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再興
摘 要:立德樹人是當前教育教學工作的根本任務,而道德與法治課堂則是落實立德樹人教育教學工作根本任務的前沿陣地。提升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效益,是更好地落實立德樹人教育根本任務的基本途徑之一。課堂教學效益的高低與教學方法的優(yōu)劣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唯有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學效益才能夠得到顯著提升。那么,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有效方法有哪些呢?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制;問題;對策
引言
隨著新課改的大力推進和不斷深化,初中生法制意識建設和教學工作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初中生法治意識的培養(yǎng)仍然需要不斷深化。當前很多學校執(zhí)行傳統(tǒng)教育模式,學校在知識學科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學生的法治意識培養(yǎng)和道德建設收效甚微,教學處在停滯狀態(tài),這就需要我們教師依據(jù)新課標的道德與法治教材教學內(nèi)容與實際情況,轉(zhuǎn)變教學方法,改變課堂思路,培養(yǎng)學生的法治意識,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知法、懂法、守法。
一、情景教學法,在形象逼真的情景中理解知識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教學內(nèi)容包括學生的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以及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因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將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內(nèi)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不僅有助于學生聚焦生活更為準確透徹地理解相關知識,還有助于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自覺主動地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和塑造自身的道德。
那么,教師怎樣才能夠?qū)⒊踔械赖屡c法治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呢?情景教學法是教師指引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學習相關知識的一條有效途徑。具體而言,就是教師圍繞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教學內(nèi)容,準確無誤地尋找教材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以道德與法治教材教學內(nèi)容與現(xiàn)實生活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為切入點,以形式多樣的信息技術教學輔助手段為支撐點,教師就可以創(chuàng)設出形象逼真的教學情景。之后,教師就可以引領學生置身于形象逼真的教學情景,進而在形象逼真的教學情景中富有成效地學習相關內(nèi)容。
比如,在教學八年級道德與法治“我與社會”這部分內(nèi)容的時候,教師首先可以在深入挖掘教材教學內(nèi)容的前提下,巧妙地利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多媒體課件視頻播放《魯濱遜漂流記》情景視頻。通過觀看視頻,學生就會知道初到孤島的魯濱遜是絕望的。但是,沒過多久,魯濱遜就擺脫了悲觀絕望的情緒,開始一心一意的安排自己的生活,建造房子。制作桌子、小匣子,捕捉并馴養(yǎng)小羊、小狗,種植小麥、稻子、蔬菜等。就這樣,日復一日,魯濱遜靠著自己勤勞的雙手以及聰慧的腦袋逐漸建立了自己的王國。在學生觀看完視頻之后,教師進一步啟發(fā):同學們,流落孤島的魯濱遜真的是與世隔絕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新課“我與社會”。
由此可見,情景教學法不僅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對于相關知識的濃厚興趣,還有助于提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效益。
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初中生的身心正處在快速發(fā)展的階段。在這一過程當中,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都會與之前有所不同,在實現(xiàn)一些目標時,更希望通過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和自身努力來實現(xiàn)。因此,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可以對學生加以引導,積極地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思考。這樣,就可以讓他們自己去探索課本當中一些更深入的問題;自己去理解這些知識的真正含義;自己去尋找一種符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來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當然,自主學習不是讓學生死記硬背課本上的知識以及條條框框。死記硬背是傳統(tǒng)教學方式當中的彎路。在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中,學生只是把知識背下來,并不理解其中的含義是什么。這種教學方法只是控制了學生的思想,并不能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對學生的發(fā)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教師一定要明白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并創(chuàng)造一些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形式,讓課堂更富有生機與活力。
比如,每一次上課,筆者找來一些與課本有關的材料,通過PPT放映出來。緊接著,我把全班分為幾個小組,按照座位前后左右即為一個小組,這樣方便他們進行討論。在前幾分鐘的時間,我會讓每個小組進行討論,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要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然后,我要求每一小組都要找一個同學上臺來分享他們的見解。最后,我作為教師對他們的看法加以點評。這就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個教學過程,我讓學生大膽地表達出他們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死記硬背課本上的知識。
結(jié)束語
教師在傳授知識給學生時,要充分地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以便對癥下藥。道德與法治學科,需要學生真正地理解課本上的內(nèi)容,而不是死記硬背。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平時,教師也要注重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的平易近人。這樣,在課堂上,學習氣氛就會變得更加濃厚;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也會更高;教師的教學效率也會相應地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李莉.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學情分析芻議[J].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18(24):7.
[2]車俊龍.淺談如何推進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J].才智,2018(3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