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衛(wèi)華
鹽井,因當?shù)靥禺a(chǎn)井鹽而故名,藏語稱“察卡洛”。鹽井的漢文地名最早出現(xiàn)在公元1721年(清康熙六十年)。歷史上的鹽井是西藏吐蕃通往云南南詔的要道,“茶馬古道”運輸?shù)拇笞谥匾镔Y“桃花鹽”(紅鹽)和“雪花鹽”(白鹽)就產(chǎn)自這里。自古以來,鹽井人民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在惡劣的自然和社會環(huán)境下,挖鹽井、造鹽田、曬鹽鹵、收鹽粒,將人工曬鹽工藝、技巧發(fā)揮到了極致,其宏偉、壯觀的鹽田景觀,是古老制鹽生產(chǎn)的活化石,在中國鹽業(yè)史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1 芒康鹽井位于西藏芒康縣鹽井鎮(zhèn)瀾滄江東西兩岸。
2 鹽井歷史悠久,早在唐朝、西藏吐蕃王朝時期,就有先民開發(fā)鹽田,距今已有千年歷史。
3 此地雨雪少,日照強,風力大,因此特別適合曬鹽。
4 令人稱奇的是:雖然同飲一江水,采用同樣的曬鹽時間和方式,兩岸曬出的鹽卻是不同顏色的。由于地質、土壤、水文等條件的差異,分別為紅白兩色。瀾滄江西岸的加達村鹽田用當?shù)氐募t粘土墊底,所以曬出的鹽為紫紅色,稱為“桃花鹽”。
5 與之相對的瀾滄江東岸的納西村鹽田,不用紅粘土墊底,所以曬出的鹽為白色,稱為“雪花鹽”。
6 據(jù)《鹽井鄉(xiāng)土志》記載:“鹽田之式,土人于大江兩岸層層架木,界于町畦,儼若內地水田。又掘鹽池于旁,平時注鹵其中,以備夏秋井口淹沒之傾曬?!蹦壳?,兩岸鹽田尚有3100余塊,鹵池600余個,鹵井70余口。
7 鹽井出產(chǎn)的鹽,稱之為“藏巴鹽”,其主要特點是:口味足,勁道長,促食欲,增健康。用它打的酥油茶不僅色澤好,而且味道特別香,所以成為當?shù)厣贁?shù)民族打酥油茶的必備之品。
8 清晨,負重的鹽井女人們在陡峭得像立梯一樣的小路上開始往返。
9 由于地勢的差異,兩岸鹽民采取了不同的背鹵方式:東岸納西村因地勢陡峭、坡度大,只能采用圓形長桶來背。西岸的加達村地勢較平緩,鹵水則用桶挑。
10 從井里背出鹵水,倒入自家鹽田的貯鹵池中。
11 以后需要時再把貯鹵池中的鹵水舀起,倒入鹽田中,或直接將背出的鹵水倒八鹽田,或在晾曬時將鹵水用細管從貯鹵池引入鹽田。
12 用于曬鹽的鹽田上鋪有約10厘米厚的黃勃土或紅粘土。用工具夯實、打平后,使其四周壁稍高,中間用泥土隔成若干矩形淺池用于曬鹽。
13 這些用木頭搭建的架子,有一千多年歷史。因鹽的腐蝕很嚴重,木頭過幾年必須更換。
14 鹽池也必須更換或不斷維護。
15 在鹽田中曬鹽,主要依靠太陽光和風力,鹵水經(jīng)過風吹日曬即析出鹽粒。即歷史文獻所說的“日暄風燥,干則成鹽”,曬后即出白色的晶粒,晶粒約為一立方毫米。
16 一般情況下,“春夏風高日烈,東岸每日可掃鹽一次,西岸則兩日一次。秋冬日薄風寒,東岸三日掃一次,西岸則需四五日始能成鹽?!庇玫稜畹墓ぞ甙邀}田中發(fā)白的結晶鹽粒刮出。
17 刮后用掃帚把鹽粒掃入容器內,再倒入竹筐或編織袋中。此時鹽粒中仍有一些水分,就在竹筐中逐漸瀝干水即可。先刮的鹽較潔白,供人食用,后刮的鹽威色較差,供牲畜食用。牲畜吃了此鹽身體長得結實、肉多。
18 日久天長,滲到鹽架下面的鹽水凝結成鐘乳石般長長的鹽條,仿佛置身于水晶宮的世界。
19 是誰發(fā)現(xiàn)這些天然寶藏的,現(xiàn)在已經(jīng)無從查知。但這里的曬鹽工作一直都是由婦女來完成的。
20 她們長年累月踏著瀾滄江湍急的節(jié)奏,沿著祖先的足跡,在狂呼怒吼的惡劣環(huán)境下,勇敢地、無畏地延續(xù)著傳統(tǒng)的曬鹽生計。
21 如今,市場上各種鹽充斥西藏東部的店鋪和藏民家里,它們在毫不留情地動搖著鹽井女人們的生活?;蛟S,所有的人類文明都要衰落并最終消失……然而,鹽井的美與鹽民的苦、累,以及他們祖祖輩輩所執(zhí)著的“陽光與風的作品”,仍是一段令人牽腸掛肚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