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剛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課堂教學中越來越重視學生的情感教育。高中美術是對學生進行美育的重要途徑,本身也具備豐富的美學價值和情感因素。因此,如何在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鑒于此,本文主要探討了高中美術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高中美術,情感教育,情景教學,創(chuàng)造美
高中美術教育可以促進高中生全面發(fā)展,情感教育則是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美,感悟美的重要方式。在實踐教學中,由于高中生課業(yè)繁重,再加上應試教育影響,美術課程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本文在研究高中美術課程實際教學的現(xiàn)狀下,深入探究高中美術課程如何融入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由重知識傳授到重作品賞析
高中美術教育包含兩部分內容,其中之一是理論性內容,包含美術知識與技能的掌握。另一方面則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觀,學會欣賞優(yōu)秀的美術作品,體悟不同美術作品中包含的情感內容。然而實踐教學中,多數(shù)教師傾向于向學生傳授理論性知識,對于學生情感的培養(yǎng)不夠重視。教師通過自身示范傳授學生專業(yè)的美術知識,而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只是被動接受,卻并沒有機會鍛煉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與感受力。學生的美術作品也不過就是教師培訓下的產(chǎn)物,他們往往采用統(tǒng)一固定的畫法,借此說明自己美術技能的掌握,卻在不經(jīng)意間喪失對美的體驗。教師的評判標準也僅僅是作品模仿的像或不像,進一步忽略了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因此,為了讓情感教育更好的融入美術教學中,教師首先應該改變自己的教學重點,改變傳統(tǒng)的授課方式,鼓勵學生進行自由的創(chuàng)作,將作品賞析作為自己的教學重點,而不只是技能的傳授。
二、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氛圍
高中生的興趣,生活經(jīng)歷,審美能力都是有區(qū)別的,這個正是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基礎。教師應該在深入了解教學內容的情況下,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引導學生自由的進行美術作品的賞析與創(chuàng)造。例如在講授《傳統(tǒng)藝術的根脈青銅器》時,教師可以找一些鑒寶節(jié)目,或者相關紀錄片進行播放,給學生提前創(chuàng)設相關情境,讓學生可以進一步體會到青銅器的器型之美,青銅器上承載的階級文化,以及青銅器代表的古代社會的文化意義。又例如講解《現(xiàn)代服飾藝術》時,可以提前找一些時裝秀的視頻或者圖片,讓學生感受現(xiàn)代服飾之美,而不只是分析各個時代下服飾的特點。美術需要創(chuàng)造,而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更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也就更容易創(chuàng)造出真正生動的藝術作品。人們常說觸景生情,這說明情境更容易激發(fā)人的內心情感。生動形象的情境創(chuàng)設,有助于學生更好的賞析美術作品蘊含的文化內涵。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抓住學生熟悉的“人,事、物”等特點,利用其中的積極性因素,借此對學生進行情感性教育。例如講解傳統(tǒng)文化時,可以鼓勵學生辦相關的手抄報,或者創(chuàng)造相關的手工藝品。這樣學生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會進一步體會到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情感產(chǎn)生強烈的觸動,對內容也會產(chǎn)生強烈的情感,無形中完成了美的情感性體驗。
三、擴展課外實踐,豐富情感體驗
高中美術是一門創(chuàng)造性很強的藝術學科,學生學習的最終目的并不僅僅是為了獲得高超的繪畫藝術才能,更是培養(yǎng)自己對于美的鑒賞能力,培養(yǎng)自己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的能力。然而課堂所能傳授的東西畢竟是有限的,學生的體會也是有限的。都說藝術來源于生活,因此教師應該多多開展課外實踐,鼓勵學生走出課堂體驗生活,在生活中受到情感體驗。因此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或者周末節(jié)假日,組織學生到當?shù)夭┪镳^,美術館,自然藝術館,周邊的旅游景點,紅色紀念館等地方進行深入學習,獲得情感性體驗。例如博物館中的一些展品,比起美術教材上的圖片肯定生動許多,學生也可以直觀深入的了解文物及其背后的故事,激發(fā)學生情感共鳴,體會文物身上蘊含的人文情結,感受文物背后的歷史風貌,進一步體會古代勞動人民智慧,激發(fā)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又比如講解傳統(tǒng)手工藝品如剪紙或者皮影戲時,可以組織學生去當?shù)孛袼撞┪镳^進行實地參觀,或者拜訪當?shù)厥止に嚻反髱?,了解工藝背后的故事,感受這些匠人匠心,培養(yǎng)學生專注執(zhí)著的工人精神。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辦校園藝術展覽,或者繪畫才藝比賽,通過豐富多樣的藝術形式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增進對美的鑒賞能力。另外,教師還可以帶學生到戶外去進行寫生,讓學生感受大自然蘊含的美。
四、逐步增進學生欣賞能力
學生的欣賞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時間來培養(yǎng)。學生具備好的欣賞能力,能夠通過鑒賞美術作品來進一步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因此,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講解應該由易向難過渡,先給學生講解簡單易懂的美術知識,便于學生接受,在打好基礎后再進行難度的提升訓練。久而久之,學生的鑒賞能力自然得到提升。另外,高中美術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多多講解一些富含深厚民族特色的藝術品,或者蘊含濃厚愛國情感的作品,例如一些古代山水畫,瓷器玉器,民間藝術品等等,增進學生的愛國情懷。
總之,高中美術教學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給學生建立良好的審美觀。在我們的美術課堂教學中,要把學生情感教育充分的融入到我們的美術課堂教學中去,進而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孫雪.高中美術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研究[J].美與時代(中),2017(02):103-104.
[2]葛坤鵬.高中美術教學中如何融入情感教育[J].赤子(上中旬),2016(01):183.
[3]姜玉亮.高中美術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4(02):235.
[4]柏素萍.高中美術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6(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