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昆
一
Amanda以為自己勝券在握了。在面試過后的第二天,她悄悄發(fā)消息給那個自己認識的HR,對方說部門的總監(jiān)挺喜歡她的,如果不出意外,簽完字后下周就可以發(fā)offer了。
Amanda在微信的這頭小小歡騰了—下。對方給了一個她的目標薪資范圍內(nèi)的待遇,她退出微信前還有點兒后悔,當初應該把薪資范圍的底線定得再高一些的。晚上她約了自己的小姐妹一起出去吃蛙,這也是她自從離職以來,除了面試之外,第一次好好打扮出門。
現(xiàn)在想想,大概多虧了我在她那條加了濃厚濾鏡的蛙鍋“朋友圈”下點的一個“贊”,才知道原來這平淡如水的生活也有洶涌的瞬間。點了那個“贊”之后半個小時,某位前同事找我聊天,我才得知Amanda前一周正式離職的消息。
“為什么啊,老板不是很喜歡她嗎?”
我在微信這端感到詫異,按照我的觀察,老板對于Amanda的工作能力可是贊賞有加的。她的策劃案寫得漂亮,連頁眉頁腳都精心修飾過。她也非常懂如何討老板歡心,每次下午茶時間,總是搶先把老板點的那份奶茶或者咖啡送去辦公室。
“老板也不傻好嗎?能力這種東西,日久天長,大家都能看到的?!?/p>
同事的回答還是沒能抑制住我的驚訝,我從對方的只言片語中拼湊起這件事的完整經(jīng)過,大概是因為某個原因,老板想要派Amanda到其他城市,Amanda不答應,想故意提出離職來讓老板回心轉(zhuǎn)意。結(jié)果不料弄巧成拙,老板不僅沒有放棄調(diào)派Amanda,反而應允了她辭職的請求。
Amanda走的那天,她發(fā)了一條“終于解放了”的微信“朋友圈”,所有同事可見,唯獨屏蔽了老板。沒有人知道她的用意是什么,大家也懶得去猜,只是默默看著她在工作群里簡單告別后,安靜地退群離場。
Amanda心里或許明白,她離場的那一刻,這世界上有一群人在慶祝。
二
我剛進公司的時候,Amanda給我留下了一個很熱情的印象。我的電腦無法使用,她主動跑去技術部幫我詢問解決辦法;她拖著凳子過來跟我講這講那,告訴我在這個公司里應該注意的小問題、小細節(jié)。
那時候因為我剛來,Amanda帶著我做一些項目,她像個小導師似的,分配我做這個做那個,幫我指出每項工作里的小問題。我多少是懷著一些感激之情的,畢竟在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里,難得有一個人愿意這樣帶你。
然而這種好感沒有維持多久,便伴隨著一些讓人費解的事情逐漸瓦解。
比如,Amanda會把自己不愿意做的活兒以老板的名義推給我;比如,Amanda成功套出我的稅前工資,揚言要幫我向老板爭取提高工資;還比如,她總是吹噓自己過往的留學經(jīng)歷,說自己會多國語言,可她卻連一些基本的英語單詞都不會拼。
在某次發(fā)布會的現(xiàn)場,我們團隊成員前去布置會場、彩排。大家都是兩兩組隊合作,唯獨Amanda獨自一人在那里忙活。處理完手上的活兒,我想要過去幫Amanda整理—下物料,閑聊的工夫得知她曾經(jīng)在某大型外企工作過,擁有相當風光、令人艷羨的工作經(jīng)歷。她一邊整理著,一邊講自己的宏圖大志,說自己辭職前已經(jīng)是經(jīng)理職位的候選人了。
她問我一些留學的生活情況,轉(zhuǎn)而回憶起自己留學時常去的一個酒吧,懷念那才是她真正向往的自由人生。
Amanda的確有著不錯的表達能力,如果只是第一次見面,會讓人覺得這個姑娘有幾把刷子。這大抵也是老板所稱贊的她的能力,每次項目會議上,Amanda滔滔不絕之后總能收獲老板欣慰的笑容。那時候,我心里還不明白,原來我和Amanda走得太近,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
三
Amanda其實不胖,卻總是在減肥。午飯不吃,一個人沿著樓梯下去,和團隊里往餐廳走去的人們背道而馳。原以為她是個為減肥而歇斯底里的人,后來發(fā)現(xiàn)其實那個落寞的背影之后另有隱情。
“啊,我以為你們兩個關系很好呢,看她總是往你那邊跑。
“她經(jīng)常拿老板壓別人,把自己的活兒推給別人做,做好了功勞歸她自己,做不好就是別人的錯。
“你真是‘傻白甜’哦,她問你工資,你就老老實實交代了,不知道薪水是個人隱私,要對外人保密的嗎?她以為她是誰哦,她不過是個剛?cè)肼毎肽甓嗟钠胀▎T工,還能幫你要工資?
“她那些留學故事說了八百遍了,去日本待了兩個月也算留學了,厲害厲害?!?/p>
當飯桌上一句句揭開謎底的話朝我拋來時,我才意識到,在這里,Amanda是不被大家待見的。準確點兒來說,我和Amanda的熱絡,讓大家也漸漸與我保持了距離。
在聽到有關Amanda的那些往事和八卦時,我忽然覺得有點兒慶幸,慶幸自己及時在羊群中發(fā)現(xiàn)了失群的那一只,從而讓自己與其他同類保持在安全的距離中。但當我吃完飯看到Amanda-個人趴在桌子上的背影時,我又感到一絲悲傷,悲傷是因為在我看到那只失群的同類時,下意識地選擇了拉開與她的距離,讓她又變成一個人。
后來某次我沒有和同事一起去吃飯,下樓去便利店買咖啡的間隙,看到Amanda-個人坐在窗戶前啃著個飯團。
我問她:“今天沒有減肥嗎?”
她搖搖頭。
我又問她:“那你怎么不跟大家一起去餐廳吃?。俊?/p>
她沉思幾秒,像是用力想出來了一個理由,再不緩不慢地告訴我:“我嫌餐廳的菜都太油了,不好吃?!?/p>
四
“你要小心啊,不要讓她覺得你是個軟柿子,這樣你就遭殃了。”
某位同事的善意提醒,讓我逐漸對Amanda心生防備起來。那些有關她的不好的歷史往往都是聽過就罷,直到某天,老板忽然找到我,說希望將我和Amanda的工作內(nèi)容調(diào)換。也恰好因為這件事,我才聽說她一直在跟別人散布“我特別想做她負責的工作內(nèi)容”這樣的信息。
因為老板的喜愛,加上她出眾的表達能力,老板很快有了決定。也是因為這件事,讓我對她殘存的最后一些好感徹底瓦解。
我開始像羊群中的其他同類一樣,和她保持遙遠的距離,但仍舊維系表面的和平。不知道從哪一刻開始,當我和同事們吃完飯回來,再次看到她落寞的身影時,內(nèi)心已經(jīng)不再有任何波瀾。甚至在一些茶余飯后的議論中,得知原來Amanda口中“非凡的工作經(jīng)歷,差點兒要升任經(jīng)理”不過都是她的謊言,實際上她是被前公司辭退的。具體原因無人知曉,但大家似乎都不約而同地認定為“她的偽裝被識破,自然也無法再繼續(xù)待下去”。
幾個曾經(jīng)被她“挪用”過工作成果的同事說,Amanda的工資是同級別員工中最高的。當一個人的能力和薪資不成正比時,自然會受到他人的不解和質(zhì)疑。
但這種不成正比之所以成立,正是因為“老板的認可”,也正是因為“老板的認可”,才讓我在得知老板對于Amanda的主動離職沒有任何挽留時,內(nèi)心無比驚訝。
“她接手你走后的幾個項目,策劃案做得很漂亮,但‘落地’起來效果尷尬。老板也有所察覺,而這時候恰好另一個同事又做得很好,所以對比很明顯。”
同事給我的這番回復,似乎才讓我徹底明白Amanda離開的原因。
老板其實很清楚大家對于Amanda的看法,只不過他一直在給Amanda機會。這個世界就是這樣,一次又一次的機會你都沒有抓住,就算你再會粉飾、再會美言,最終也會被放棄的。
不知道為什么,當我知道這個原因后,我的內(nèi)心沒有任何其他的情緒,反倒像一個旁觀者,只剩下平靜。
或許,離開的Amanda就像一面鏡子,某種程度上我也在試圖通過這面鏡子審視自己。
五
勝券在握的Amanda在離職后,最終還是沒有收到那家公司的offer。我是怎么知道的呢?因為在決定錄用新員工之前,每家公司會進行適當?shù)谋尘罢{(diào)查,而做背景調(diào)查的那位人事人員恰好就是我們公司某位同事的朋友。
Amanda的新簡歷迅速在前同事之間傳閱開來,大家紛紛驚嘆于Amanda的表達能力和總結(jié)能力。原本屬于其他人的項目成果,在這份漂亮的簡歷里,都變成Amanda一個人的果實。
這其中也包括我的。
當我看到我竭盡全力做的兩個項目最終在簡歷上變成由Amanda一個人策劃、監(jiān)制時,我在手機屏幕前禁不住笑了一聲。
那個瞬間,我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因為什么而發(fā)笑。
是因為Amanda這個人,還是因為這種荒唐的事竟然也會發(fā)生在我的生活里呢?
這份簡歷背后藏匿起來的真相,最終讓那封決定發(fā)出的offer被收了回去。Amanda怎么也搞不清楚這其中的原因,但是她知道,自己那位HR朋友所說的“組織架構臨時調(diào)整,這個崗位被拿掉了”不過是一個用來掩蓋真相的借口。
想到這里,忽然間我的內(nèi)心涌出一些感嘆。
這個世界上的很多事情是被謊言包裹著的,當撕開謊言的包裝發(fā)現(xiàn)真相時,人生的本質(zhì)最終會像刮刮樂一樣,被刮掉的灰色涂層隨風飄散,漸漸浮出答案。
那些卓越又令人贊嘆的過往和歷史,如若沒有真實的地基,即便是一場溫潤的細雨,或是和暖的微風,也足夠?qū)⑵湔鹗幍弥щx破碎。
那份簡歷我后來悄悄地下載了下來,保存在我的電腦里。盡管我沒有再去打開它,但也沒有想過刪掉?;蛟S它就像這位短暫在我的記憶中停留過的Amanda一樣,成為我的職業(yè)生涯甚至可以說是我人生的一面鏡子。
透過這面鏡子,我希望看到的是一個踏實認真、真正用努力和勤勉去贏得青睞和掌聲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