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鶴
父母是精神的故鄉(xiāng)、生命的綠洲,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做人的起碼準則。
我和愛人一直奉養(yǎng)兩家的雙親,使他們安享天年?,F(xiàn)在我們還年輕,對老人很孝敬,經(jīng)常噓寒問暖,買衣送食,關(guān)懷備至,使父母獲得很多安慰。老人想吃什么,我都會為他們準備好。考慮到他們牙齒不好,我總會把飯煮得軟一點,把菜切碎一點,每天幫他們盛飯夾菜。我也很重視老人的心理需求,一有時間就陪婆婆聊天,帶她到公園和廣場散步。
去年,婆婆的親戚朋友來了,我更是熱情地招待。婆媳之間相處好了,全家人更加幸福和睦,家里總是充滿歡聲笑語。去年,婆婆因為腰椎疼痛住院了一段時間,我忙前忙后,悉心照顧婆婆,給她做飯、送飯,幫她按摩、擦洗。婆婆經(jīng)常對我說:“我兒子把你娶回來,真是‘前世’修的福??!”這么多年來,婆婆對我就像親生女兒一般,我們婆媳關(guān)系非常融洽,從未紅過臉,這讓我感到很幸福。
我們家庭有讀書習(xí)慣,且相互影響。家中有一間書房,藏書較多,同時還訂了《新華日報》《讀者》等多份報刊,休息時常常人手一冊。我的父母高中畢業(yè)后就步入社會,談不上有多高的學(xué)問,但他們卻極為重視讀書。小時候,父母為我買得最多的不是玩具、零食,而是各類書籍。父親常說:“讀書可以明理,讀書可以育人?!蹦赣H則以堅持寫日記的方式告訴我要養(yǎng)成讀書、寫作的好習(xí)慣。自從我懂事起,母親就捧起書給我講一些先賢典故,聽得我心馳神往,常常被書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吸引,總是意猶未盡地纏著母親多為我講一篇,每晚的故事時間成了我一天最盼望的時刻。
立家規(guī)、正家風(fēng)、嚴家教,為了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fù)興,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我們攜手奮進,從我做起,從每個家庭抓起,嚴格要求自己的言行,傳承家風(fēng)家訓(xùn),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責(zé)編 宋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