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金標
一
從第一次踏進這間病房時起,我便有些討厭3號床那個陪床的男人。
男人姓蘇,四十出頭的樣子,穿一件皺皺巴巴的短衫,濃眉凹目,絡(luò)腮胡子,看上去挺嚇人的。“絡(luò)腮胡子”大大咧咧的,說話時聲帶像是安了喇叭,從不掩飾自己的喜怒哀樂。他非常愛吃肉,羊排、豬雜兒、紅燒牛肉是他食譜上的主角。尤其是到了中午,他總是喜歡買回五六個醬紫色的豬蹄兒,啃得嘖嘖作響,弄得那張原本就膩乎乎的臉像是剛從油鍋里浸過一般。
每天中午只要一吃完飯,“絡(luò)腮胡子”便毫不客氣地把挨著窗臺的那個空床據(jù)為己有,人往上面一躺,兩分鐘不到便鼾聲大作,給人的感覺這兒不是病房倒像是他的家。
——張建軍《最美的善舉》
閱讀心得
本文運用了欲揚先抑的手法,在開頭,處處鋪排人物身上種種不好,比如,外貌上長得“濃眉凹目,絡(luò)腮胡子,看上去挺嚇人的”;個性上“大大咧咧的”“他非常愛吃肉”等等,表達了作者對他的厭惡之情。與后文寫他的善舉形成對比,從而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
二
有一天傍晚,男孩在放學回家的路上,聽到一個女人在喊“救命”,他順著喊聲跑了過去:一個女人遇到了劫匪,而那個劫匪手里還拿著一把刀。他下意識地從路邊拿起一根棍子,擋住那個劫匪的去路,讓那個劫匪交出女人的皮包。劫匪打量著他,看他不過是個初出茅廬的孩子,不禁怒不可遏地吼道:“滾開,不然老子捅了你?!彼男睦锏谝淮斡辛藨峙?,但他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劫匪從自己的眼皮底下溜之大吉,那樣他的一生都會留下陰影,因為他是行俠仗義的“佐羅”!他咬了咬牙,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不肯讓路。劫匪被惹急了,拿著刀子沖了過來。讓他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只見一個黑影以閃電般的速度沖了過來,把那個劫匪撞翻在地,劫匪還沒有反應(yīng)過來是怎么回事,刀子已經(jīng)被奪了下來,并架到了劫匪的脖子上。呆愣在那里的男孩忽然聽到那人喊:“兒,快過來幫忙。”并讓那個女人馬上報警。這時他才看清,這個英勇無比的人,竟然是他的父親。原來,父親看他回家晚了,有些擔心,就順著這條路來迎他,沒想到來得正及時,不然后果不堪設(shè)想。
警察們有些不敢相信地看了看他們,想不明白眼前這個1.45米的人是怎么制伏這個彪形大漢的。父親說,不管那么多了,我怕他拿著刀子傷到我的孩子,所以就拼了命。
劫匪被警察帶走了,父親卻一屁股坐到地上,早已嚇出了一身冷汗,卻不忘沖著警察打著勝利的手勢,憨憨地笑著。他看到父親嘴角流出很多血,他撲了過去,跪在那里幫他擦干,他第一次那么心疼爸爸,也是第一次感受到父親的勇敢。
——朱成玉《1.45米的佐羅》
閱讀心得
本文在前面鋪排了爸爸的種種缺點,長得矮,性格膽小,之后通過一定的文字進行了過渡,對父親的態(tài)度有所改觀。再到這里,作者寫到那么矮那么膽小的父親為了自己,不顧危險,把一個“彪形大漢”制服的事,將作者對父親的敬仰之情充分地表達了出來。
欲揚先抑的手法,顧名思義就是在寫人物的時候,先暫且不寫人物身上令人贊賞的品質(zhì),不寫人物身上動人的特點;而是先去寫這個人物身上不好的一面,用以突出人物的美好品質(zhì),從而收到深入人心的效果,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但這種方法在運用的時候,一定要掌握好技巧,避免弄巧成拙:
一是前面鋪排的人物不好的一面,是指這個人物外貌上的、個性上的一些不好的印象,而不能去寫人物內(nèi)心和精神上的缺點,否則,后面的“揚”便不正常了。
二是文中在準備“揚”的時候,要注意寫一段過渡的文字,讓“揚”平穩(wěn)進行。
三是“揚”的部分里,要有一件足夠讓作者動情的事發(fā)生。這種感動,必須要足以能完全壓過人物身上的那些不好的表現(xiàn)和給作者帶來的印象,這樣才能讓人物充分地“揚”起來,突出人物的內(nèi)心品質(zhì)。
四是要注意,“揚”雖然是“揚”人物內(nèi)心精神的方面,但是人物外在不好的表現(xiàn),還是存在的,不會因為他的“揚”而使“抑”的方面就徹底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