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
我回國看望久別的父母,在跟隨父母拜訪長輩時,總有人會忍不住說出這樣的話:“想不到那個當年最不愛念書的問題孩子,今天也一個人在外安穩(wěn)下來了,怎不令人欣慰呢!”
要再次離家之前,父親與我擠在悶熱的貯藏室里,將一大盒一大箱的書籍翻了出來,這都是我特意請父親替我小心保存的舊書。整理了一下午,父親累得不堪,幽默地說:“都說你最不愛讀書,卻不知煩死父母的就是書,倒不如統(tǒng)統(tǒng)丟掉,應了人家的話才好?!?/p>
說完,我與父親相視而笑,好似在分享一個美好的秘密,樂得不堪。
算起我看書的歷史來,還得回到抗戰(zhàn)勝利后的日子。
那時候,在我們這個大家庭里,有的堂兄堂姐念中大,有的念金陵中學,連大我三歲的親姐姐也進了學校,只有我因為上幼兒園的年紀還不夠,便跟著一個名叫蘭瑛的女工人在家里玩耍。
在我們的大宅子里,除了伯父及父親的書房之外,在二樓還有一間被哥哥姐姐稱為“圖書館”的房間,房間內(nèi)全是書。大人的書放在上層,小孩的書都在伸手就夠得到的地板邊上。我總往那兒跑,可以靜靜地躲到蘭瑛或媽媽找來罵了去吃飯才出來。
當時,我三歲吧!春去秋來,我的日子跟著小說里的人打轉(zhuǎn)。終于有一天,我突然驚覺,自己已是高小五年級的學生了。
我看書在當時完全是生吞活剝,無論真懂假懂,只要故事在,就看得下去。有時看到好文章,心中也會產(chǎn)生一絲說不出的滋味來,可是我不知道那種滋味原來叫“感動”。
我很不喜歡在課堂上偷看小說,可是我發(fā)覺,除了這種方法可以搶時間之外,我?guī)缀醣徽n業(yè)逼迫得沒有其他辦法看我喜歡的書。
記得第一次看《紅樓夢》,便是將書蓋在裙子下面,老師一在黑板上寫字,我就掀起裙子來看?!百Z政連忙站起身來要回禮,再一看,那人雙手合十,面上似悲似喜,不正是寶玉嗎?這時候突然上來了一僧一道,挾著寶玉高歌而去——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鴻蒙太空。誰與我逝兮,吾誰與從?渺渺茫茫兮,歸彼大荒……”看完這一段時,我呆在那兒,忘了身在何處,心里的滋味已不是流淚和感動所能形容。我癡癡地坐著,好似老師在很遠的地方叫著我的名字,可是我竟沒有回答她。老師居然也沒有罵我,上來摸摸我的前額,問我:“是不是不舒服?”我默默地搖搖頭,看著她,恍惚地對她笑了笑。那一瞬間,我終于懂了,文學的美,將是我終其一生追求的目標。
回想起來,當時的我凡事不關心。我最愉快的時光就是搬個小椅子,遠遠地離開家人,在院中墻角的大樹下,讓書帶我去另一個世界。
(摘自《視野》,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