體事物進行寫作的時候往往會出現(xiàn)無從下手的現(xiàn)象。只有教會學生的仔細觀察事物的能力,才能夠促進學生作文的寫作。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師是學生語文作文寫作的啟蒙教師,對于訓練學生觀察事物的本領應該格外重視。例如,在要求學生寫作有關景物的時候,需要教會學生的對景物進行一番細致的觀察。以描寫《秋天的樹葉》為例子,教師可以將課堂轉移到戶外,在事先找好的安全的環(huán)境中進行教學,引導學生對環(huán)境中的景物進行觀察,是一種良好的教學方法。而戶外特有的開闊環(huán)境的特點,也為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了條件。在外界空闊的環(huán)境之中,學生的思維也會變得更加空闊,作文靈感的迸發(fā)也會更加頻繁。
2.4 激發(fā)學生積極想象
語文作文的寫作從始至終都是離不開想象的。小學生正處于人生中的發(fā)展階段,雖然思想還沒有發(fā)育成熟,但是其想象力是十分豐富的。高質量的作文離不開豐富的想象力,更加離不開學生對于想象力的運用。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指導的時候一定要將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能力與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作為教學的重點。在小學生作為處于起步階段的時候,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生活中的各類事物并對事物進行一些充分的想象,是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的有效方法。
3.結語
小學教育是學生教育歷程中必須經歷的一個重要的學習階段,在對小學生進行教育的時候需要教師注意在教學實踐中教育方法的應用。小學生在學習階段中難免會出現(xiàn)一系列的學習問題,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耐心對其進行引導。只有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改進教育方法,從實際出發(fā),解決在教育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才能夠最終取得良好的教學成績。
參考文獻:
[1]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J].郭亞芝.科技資訊.2015(26).
[2]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中段習作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朱柯珂.西部素質教育.20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