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
打開馬全的微信朋友圈,展現(xiàn)在記者面前的是一張張村民幸福綻放的笑臉,一組組推介農產(chǎn)品和手工藝品的信息,一條條展現(xiàn)英額堡村新變化的點滴記錄,一項項涉及脫貧工作的政策信息……幾年來的記錄,就像一本電子版的生動“民情日記”,凝聚和詮釋著一名普通駐村干部心系村民百姓、扎根脫貧一線的真情付出,體現(xiàn)了一名共產(chǎn)黨員在脫貧攻堅路上的職責使命。
馬全是四平市交通運輸局駐英額堡村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隊長。2017年9月駐村以來,他帶領交通局駐村工作隊全體同志真扶貧、扶真貧,積極投身到脫貧攻堅戰(zhàn)中。目前,英額堡村已順利通過省、市級考核評估,貧困人口退出率達100%。
幾年來,馬全堅持做到人到、心到、感情到,帶領工作隊隊員走屯串戶,盡心盡力幫助村民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時間長了,村里困難群眾遇到難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有的村民因病致貧,沒有勞動能力,他便想方設法拉來社會贊助;有的村民想貸款發(fā)展養(yǎng)殖業(yè),他多次聯(lián)系銀行,最終幫助7戶有貸款需求的村民實現(xiàn)愿望;有的鄰里發(fā)生糾紛,他第一時間去給調解;有的村民家窗戶年久失修,他給買來塑料布封上四下漏風的窗戶;他帶領工作隊員看望失語的老共產(chǎn)黨員王東河,送他一枚黨徽戴在胸前并給予鼓勵;他千叮嚀萬囑咐患有股骨頭壞死、肝硬化的貧困戶劉海豐、翟冠忠不要飲酒,珍惜身體;他經(jīng)常陪同老伴去世的貧困戶遲大爺拉家常……這一樁樁、一件件小事,使馬全和村民的感情越來越深,大家都把他當成了自己的親人,每年年三十晚上,馬全都能接到貧困戶們打來的拜年電話,嘮的全是知心話。
為了幫助村民解決實際困難,馬全多次找到吉林省武警部隊四平支隊領導,向他們詳細介紹村里脫貧攻堅情況,爭取到了15萬元的捐助資金,用于發(fā)展扶貧產(chǎn)業(yè)。他還多次走訪四平市興大紡織有限公司,得到公司20萬元的捐贈,用于貧困戶D級危房改造項目,使10戶貧困戶住進了新房。
馬全深知在扶貧工作中,最關鍵的是扶“志”。71歲的貧困戶林九江自食其力,自己動手扎刷帚,馬全主動承擔起為其銷售的任務,積極聯(lián)系交通系統(tǒng)職工、親朋好友和社會愛心人士,2018年共為其銷售近2000把刷帚,使其獲利3000多元。今年馬全又為他買來一本編織教程,鼓勵林九江將刷帚扎成“工藝品”“珍藏品”。今年年初兩個月,馬全又幫助他銷售笤帚總計近萬元。對林九江的幫扶和鼓勵,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激發(fā)了全村48戶貧困戶的內生動力。兩年來,通過扶貧招聘會,馬全協(xié)調四平多家企業(yè)為貧困勞動力提供26個就業(yè)崗位。
馬全心系群眾疾苦,把貧困戶的困難當成自己的事。貧困戶陳玉雙患有雙側股骨頭壞死,沒有勞動能力,生活極為貧困,夫妻在孩子3歲時離異,父親帶著可憐的女兒艱難度日。馬全走進他的家中,看見破舊的房屋內滿是灰塵,家里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于是馬上聯(lián)系了四平雷鋒團團長、雷鋒的哥車隊想辦法幫扶,大家齊心協(xié)力捐款捐物,還4次帶米、面、油來到陳玉雙家中看望。2018年秋收,馬全還和鎮(zhèn)機關黨員干部20多人一起幫助陳玉雙扒玉米,解決了他的燃眉之急。陳玉雙非常感動,緊緊拉住馬全的手說:“我家這么窮,大家不嫌棄我,我已經(jīng)感覺很幸福了,你們還幫我這么多,真是太感謝了!”
今年4月,村里一名8歲特困女孩鄭彤因過敏性紫癜住院。鄭彤父親殘疾、母親改嫁,家里生活困難,馬全多方做工作,最終,在鐵東區(qū)志愿服務者的愛心捐助下,為其捐款2萬多元,幫助鄭家渡過難關。此事在村里傳開后,村民們都說:“馬書記是真正為民辦實事的好書記!”
“駐村工作是人生一次寶貴的經(jīng)歷,也是彰顯人生價值的大舞臺,我要珍惜這段寶貴時光,盡自己的力量扎實開展扶貧工作,從服務百姓的小事做起,讓困難群眾感受到國家的關懷?!瘪R全生在農村,成長在農村,對農村的一草一木和農民有著深厚的感情?!鞍傩招∈?,我的大事”,這八個字,端端正正地寫在馬全的工作日志封面上,更深深刻在馬全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