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冉
摘要:單元整體教學的思想由來已久,以上海為代表的南方地區(qū)研究成果突出。2018年,天津市各區(qū)開始了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研究實踐。《人教精通英語》是按照單元話題編寫的,每單元分為6課,每一課,看似獨立,實則可以采取整體教學的理念,使其連貫成一,提高教學的效率和教學的一致性。筆者將從三部分展開論述:一、天津英語的教學現(xiàn)狀以及單元整體教學提出的背景和意義。二、單元整體教學的基本概念以及基本方法。三、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筆者期望,通過研究,能對英語學科建設盡綿薄之力。
關鍵詞:單元整體教學;人教精通英語
一、天津英語的教學現(xiàn)狀以及整體教學的提出背景和意義。
目前,天津主流的教學方式是單課“各自為王”,單課教學精彩紛呈,活動多樣,學生的參與度高,課與課之間相關性不大,教學中缺乏整體性的觀念,每一節(jié)課,學生都在接受新的情景,不利于英語學習能力的提高。
新課標要求,英語教學應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整體的素養(yǎng)。對此,開展單元整體教學的研究順勢而生。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使教師充分利用線上和線下的資源,通過對原有文本的重新再造,用一個課時或者幾個課時,完成整個單元的教學。提高學生的對文本的綜合把握能力,以及聽說讀寫聯(lián)合協(xié)動發(fā)展的能力。
二、單元整體教學的基本概念。
整體教育思潮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源于新人文主義教育思潮。強調(diào)教育過程的整體性,更關注學生人性的培養(yǎng),突出“以人為本”和“人文關懷”,突出科學、人文和創(chuàng)造的和諧統(tǒng)一(蔡忠和 2008:60)。也就是說,整體性教學就是,要求教學是一個整體、集合,而不是各個分裂的部分,教學中要求把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技能融為一體,單個文本教學需完成多項的任務,而文本和文本之間也是相互聯(lián)系統(tǒng)一的。
三、單元整體教學的設計。
這部分主要講授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設計之前,需要了解,考慮哪些要素?設計基本模式是什么?這一部分,我將簡要論述。
1.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需要考慮的要素。
知識運用,能力提高,文化滲透和思維培養(yǎng)是單元整體教學設計需要考慮的要素。
英語知識包括語音、語調(diào)、詞匯、句型、語法等,在進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時,教學過程要能完成以下目標,培養(yǎng)學生良好語音語調(diào),正確在句型中運用詞匯的能力,要對英語語法有初步的了解。
英語能力的提高,知識的傳授是為了能力的提高。英語能力大體分為,聽說讀寫的能力。所以單元整體教學的設計中對于這幾個能力鍛煉必不可少,要走出傳統(tǒng)英語教學重讀寫輕聽說的窘境。
英語文化的滲透。在英語教學中文化的滲透常常被忽視,學習變成了簡單的知識的學習,缺失了最深層次的東西,那就是文化。例如在英語學習中,聽到別人生病了,英語文化中,一般用“I’m sorry.”來表達你的關切之情。但是中國學生很難理解為什么會這么用,這就是不同文化的差別,教師在設計時,需要加強更深層級的探究,切忌浮于表面。
最后是英語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英語思維就是,可靈活的使用流利的、純正的英語表達所思所想,形成本能的、條件反射式的思維方式,讓語言回歸于實際生活應用。由于缺乏英語學習的大環(huán)境,再加上母語的反向作用。很多學生學習了很多年英語。根本不知道英語思維為何物。在進行整體教學設計時,一方面要注重英語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另一方面要反其道行之,注重英語和漢語思維的轉(zhuǎn)換,借助漢語思維的作用,促進英語思維的培養(yǎng)。
2.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基本模式是什么?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就是在分析教學任務的基礎上,設計教學方案,并對教學方案進行實施、評價、修改的過程。主要包括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設定,教學重難點的把握,教學方法和學生學習方法的探究,教學過程的設計,教學過程的實施以及反思??傮w可分為探究—設計—實踐—反思。
教材分析,首先在原來人教精通版本的基礎上,要對整個單元中的每一課進行單課分析,找出相關性和關聯(lián)性,以便進行整體性的設計。學情分析,除了對學生的認知特點的分析,筆者在所授課兩個教學班級進行了多次多種方式的調(diào)查,了解了學生的需求,才能更好的進行單元整體教學的設計。
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需了解課與課之間內(nèi)在的關聯(lián)性,對于單元整體目標的設計要多研究,更加細化。在這兒需要強調(diào)的是,整體目標不是對于整個單元目標的簡單相加,而是對于每一課的目標進行刪減,疊加,重新組合。同樣要根據(jù)新課標三維目標的要求,完成對學生知識的傳授,能力的提高,以及感情的熏陶。教學重難點的把握方面,需要強調(diào)的是學生思維方式內(nèi)在的連貫性,系統(tǒng)性和統(tǒng)一性。
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都是整體性的,設置統(tǒng)一的教學情景,任務和任務之間有連貫性,有梯度。小組合作要有整體性的交際,而不是零散的片段。
結(jié)合以上幾方面的分析探究,教師應對教學文本進行再創(chuàng)造,變教教材為用教材。雖教材是固定不變的,但是可以通過對文本的再創(chuàng)造,提高整體性,進行有梯度,連貫統(tǒng)一的教學。教學設計時,應融入整體教學的理念,要遵循整體—部分—整體的原則,整體和部分的有機結(jié)合。首先應該分析課與課內(nèi)在邏輯關系,確定何主體文本,何為輔助文本,注意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的一致性,關注課上活動和課前,課后的聯(lián)系,先進行整體的框架結(jié)構的編排,然后合理安排每個單科的學習,最后進行整體性的總結(jié)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筆者通過課前和課后作業(yè)布置,把學生融入單元整體教學之中,讓他們設計自己的學習單元整體學習藍圖,更加體現(xiàn)了把主動權教給學生,提高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每一次的課堂實踐機會都應珍視,對于課堂實踐過程中,出現(xiàn)的“小狀況”和“小意外”一定要重視起來,認真做好記錄。這就為課后的總結(jié)反思提供了素材,為接下來課程的開展提供了有益的建議。
四、總結(jié)
通過研究單元整體教學,筆者增強了對教材和課標的把握能力,知識之間的銜接也更加緊密了,學生們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也有了明顯的提高。
迄今為止,對于單元整體教學研究還遠遠不足,由于筆者能力和研究對象有限,本文不可避免有不少缺陷和不足。單元整體教學的研究對于英語教學和學生學習帶來的可能性仍需更多的探究。作為英語教師,我們需更加深入研究,開展實踐,為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能力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