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3月24日,以陪都重慶為首,大后方幾乎所有尚未淪陷的省份,都舉行了莊嚴肅穆的公祭儀式;國內幾乎所有大報,無論何黨何派,都發(fā)表了悼念他的挽聯(lián)、悼詞與評論,人們用的最多的兩個詞分別是:“楷?!焙屯耆恕薄2淘嗟慕^無僅有,不僅在于他憑借一己之力,締造了中國大學應有的模樣和精神;更在于他以一己之力,樹立了一個老大帝國向現(xiàn)代文明轉變進程中所當有的人格典范。
開篇“不可視蔡元培為一書生,當視為十萬雄師”
提起蔡元培,世人都會想起他扮演過的一個重要角色:北京大學校長。北大之所以成為國人心目中向往的大學,實始于蔡元培。是他一于塑造了北大精神,稱他為“北大之父”并不為過。
1916年至1927年,蔡元培擔任北大校長期間,革新北大,使之成為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的搖籃。
當年的北大,有三只著名的“兔子”——蔡元培、陳獨秀、胡適,三人都屬兔,彼此之間相差12歲,被人稱為“兔子黨”。然而,“所有陳(獨秀)胡(適)以及各位先生任何一人的工作,蔡先生皆未必能作,然他們諸位若沒有蔡先生,卻不能聚攏在北大,更不得機會發(fā)抒……這畢竟是蔡先生獨有的偉大,從而近二三十年中國新機運亦就不能不說蔡先生實開之了?!保菏檎Z)
1919年二三月間,林紓等守舊派人士向北大和蔡元培發(fā)難,斥責他們“毀圣滅倫”。守舊派人士一再造輿論,致使北洋政府的首腦們向蔡元培施壓,乃至傳出要蔡元培辭退陳獨秀、管教胡適等人的聲音。蔡元培忍無可忍:“北京大學一切的事都在我蔡元培一人身上,與這些人毫不相干。”字字擲地有聲。
“五四運動”爆發(fā)后,愛國學生被捕,蔡元培邀集北京13所大專院校的校長在北大開會,并當場表示:為使學生出監(jiān)獄,他愿意“以一人抵罪”。
“有益于國家”,是蔡元培一生所有行為的出發(fā)點。
他是中國第一代學貫中西的學者之一,年輕時科考順利,曾官至晚清翰林,卻在仕途通達之時拉起了革命的大旗。自唐代迄于清代,1200多年問科舉制度下產生的翰林何其多,但主動參加革命黨,去“革”給予自己身份、名位的封建秩序之命的,除了蔡元培,再也數(shù)不出第二人。
他是一頭真虎。從辛亥革命到國民大革命,無論是袁世凱、北洋軍閥統(tǒng)治還是蔣介石統(tǒng)治,他始終屹立不倒?!拔逅倪\動”后,北京軍閥與安福系軍閥開秘密會議,商討對付蔡元培之策,謂“不可視蔡元培為一書生,當視為十萬雄師,吾人不可以不以全副武裝對付”。
他是國民黨“黨國四大元老”之一,但毛澤東相信他的人品。1936年9月,毛澤東親筆致函他,希望他促成國共兩黨合作,實現(xiàn)全民抗戰(zhàn):“共產黨創(chuàng)議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國人皆日可行,知先生亦必日可行。”
此前,蔡元培曾當面勸汪精衛(wèi)改變親日立場,表明嚴正態(tài)度:“關于中日的事情,我們應該堅定,應該以大無畏的精神抵抗,只要我們抵抗,中國一定有出路?!痹捨凑f完,飯桌上大家看到這樣一幕:激動的蔡元培眼淚奪眶而出,滴到了酒杯中,他旋即端起摻著淚水的酒杯,一飲而盡。舉座之人見此情景,無不動容,汪精衛(wèi)如坐針氈,一時竟不知說什么好,尷尬之余只好顧左右而言他。
長期以來,海峽兩岸均無爭議的歷史人物,大約只有兩個:一個是孫中山,一個是蔡元培。1940年,蔡元培在香港去世時,國共兩黨一致給予其高度評價。國民黨的《中央日報》推他為“萬流景仰,高年碩學”;共產黨的《新華日報》則稱他是“學界泰斗,人世楷?!薄!?/p>
晚清翰林造反 “縱觀晚清數(shù)十年問,以名翰林而毅然拋棄前程、背叛本階級、投身推翻清朝的革命,以后又能畢生堅持愛國事業(yè)的,僅蔡元培一人而己。”北大學者張寄謙曾如此評價蔡元培。26歲成為翰林院編修,前途可謂一片光明
著名學者毛子水在《對于蔡元培的一些回憶》中講到一件趣事:某次,北大名流雅集,錢玄同冒失地問道?蔡先生,前清考翰林,都要字寫得很好的才能考中,先生的字寫得這樣蹩腳,怎樣能夠考得翰林?”蔡元培不慌不忙,笑嘻嘻地回答說:"我也不知道,大概那時正風行黃山谷字體的緣故吧!”黃山谷即北宋文學家和書法家黃庭堅,他的字體不循常軌,張揚個性,以剛勁奇崛著稱。蔡元培的急中生智既見出他的涵養(yǎng),也見出他的幽默,滿座聞之,皆忍俊不禁。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出生于浙江紹興。這個地方還走出了周恩來、魯迅、朱自清、秋瑾、馬寅初、竺可楨、錢三強等為近代中國作出過杰出貢獻的歷史名人。
蔡元培乳名阿培,進私塾后取名元培,字鶴卿。后來他自號民友”,意為人民的朋友。再后來,他認為自己本來就是老百姓中的一員,怎么能叫民友”呢?遂改為孑民”,意為遺留下來的老百姓”,典出《詩經》?周余黎民,靡有孑遺?!彼暶h播之后,人們都很尊重他,就稱他為孑民先生”。
蔡元培的父親早逝,母親由于長期勞累,積勞成疾,在蔡元培19歲那年病倒了。盡管服用很多藥,卻一直不見好。有一天,蔡元培聽說割臂膀上的一塊肉入藥,可醫(yī)好母親的病。于是他偷偷用小刀割下一片肉,入藥煎煮,讓母親服下。蔡元培的三弟聽了,也偷偷效仿哥哥割肉救母。可蔡母最后還是走了。蔡元培為了報答母親的生養(yǎng)之恩,更加刻苦學習。有多刻苦呢?樓上讀書,樓下起火渾然不知:夏天讀書蚊子多,就找個空壇子,把腳伸進壇子里。
從16歲到26歲的11年間,蔡元培走完了科考入仕的整個過程:1884年考中秀才.1889年考中舉人.1890年成為貢士,1892年考中進士,被欽點為清朝最高學府翰林院的庶吉士。1894年,他被提升為翰林院編修清中葉以降,殿閣大學士、總督、巡撫、軍機大臣等朝廷要職大多系翰林出身)。這一年,他只有26歲,受到戶部尚書翁同穌的贊賞,前途可謂一片光明。然而,他卻選了另外一條路。
蔡元培進入翰林院不久,“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聞知戰(zhàn)敗的消息,蔡元培悲憤交加,與文廷式、徐世昌、張騫等朝中憂國之士一起,聯(lián)名向皇帝上奏,針砭時弊,出謀劃策。然而《馬關條約》還是簽訂了。在極度的憤懣和失望之下,1895年秋,蔡元培向上司乞假歸鄉(xiāng)一年。1897年,又發(fā)生了德國派兵強占膠州灣的事件。蔡元培氣憤地說,當朝不自強而恃人,開門揖盜,真無策之尤也”。
這一時期,蔡元培以極大的熱情去閱讀新式書籍。他后來寫道:”丁戊之間,乃治哲學。侯官瀏陽,為吾先覺。”接下來,1898年戊戌六君子”的死極大地震撼了蔡元培,他再也沒有心思在北京做官了。
成為同盟會和光復會的雙料會員
歸鄉(xiāng)后,蔡元培到一所中西學堂當校長。任教沒多久,他就與葉浩吾、蔣觀云等同志在上海發(fā)起成立了“中國教育會”“愛國女學”“愛國學社”。這些組織成了蔡元培革命工作最好的掩護,他在《我在教育界的經驗》一文中有這樣一段話:
自三十六歲(指虛歲)以后,我已決意參加革命工作。覺得革命只有兩(種)途(徑):一是暴動,一是暗殺。在愛國學社中竭力助成軍事訓練,算是預備下暴力的種子;又以暗殺于女子更為相宜,于愛國女學,預備下暗殺的種子。
1904年,楊篤生等東京留口學生秘密成立暗殺團,打算從暗殺下于,行刺清廷的實際掌權人慈禧太后。暗殺團成員何海樵回上?;顒樱榻B蔡元培入團。蔡元培認為,暗殺需要自制方便、秘密、快速而且容易偽裝隱蔽的武器,他決心研制化學毒藥,并將愛國女校的化學教師鐘憲鬯、俞子夷介紹進暗殺團。在加入暗殺團時,舉行了類似會黨的“歃血為盟”的莊嚴儀式。據(jù)蔡元培敘述:“開會時,設黃帝位,寫誓言若干紙,如人數(shù),各簽名每紙上,宰一雞瀝血于紙,跪而宣誓,并和雞血于酒而飲之。其誓言則每人各藏一紙。乃教授制炸藥法,若干日而畢?!?/p>
俞子夷后來回憶說:
蔡師囑工友弄來一貓,強令其服,只幾滴,貓即中毒死。蔡師認為液體毒藥,使用不便,易被人發(fā)覺,必須改制固體粉末。于是向口本郵購了一批藥物學、生物學、法醫(yī)學等書,從事研究,但無大進展,而研究的對象,不久即轉向炸藥。試制炸藥有個秘密組織,人數(shù)不多,地點在冷僻的弄里,臨近全是貼召租的空屋。
陳獨秀說:“我由安徽一到上海便加入了這個組織。住上海月余,天天從楊生、鐘憲鬯試驗炸藥。這時孑民先生也常常來試驗室練習,聚談?!?/p>
同時,蔡元培在愛國女校注重向學生傳播革命思想,埋下革命的種子,因為他認為女子去實行暗殺比男子隱蔽。為避女學堂中有男人出入之嫌,還在門幾貼一“假期音樂研究會”的紙條作掩護。此時,陶成章等在學校還研究催眠術,蔡元培對此頗感興趣,原因是據(jù)說催眠術也可用作暗殺。
1904年底,蔡元培聯(lián)絡江浙一帶的同志,一起成立了中國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反清革命組織——光復會,蔡元培被推舉為會長。光復會是辛亥革命時期中國的三大革命組織之一(其他兩個是同盟會、華興會)。入會儀式上,蔡元培胸前佩戴一個金牌徽章,中間用篆文刻了一個“復”字。他舉于念入會誓詞:“光復漢族,還我河山,以身許國,功成身退!”一時間,蔡元培成為中國東南地區(qū)革命活動的核心人物,經他介紹入會的有黃炎培、秋瑾、柳亞子、劉師培、馬宗漢等著名革命人士。
1905年,孫中山、黃興等人在日本成立同盟會,比光復會的成立晚了一年。鑒于蔡元培的聲望和影響力,同盟會成立后,任命蔡元培為上海分會會長。蔡元培成為同盟會和光復會的雙料會員。
大兒子病死,他仍在外為革命活動籌款
那幾年,蔡元培還積極制造社會變革的輿論。為籌措辦報以及其他革命活動的經費,一天,他啟程前往南京籌款。當來到碼頭正準備上船時,忽然傳來消息:他的大兒子在家中病死了。蔡元培強忍內心的悲傷,毅然登船向南京進發(fā),三天后如愿借得6000元而歸。
辦《警鐘日報》的時候,蔡元培不僅剪掉了辮子,也不再穿舊式的長袍馬褂,而改穿新式的中山裝,外套一件藍色棉大衣。上海的冬天非常寒冷,編輯室里又大又空,也沒有火爐。蔡元培的右于因凍瘡潰裂,腫得像個大饅頭,他只好在右于上套一個半截露指的手套,左手放在大衣口袋,一邊發(fā)抖、一邊給報紙寫文章。蔡元培每天晚上必須趕在出版之前寫兩篇報紙評論,一篇是文言的,一篇是白話的。
對于編輯所的印刷、發(fā)行乃至于辦公人員的伙食等開銷,蔡元培都得操心。到了過年時,蔡元培發(fā)現(xiàn)編輯所里的賬上一分錢都沒剩,只好向人借了一串珠子讓同事拿到典當鋪去抵押換錢。結果,典當鋪的老板說珠子是假的,只能當一元錢,讓蔡元培大失所望。這樣一來,大家也就只好不過年了。
最讓蔡元培著急的還是報紙的銷路和影響力。為多賣報紙,他讓一位工人老鄉(xiāng)背著一而旗子,上而寫著愛國標語,或畫上愛國漫畫,然后于里敲著一面小鑼,帶著報紙到街上叫賣。這種新奇的促銷于段倒也有效,每天居然比平日里多賣出一兩百份報紙。蔡元培非常高興,用家鄉(xiāng)話夸這位工人“真弗錯氣”(真不簡單的意思)。 “救國必以學,世界學術德為尊,吾將求學于德。”1907年4月,蔡元培隨清政府駐德公使孫寶琦赴德國,開始了他的首次歐洲之行。
民國宦海沉浮
從辛亥革命到國民大革命,從袁世凱到蔣介石,政權更迭,但蔡元培始終屹立不倒,為各方勢力所推崇。朱熹曾說,“真虎乃有風”。蔡元培無疑是一頭真虎,其風范垂之后世,令人景仰。袁世凱“代四萬萬人堅留總長”,“元培亦對四萬萬人之代表而辭職”
武昌起義后不久,滬軍都督陳其美向蔡元培發(fā)電報,敦促其回國。1911年11月28日,蔡元培抵達上海。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tǒng)。他在組建政府部門的時候,準備任命蔡元培當教育總長。蔡元培不愿意,他到南京后,見孫先生,面辭,不見許”。誰也想不到,蔡元培上任后的第一課,居然是被派去北方和袁世凱周旋。
1912年2月13日,孫中山辭去大總統(tǒng)職務。15日,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蔡元培被委任為“迎袁專使”,和魏宸組、宋教仁等人赴北京請袁世凱到南京就職。這不是一個風光的差使,蔡元培自己也知道,“此行人人知不能達成目的”。朋友們紛紛勸他辭去這個任務,但“我不去,總須有人去,畏難推諉,殊不成話”。
果不其然,蔡元培一到北京,就有很多所謂的人民團體”找上門來“請愿”,說首都不能南遷、袁世凱不能離開北京……不久,在北京的一些官兵“真的”發(fā)生了“兵變”,一時間滿城風雨。
眼見著袁世凱耍各種于段,蔡元培為“謀全國精神上之統(tǒng)一”,只能作出讓步,代表南方革命黨人允準袁世凱在北京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完成這件事之后,蔡元培一心投入到教育事業(yè)當中。
不料,袁世凱玩弄政治,肆意違反臨時約法,蔡元培憤怒難當,最終向袁世凱提出辭職。袁世凱希望借助蔡元培的社會聲望,對蔡元培說:“我代四萬萬人堅留總長?!?/p>
蔡元培則回答:“元培亦對四萬萬人之代表而辭職?!?/p>
對于袁世凱的步步緊逼,到了1913年7月,國民黨被迫反擊,武裝討袁的“二次革命”爆發(fā)。帶著深深的失望與自責,蔡元培再次踏上了出洋游學之路。一直到袁世凱死后,他才回國,出任了北京大學校長。
看錯了蔣介石,私下里參與策劃倒蔣活動
1923年7月20日,蔡元培偕夫人周峻、女兒威廉、兒子柏齡再度赴歐游學,直至1926年回國,辭去北大校長一職?;厣虾5牡诙?,蔡元培就公開向報界發(fā)表談話,聲明矯除利用軍閥之心理”,支持北伐。
為配合北伐,蔡元培和褚輔成、沈鈞儒、黃炎培等人一起積極策動江蘇、浙江,安徽三省自治,以抵御這一區(qū)域的直系軍閥孫傳芳的勢力,蔡元培被選為三省聯(lián)合會的委員。此外,他還積極參與國民黨人籌組浙江省臨時政府的活動。當北伐軍打下杭州后,他轉赴杭州,還寫信給蔣介石說,雖然自己對政治問題毫無經驗,但兩奉于書,并委任狀,承委以浙江政治會議委員及政委委員職,并于張靜江先生回浙以前,代理政治會議主席,為國為黨,義不容辭”。
1927年4月18日,南京國民政府成立,蔡元培作為國民黨中央監(jiān)察委員會代表,發(fā)表了演說。這個時候,蔡元培從維護國民黨大局出發(fā),基本上繼續(xù)站在國民黨新右派一邊,擁蔣反共。
然而,空前慘烈的“清黨”大捕殺,讓蔡元培對蔣介石等人十分不滿。當他得知浙江清黨委員會槍殺20余名共產黨員時,很是痛心疾首,提出了嚴厲的批評:“我們不能隨便殺人!昨天那樣辦,太荒唐!太草率!太不好了!此后必須謹慎注意?!睘榱ψ铻E殺,他還寫下《追懷不嗜殺人的總理》一文,追憶孫中山“不嗜殺人”。但這不足以約束蔣介石等一干國民黨頑固派的行為。在此情況下,蔡元培親自出面營救了很多可能遭捕殺的共產黨人和革命青年,如朱權宜、史良、鄭觀松等。
1928年6月,在國民黨大學院委員會會議上,蔡元培而對國民黨政客的爭權奪利,憤然辭去才當了幾個月的大學院院長一職,以示抗議。9月,蔡元培發(fā)表《三民主義的中和性》一文,警告國民黨當局要謹防出現(xiàn)法西斯主義。10月8日,國民黨中常會推蔡元培為國民政府委員并兼任檢察院院長時,他感到這是國民黨內部斗爭的需要,因此不愿意去趟這趟渾水。他私下里對胡適說?這時候哪有監(jiān)察的事可做?”
1931年,國民黨早期領導人胡漢明被蔣介石軟禁,引發(fā)國民黨內反蔣各派聯(lián)合,在廣州另組國民政府,形成了“寧粵對抗”。蔡元培被蔣介石派去廣東調解。據(jù)寧粵談判會議秘書程滄波回憶:
蔡先生當時做主席,盡管李文范在那里跳,伍朝樞冷嘲熱調地罵,他坐在席上絲毫不動……寧粵相爭,盡管鬧得滿天星斗,但蔡先生處之泰然。這一段期間,我跟蔡先生接觸很多,不但白天有接觸,晚上也常到他那里。他很少談和談的事,也不談現(xiàn)實的問題,他很超然,眼光看得很遠,仍然是談教育、談思想、談文化。
在私下里,蔡元培與國民黨內反蔣的鄧演達、陳銘樞來往,參與策劃倒蔣活動。他們商定,看準時機在軍事上占領閩粵一帶,然后由蔡元培領銜發(fā)表對時局的宣言,呼吁和平、停止內戰(zhàn)、一致對外。陳樞銘后來回憶:“其時,我認為蔡元培有政治威望,擇生(即鄧演達)有群眾基礎,我有軍事力量,我們三人合作計劃實現(xiàn),定可另開一新局面?!?/p>
“值茲國難,傷痛己極”
“九一八”事變爆發(fā)后,舉國震驚。為了避免國內政治分裂,使外敵有隙可乘,蔡元培遂放棄原計劃,決定調和矛盾,以圖一致對外。
當年12月15日,蔡元培在接見南京國民黨中央黨部請愿抗日的北平學生時,混亂中被激憤的學生打傷。他不僅不計較,反而說:“值茲國難,吾人精神上受日本帝國主義者侵略,傷痛已極!尚復何所怨尤?……對學生救國之軌內行為,純潔熱誠,仍愿政府與社會加以愛護?!?/p>
1932年12月13日,駐北平的國民黨憲兵三團秘密逮捕了北大、北師大教授許德珩。14日,各報發(fā)消息,真相大白。蔡元培再也坐不住了。17日,他和宋慶齡、楊杏佛等人以“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籌備委員會的名義,發(fā)表致蔣介石、行政院代理院長宋子文、平津衛(wèi)戍司令于學忠的代電,其中質問:“學生許德珩等多人,至今未釋,摧殘法治,蹂躪民權,莫此為甚?”
同年12月30日,蔡元培在上海華安大廈主持召開記者招待會,宣告“中國民權保障同盟”正式成立,宋慶齡任主席,蔡元培任副主席,楊杏佛任總干事。蔡元培表示,盡管處于國難時期,但人民也要人權!
1933年1月,江蘇《江聲日報》編輯劉煜生被國民黨江蘇省政府主席顧祝同依“危害民國緊急治罪法”下令拘押、殺害。蔡元培在上海華安大廈召開民權保障同盟新聞發(fā)布會,譴責這種蹂躪人權、破壞法紀之黑暗暴行”,要求嚴懲顧祝同。3月至5月間,他又為營救被國民黨特務逮捕或綁架的羅登賢、廖承志、陳賡、丁玲、潘梓年等人積極奔走……蔡元培以國民黨元老和中央監(jiān)察委員的身份,卻在一系列事件中,處處與國民黨的政治舉措唱對臺戲,南京國民黨當局一部分主政者極為惱火,遂對其發(fā)出了警告,甚至是恐嚇和威脅。
1933年6月18日,楊杏佛在上海亞爾培路被設伏的特務槍殺。公祭儀式那天,魯迅也去了,他說:“今天蔡先生是去的,他很悲哀……打死楊杏佛,原是對孫夫人和蔡先生的警告,但他們兩人是堅決的?!?/p>
校長的四堂課
美國哲學家杜威說:“以一個校長身份,能領導一所大學,對一個民族和一個時代起到轉折作用的,除蔡元培以外,找不出第二個人?!睂嶋H上,蔡元培主政北大,并非他第一次當校長。第一堂課:幾乎把舊派人士們全給惹惱了
1898年,蔡元培被推薦為紹興一所新成立的中西學堂的校長。這是他第一次當校長,躊躇滿志,聘任新教員,修訂新章程,還把政府嚴厲查禁的《強學報》《時務報》《國聞報》拿來給學生看,學堂內一時嘩然。曾在該學堂讀過書的蔣夢麟后來回憶:
蔡先生年輕時鋒芒很露。他在紹興中西學堂當校長時,有一天晚上參加一個宴會,酒過三巡之后,他推杯而起,高聲批評康有為、梁啟超維新運動的不徹底,因為他們主張保存滿清皇室來領導維新。說到激烈時,他高舉右臂大喊道:“我蔡元培可不這樣。除非你推翻滿清,否則任何改革都不可能!”
時間一長,由于思想前衛(wèi),蔡元培幾乎把舊派人士們全給惹惱了。
1900年,蔡元培的原配夫人王昭病逝之后,說媒的各路人紛至沓來。蔡元培一一客氣地回絕,然后大筆一揮,拋出擇偶五項原則:“一、女子須不纏足:二、須識字者;三、男子不娶妾;四、男死后,女子可改嫁;五、夫婦如不合,可離婚?!毕⒁怀?,石破天驚。舊派人士嚇壞了,甚至認為蔡元培“人品不端”。
其中,舊派教員薛炳、任秋田特別不服,請學堂的督辦徐樹蘭干涉。徐樹蘭一聽,急了,將“正人心”的上諭送來,讓蔡元培掛在學堂上,每天對著看幾遍,好好“改造思想”。蔡元培不樂意,提出辭職。徐樹蘭以為蔡元培在嚇唬他,可蔡元培憤而離去,頭也不回,到另一所新式學校——南洋公學執(zhí)教。中國歷史上的很多著名人物,如邵力子、謝無量、李叔同、黃炎培等,都是蔡元培這個時期教過的學生。
教育家馬相伯回憶,1901年蔡元培擔任南洋公學特班總教習期間,曾與張元濟、汪康年一道拜他為師,學習拉丁文。每天早晨,蔡元培從徐家匯步行四五里路到土山灣馬相伯家上課。由于求學心切,頭一次,蔡元培去得太早,5點多鐘,天邊剛有一絲曙色,他在樓下低聲呼喚“相伯,相伯”。馬相伯感到驚奇,大清早的,誰來喊魂?打開窗子望去,來人是蔡元培。馬相伯名士派頭足,急忙搖于,對蔡元培說:“太早了,太早了,八九點鐘再來吧!”雖然有點兒敗興,蔡元培并沒有感到不悅,三個鐘頭后,他又回來了。這一年,蔡元培33歲,仍有程門立雪的虔誠勁頭。
第二堂課:讓魯迅覺得中國將來很有希望”
民國初創(chuàng),可謂無鈸無糧。蔡元培任教育總長,他問過孫中山,教育部在何處辦公,結果孫中山答以“此須汝自行尋覓,我不能管也”。蔡元培奔走兩天,毫無結果。后來,時任江蘇都督府內務司長的馬相伯借給蔡元培內務司辦公樓的三間屋子,蔡元培的教育部這才開了張。
有一天,總統(tǒng)府通知去領教育部的辦公大印,教育部人手少,連跑腿的雜役也派不出,蔡元培也不管什么身份,自己挾了塊白布,坐著人力車去總統(tǒng)府領了大印,用布包著帶回教育部。
這一切困難也擋不住蔡元培“創(chuàng)業(yè)”的熱情。
由于新政府建立,所有與新政府有關的人紛紛跑來,找關系托人情,想謀個一官半職。蔡元培北上迎袁期間,教育部次長景耀月代理部務,他私自開列了七八十人的名單,分別冠以司長、科長、秘書的職務,報請總統(tǒng)府頒發(fā)委任狀。名單上的人多和教育行當沒什么關系。蔡元培回來后,馬上發(fā)現(xiàn)了這一情況。他入情入理地做了一番工作之后,總統(tǒng)府又將這批委任狀退還了教育部。以致后來有人托胡漢民介紹進入教育部時,胡漢民抱怨地說,“別部則可,教育部不能”。
1912年4月26日,教育部接手原清廷的學部,蔡元培給部員們講了一番話:“前清辦學之種種靡費,其細情不外奢、縱二字……無已,惟有力行節(jié)儉,以為全國倡?!辟M用可以節(jié)省,人才不能節(jié)省。能給國家教育事業(yè)出力的人才,蔡元培千方百計延攬。魯迅、許壽裳等人就是在這一背景下進入教育部工作的,還有蔡元培往日的革命同志如蔣維喬、鐘觀光,留德同學如俞大純等。
有一個23歲的陌生青年王云五,給蔡元培寫了一封信,力陳如何辦好民國高等教育。蔡元培細閱之下,覺得信中的意見很中肯,于是力邀王云五到教育部兼職,兩人從此締結了近30年的深交。1940年蔡元培在香港逝世時,王云五是朋友中唯一隨侍病榻的送終者。
一天,蔡元培在報上看到《孔學商榷》一文,很是欣賞,一打聽,寫文章的人叫胡玉縉,是清末學部的部員,蔡元培也邀請他到教育部工作。
此外,蔡元培力邀非同盟會派系的共和黨人、教育家范源濂做了教育部次長。他兩次登門,誠懇地對范源濂說:“我請出一位異黨的次長,在國民黨里并不是沒有反對的意見:但是我為了公忠體國,使教育部有全國代表性,是不管這種反對意見的……我之敢于向您提出這個請求,是相信您會看重國家的利益超過了黨派的利益和個人的得失以上的。”范源濂被打動,接受了邀請。
當時教育部里曾發(fā)生過一次有趣的爭論。范源濂認為:小學沒辦好,怎么能有好中學?中學沒辦好,怎么能有好大學?所以當前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先整頓小學。蔡元培則認為:沒有好大學,中學師資從哪里來?沒有好中學,小學師資從哪里來?所以當前教育的重中之重是要整頓大學。幾番辯難之后,兩人協(xié)調了意見:從小學、中學到大學,教育部都須費大力氣、下大工夫去整頓。
1912年1月19日,蔡元培以教育部的名義,頒布了兩個重要法令《普通教育暫行辦法》和《普通教育暫行課程標準》。他主持制定了中國第一個西方化的新學制,史稱《壬子癸丑學制》,頒布到全國各地教育機構施行。他還是中國提出“美育”的第一人,在《以美育代替宗教說》一文中說:“純粹之美育,所以陶養(yǎng)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純潔之習慣,而使人之我見,利己損人之私念,以漸消沮者也?!?/p>
蔡元培主政時期的民國教育部,上下融洽,全無暮氣,“部里的人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討論很多,卻沒有久懸不決的事……所以期問很短,辦的事很多”,乃至于魯迅后來曾說出說起民元的事來……當時我也在南京教育部,覺得中國將來很有希望”這樣的話來。
第三堂課:改造北大
1916年袁世凱死后,蔡元培從海外歸來,準備就任北大校長。他風塵仆仆,到上海后,有朋友勸他不要率爾銜命:北大腐敗透頂,他若就職,恐怕整頓不力,清譽反受其累。但也有幾位朋友鼓勵蔡元培放手一搏,給中國教育開創(chuàng)前所未有的新局。蔡元培選擇銳意進取,改造北大。
北大的前身是京師大學堂,與其稱之為大學,還不如稱之為官僚養(yǎng)成所?;顒幽芰姷膶W生,上乘的做法是獵官,下乘的做法是鉆營。歪風邪氣很盛,唯獨研究學問的風氣蕩然無存。
蔡元培迅即發(fā)出呼吁:“大學生當以研究學術為天職,不當以大學為升官發(fā)財之階梯?!彼f:“自今以后,須負極重大之責任,使大學為全國文化之中心,立千百年之大計?!睘槌C正學風,蔡元培發(fā)起組織進德會,發(fā)表《進德會旨趣書》,會員必須恪守不嫖、不賭、不納妾等戒條;設立評議會,實行教授治校;組織各類學會、研究會,如新聞學會、戲劇討論會等,使學生養(yǎng)成研究的興趣;助成消費公社、學生銀行、平民學校、平民講演團與《新潮》等雜志。
蔡元培還鼓勵學生組建自己的社團,比如傅斯年和羅家倫組織了新潮社、許德珩和其他學生組織了國民社,這兩個社團當時都非常有影響力。還有其他許多社團,比如毛澤東在北大參加過的新聞研究會。這些社團都得到了蔡元培的支持。當時北大的經費并不充裕,一個月全部的經費預算是4萬元錢,但他光是給新潮社辦雜志就要拿出2000元錢。
當時,學生許德珩交不起學費,去找蔡元培,蔡元培給他介紹工作;青年毛澤東到北京工讀時,很窮,蔡元培接到介紹信后,寫信給李大釗,請他在圖書館為毛澤東安排一職。工資不低,每月8元錢……
蔡元培對北大的改造,起到了春風化雨的效果。
有一次,校方在大禮堂舉行一場音樂會。到了晚上8時,音樂會將要開幕時,禮堂的秩序發(fā)生了混亂,原因是一部分座位被無票的學生占領了。蔡元培也在場,他走到臺上,對大家說:“這次音樂傳習所第一次公開演奏,在廣大的場所中因為收不住音,仿佛是不甚相宜,所以定在這個禮堂中演奏,不能普遍的發(fā)給入門券,是因為會場小的緣故……我勸沒有入門券而進會場的一律退出……愛好音樂的諸位,如果愿意聽,我請音樂傳習所的諸同人再為諸位演奏一次,不但一次,以后也可以常常演奏……”
據(jù)當時在場的一位北大校友多年后回憶:“蔡先生說完這些話之后站在臺上,只聽見臺下一陣鼓掌聲,一百多位沒有持券的人都站了起來,依著次序陸續(xù)地出去,大家靜悄悄的。蔡先生還站在臺上,含著微笑點首……音樂演奏會還是按時開幕。我鼻子一酸,含在眼眶里的淚跟著蔡先生的微笑一齊出來,我不知道巍然在我眼前的是高山呢還是大海。”
后來蔡元培以北大校長的身份赴歐美參觀調查,每到一處,中國留學生們都組團”去碼頭迎接。據(jù)當年參與過接待的馮友蘭回憶:在哥倫比亞大學,中國留學生們?yōu)樗_了一個歡迎會,會場座無虛席。蔡元培一進門,在座的人“呼”的一聲都站起來了,動作齊整劃一,好像是聽到了幾令一般地不約而同。一個學者驚呼:“我算是真佩服蔡先生了。北大的同學都很高傲,怎么到了蔡先生而前,都成了小學生了?”
會上,蔡元培發(fā)言,講了一個故事:一個人得到了神仙的法術,能點石成金。他對朋友說,我能點石成金,你要多少金子,我都點給你。朋友說,我不要金子,我要你那根手指頭。全場哄然大笑。蔡元培于是說:“諸位同學到國外留學,學一門專門知識,這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要得到那根手指頭,那就是科學方法。你們掌握了科學方法,將來回國后,無論在什么條件下,都可以對中國作出貢獻?!彼囊环?,打動了在座的每一個人。
50歲的老校長搖身一變成了“拼命三郎”
蔡元培能在北大取得成功,決非偶然。比如男女同校,他的做法是先讓女生旁聽,然后再行招收,并不向教育部明文通報,以免碰到釘子。他心明眼亮,早看準了教育部的規(guī)窟是他在教育總長任內制定的)并無禁止女生上大學的條款。那些反對者眼見木己成舟,社會輿論偏向于贊同男女同校,也就不吱聲了。
最巧妙的是,蔡元培引經據(jù)典,將自由、平等、博愛(他譯為“友愛”)這一法國大革命時代所標舉的公民道德綱領推演出中國式解釋:“自由者,‘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也,古者蓋謂之義;平等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也,古者蓋謂之恕;友愛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也,古者蓋謂之仁?!贝苏f一出,那些習慣訾議詆訶自由、平等、博愛的封建衛(wèi)道士茫然迷失標靶,只好收聲。
在北大,蔡元培的權威也曾受到過挑戰(zhàn)。
當年,北大學生不肯交納講義費,為此包圍紅樓。面對氣勢洶洶的數(shù)百名學生,蔡元培挺身而出,厲聲質問道:“你們鬧什么?”為首的學生講明來由:“沈士遠(北大庶務部主任)主張征收講義費,我們來找他理論!”蔡元培說:“收講義費是校務會議決定的,我是校長,有理由盡管對我說,與沈先生無關?!边@時,學生中有人惡語相向?你倚老賣老!”蔡元培毫無懼色,揮拳作勢,公開叫陣:“我是從明槍暗箭中歷練出來的,你們若有手槍炸彈,只管拿來對付我。在維持校規(guī)的大前提下,我跟你們決斗!”當時,觀者如堵,聽聞先生此言,無不面面相覷。
50歲的老校長搖身一變成了“拼命三郎”,大家都傻了眼。蔡元培的可畏之處在此,可敬之處在此,可愛之處也在此。學生自覺理虧,敵意受此激蕩,霍然消解。大家哪兒來哪兒去,講義費呢?當然照繳不誤。
蔡元培向來溫和爾雅,是謙謙君子,所以很多人誤以為他是好好先生”,“殊不知他‘外柔內剛’,有‘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的風格’(羅家倫語);“一遇大事,則剛強之性立見,發(fā)言作文,不肯茍同’(蔣夢麟語);“于其所不好者,絕不假詞色。其行至方,語至直,從不阿合于人”(黃炎培語):“在公義一方面,是特立不屈、勇往直前、絲毫不退、莫不假借的斗士”(任鴻雋語)。
據(jù)林語堂記蔡孑民先生》一文所述:當年他在清華教書,有事去北大見蔡元培:“最使我觸目的,是北大校長候客室當中玻璃架內,陳列一些炸彈,手榴彈!我心里想,此人未可以外貌求之,還是個蘧伯玉吧”。蘧伯玉是春秋時期衛(wèi)國的頭號大賢人,孔子的好友,最為人稱道的就是“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知過就改,精進不休。
中國有多少黨派,北大就有多少學派
蔡元培決意改造北大,并非推倒重來,凡飽學鴻儒皆得以保留教職,更在國內延聘名師,“英雄不問出處”。
當時,他看到梁漱溟的一篇文章,十分欣賞,于是決定聘其做北大印度哲學講席,梁漱溟辭以對印度哲學實無所知。蔡元培說:“你不要當足老師來教人,你當是來合作研究,來學習好了?!庇谑牵瑳]有學歷、曾報考北大沒被錄取、時年僅24歲的梁漱溟,被招入北大,成為講師。
聽聞《新青年》主編陳獨秀到了北京,住在一個旅館里,蔡元培登門拜訪,正式邀請陳獨秀做北大文科學長,但陳獨秀沒有答應。之后,蔡元培差不多天天都去拜訪陳獨秀,有時候去得早,陳獨秀還沒有起床,他就招呼茶房不要叫醒,只要給他一個凳子,坐在房門幾等候就行了。蔡元培比陳獨秀年長,他這樣誠意拳拳,陳獨秀只好答應了。和陳獨秀住在一起的安徽同鄉(xiāng)、出版家汪孟鄒回上海,將這些事講給侄兒汪原放等人聽,他們說:“這很像三顧茅廬哩!”
蔡元培為了讓教育部批準錄用陳獨秀,在提請教育部“派遣文科學長”的函件中附有陳獨秀的一條簡短“履歷”,上而寫著:“陳獨秀,安徽懷寧人,日本東京日本大學畢業(yè),曾任蕪湖安徽公學教務長……”但其實,除了前清秀才算是個正式文憑以外,陳獨秀并無“日本大學畢業(yè)”的證書,亦未擔任過安徽公學教務長。
至于不合格的教員,蔡元培堅決黜退。一名被黜退的英國教員,居然搬出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這尊“洋菩薩”來談判,蔡元培不肯妥協(xié)。事后,朱爾典怒氣沖沖地叫囂:“蔡元培是不要再做校長的了!”
蔡元培的改革理念和舉措,最令人稱道的便是“學術自由”和“兼容并包”。以黨見政見論,王寵惠信奉三民主義,李大釗、陳獨秀信奉共產主義,李石曾信奉無政府主義,辜鴻銘憧憬君主立憲;以文學派別論,胡適、錢玄同等人倡導新文學,劉師培、黃侃等人堅持舊文學;特別是“性博士”張競生,被封建衛(wèi)道士辱罵為“四大文妖”之一,也只有在蔡元培的保護傘下,他才不會被大眾的唾沫淹死……如果走進那個時代的北大,人們可能會有一種時空錯亂感:當時的校園里,有些教授如胡適,上課時總是西裝革履、洋派十足:而在他的隔壁一問教室上課的教授,如辜鴻銘,則是長袍馬褂、拖著長辮子,還手持旱煙袋,一個仆人在邊上伺候泡茶、抽煙。
由于蔡元培在用人上打破了資質限制,這時的北大教授平均年齡只有三十幾歲,其中不少只有二十六七歲,這在中外歷史上都是罕見的。當時有一種說法:中國有多少黨派,北大就有多少學派:北大有多少教授,校園里就有多少種學術觀點。
在北大,摩擦總還是有的,當年北大的“罵戰(zhàn)”至今仍廣為流傳。辜鴻銘對胡適很不買賬,認為胡適治哲學史,既不懂德文,又不懂拉丁文,簡直足畫虎成貓,誤人子弟。黃侃也瞧不起洋味十足的胡適,但他對章氏舊同門詆訶更多,罵他們曲學阿世。于是眾人暗地里戲稱蔡元培為世”,往校長室去竟被謔為“阿世去”。據(jù)當年聽課的王昆侖回憶:“教文字學的兩位老師,一位是新派錢玄同,一位是老派黃侃。我選的是錢玄同的課。一天,我正在課堂上聽錢老師的課,不料對而教室正在講課的黃侃大聲地罵起錢玄同來了。錢玄同)聽了也滿不在乎,照樣講課。后來,我既聽錢玄同的課,也聽黃侃的課,以便兩相比對。”
陳獨秀稱贊蔡元培:“這樣容納異己的雅量,尊重學術自由思想的卓見,在習于專制、好同惡異的東方人中實所罕有?!?/p>
“讀書不忘愛國,愛國不忘讀書”
蔡元培所發(fā)揮的作用,遠不僅僅是在組織方而。假若蔡元培不崇尚法國革命的精神,不主張學術自由,不倡導讀書不忘愛國”,“五四運動”就不會轟轟烈烈地開展。所以陳獨秀說:“五四運動,是中國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之必然的產物……可是蔡先生、適之和我,乃是當時在思想言論上負主要責任的人?!?/p>
1918年11月11日,德國戰(zhàn)敗的消息傳到北京,一時間,中國人沉浸在歡慶之中。蔡元培帶領學生們參加慶賀活動。他向教育部借來天安門露天講臺,組織北大教員向民眾演講,宣揚愛國主義。他還親自登臺,作了《黑暗與光明的消長》的演講。此后他又多次組織演講,甚至對于不參加的學生,“請本班同學自檢之,然后施以相當之懲戒”。胡適后來說,正是由于蔡元培的激情,使北大人人從那天起“就走上了干涉政治的路子,蔡先生帶著我們都不能脫離政治的努力了”。
1919年5月2日,蔡元培在北大飯廳召集學生班長和代表百余人開會,“講述了巴黎和會帝國主義互相勾結,犧牲中國主權的情況,指出這是國家存亡的關鍵時刻,號召大家奮起救國”。學生許德珩回憶,3日晚,北大召開全體學生大會,蔡元培不僅批準召開會議,而且為方便許德珩起草宣言,“立即批了條子,叫總務課給我一刀紙”。 “五四運動”中,北大學生成為先鋒和主力。僅5月4日當天,就有32名愛國學生被反動軍警逮捕入獄。蔡元培不顧反動當局燒北大房子,殺北大學生“大炮架在景山上,對準北大”“以三百萬金收買兇手刺殺蔡元培”等恐嚇,全力營救被捕學生。當天晚上,他就拜訪了與北洋政府關系密切的故交孫寶琦,為了說服孫寶琦,他坐在會客室,“從下午9時左右起,一直過了12時以后不走”。他還和北京其他12所大專院校的校長成立了校長團,負責與北洋政府交涉。蔡元培表示,為使學生出獄,他愿“以一人抵罪”。
北洋政府迫于各界壓力,不得不于5月7日將許德珩等32名被捕的愛國學生釋放。蔡元培和北京大學全體學生在紅樓迎接他們返校。許德珩后來回憶:“當我們出獄由同學們伴同走進沙灘廣場時,蔡先生那樣的沉毅而慈祥,他含著眼淚強作笑容,勉勵我們,安慰我們,給我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p>
5月8日,蔡元培以退為進,通電辭職。在他的辭職信中,他公開表明了對這場愛國民主運動的態(tài)度:“仆深信諸君,本月四日之舉,純出于愛國之熱誠。”實際上,這并不是蔡元培第一次辭北大校長一職。在任北大校長10年問,他曾7次辭職而未獲允準:
1917年7月3日,因張勛復辟而憤然辭職,離開北京,復辟鬧劇結束后才重回北大;
1918年5月21日,因反對中日一個軍事協(xié)定,第二次辭職;
1919年5月8日:五四運動”被捕學生被釋放后,蔡元培第三次辭職。學生們發(fā)起挽留蔡校長”運動,以致教育部新任命的校長無法到校,蔡元培于7月重返北大;
1919年12月31日,北京教職員們不滿當時的教育部,全體罷教,蔡元培第四次辭職;
1922年10月19日,因北大學生講義風波”而第五次辭職,由胡適調停得以解決;
1923年1月17日,為了抗議北洋政府行政干預司法而第六次辭職,總統(tǒng)黎元洪親自出而挽留,最后干預司法的時任教育總長彭允彝下臺:
1926年6月28日,從歐洲回國后第七次辭職,表示不再與北洋軍閥合作,仍沒有獲準,加上北大師生極力挽留,他又沒辭成。直到7月,東北軍閥張作霖取消北大,改為京師大學校,他的校長名義才被取消。
蔡元培對于抗議,有一個重要理論:不合作。從1916年12月以來,10年間,北洋政府的總統(tǒng)換了5人、臨時執(zhí)政1人、攝政2人,內閣總理換了30次,而蔡元培辭職7次,一直是北大校長。
蔡元培不在校期間,由蔣夢麟代理校務。蔣夢麟后來接任北大校長、領導北大17年。他說,自己只是按照蔡校長的既定方針辦校。 “五四運動”后,北大學生過分熱心甚至醉心于政治,蔡元培遂提出救國不忘讀書”的幾號,不贊成20歲以下的學生參與政治活動,以圖矯正政治壓倒學術的傾向,使北大學生知所警省。然而北大學生身上的政治標簽口益彰顯,最終走到了蔡元培愿望的反而,這是他始料不及,也是他無可奈何的。
無論如何,“五四”時代蔡元培領導的北大,成了中國學術界的重鎮(zhèn),也成了國共兩黨的人才基地。
第四堂課:“家祭勿忘”
蔡元培晚年辭去各職,專任中央研究院院長。中央研究院的創(chuàng)設,是蔡元培整頓北大之后進一步領導學術界向專門研究路途邁進的開始??箲?zhàn)前十年間,形成了民國以來學術研究的黃金時代,其培養(yǎng)人才、學術救國的夙愿得以稍稍實現(xiàn)。
1936年,蔡元培因年事已高、過度勞累,換上了嚴重的傷寒病,幾近病危,經醫(yī)生全力搶救,于1937年春才告痊愈。上海淪陷后,蔡元培到香港避難,于1937年11月29日抵港。
1940年2月,舊歷春節(jié)之前,蔡元培生活極度拮據(jù),向舊友王云五求助:王云五在2月11日(舊歷大年初四)請他在香港仔廬山酒店吃飯,并游覽淺水灣。想到日寇入侵,蔡元培十分惦念戰(zhàn)火中的故土,寫下詩句:“還我河山舊標語,可能實現(xiàn)在今年。”這時的蔡元培,還曾為友人之父寫下題照:“家祭勿忘?!币苍S他已經預感到自己不能看到抗戰(zhàn)勝利的那一天了。
3月3日,蔡元培在寓所不慎失足撲地,3月5日去世,終年73歲(虛歲)。他去世時,連棺材都買不起,所有喪葬費均由王云五支付。而他只留下了一句遺言:“科學救國,美育救國。”
蔡元培在香港病逝,引起全國各界人士的震驚和痛惜。國民黨中央海外部部長吳鐵城代表國民黨最高領袖蔣介石主祭,前往致祭的各界人士有300余人。同日,毛澤東和中共中央也分別發(fā)來唁電,毛澤東稱其學界泰斗,人世楷?!?,中共中央稱其“老成碩望”“勛勞卓著”。出殯之日,香港前往執(zhí)紼者竟達5000余人。在中國的西南大后方、西北的延安以及海外,各界人士舉行了隆重的紀念活動。周恩來贈送挽聯(lián):“從排滿到抗日戰(zhàn)爭,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從五四到人權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
(責編/陳小婷 責校/王文彩 來源/《蔡元培:是大師,是完人,也是一頭真虎》,王開林/文,《同舟共進》2010年第4期;《文人的骨氣和底氣》,王家聲著,世界知識出版社2011年6月第1版;《蔡元培傳》,李克、沈燕著,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15年I1月第1版《蔡元培傳》,唐振常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4月第1版《實庵自傳》,陳獨秀著,中華書局2015年6月第1版《蔡元培自述》,蔡元培著,中華書局2015年6月第1版)
蔡元培大事年表
1868年1月11日:出生在浙江省紹興府的山陰縣城筆飛弄。
1871年:入私塾讀書。
1884年:中秀才。
1889年:中舉人。
1890年:成為貢士。
1892年:進士及第,被欽點為翰林院庶吉士。
1894年:得授職翰林院編修。
1898年:棄官從教,任紹興中西學堂監(jiān)督(校長)等職。
1901年:被聘為南洋公學經濟特科班總教習。
1902年:參與創(chuàng)辦中國教育會、愛國學社、愛國女學。
1904年:組織建立反清革命組織光復會。
1905年:任同盟會上海分會負責人。
1912年:任南京臨時政府教育總長。
1916年:任北京大學校長。
1924年:由孫中山提名,任候補中央監(jiān)察委員。
1926年:3月,被聘為北京國立編譯館董事會董事、中山大學籌備委員;9月,任全國國語教育促進會會長。
1927年:4月,任國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員會委員;9月,任國民政府委員及常務委員;10月,任大學院院長。
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院長、故宮博物院理事。
1929年:任教育部國語統(tǒng)一籌備委員會委員,兼國立北平圖書館館長。
1930年:任中華職業(yè)教育社第十一屆社員大會主席。
1932年:任中國人權保障同盟副主席。
1939年:任國際反侵略大會中國分會第二屆名譽主席。
1940年3月5日9時45分:病逝于香港養(yǎng)和醫(yī)院,享年73歲(虛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