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忠華
近日,我采訪了沈陽音樂學(xué)院楊久盛教授,請他談?wù)劇斑|寧鼓樂”的興起和發(fā)展,楊教授說,鼓樂,是鄉(xiāng)土民情里的魂靈,伴隨著鄉(xiāng)土上的每一個人,從出生到終老,他們一生都在鼓樂中行走。數(shù)千年的黃土浸潤,使其在民間生生不息、綿延不絕。在東北這片黑土地上,也流傳著聲動民間七百年的鼓樂。
遼寧鼓樂是民間稱謂,它廣泛流傳于遼寧城鄉(xiāng)及關(guān)東大地,是鼓吹樂的一種,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和社會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藝術(shù)品種。遼寧鼓樂歷史悠久,發(fā)展成熟,風(fēng)格獨特,在民間藝術(shù)中獨樹一幟。20世紀60年代以來,新音樂工作者稱其為“遼南鼓吹”,一直到80年代器樂曲集成工作開始之前,各藝術(shù)院校的教材及音樂詞書中均沿用此稱。集成工作開始之后,有人根據(jù)樂種流傳地域廣泛,認為冠以“遼南”失之偏狹,又稱其為“遼寧鼓樂”。
作為一個樂種,遼寧鼓樂至少在明末清初時已經(jīng)形成,遼南地區(qū)的鼓樂活動歷史大概能推到咸豐年間,往前就沒有確切記載了。近年出土的遼代木槨墓奏樂壁畫、文獻材料《滿洲實錄》中均有樂器組合形式的插圖,可見,遼寧鼓樂的形成時間久遠。遼寧鼓樂主要是嗩吶樂、笙管樂,多在民間風(fēng)俗、婚喪嫁娶時進行的器樂演奏。
在全省范圍內(nèi),從風(fēng)格特點和演奏曲目以及使用樂器等方面看,遼寧鼓樂可劃分為遼南、遼西、遼東、沈陽、遼北、朝陽六個地方風(fēng)格流派。每個流派曲目上、曲子結(jié)構(gòu)上都不太一樣,比如,遼南的鼓樂發(fā)展較為成熟,曲目豐富,尤其是漢曲,最具代表性;遼西則以大牌子曲為代表;沈陽地區(qū)的嗩吶與其他地區(qū)不同,使用“黑桿喇叭”,多用鐵力、烏木等質(zhì)地堅硬的木料制作,嗩吶管體呈烏黑色,其發(fā)音堅實、音色明亮、清脆,音量頗大,演奏起來很有氣勢。
遼寧鼓樂分兩大類,一類是笙管樂,一類是嗩吶樂。它倆是先與后的關(guān)系。嗩吶以前是奏樂,就是笙管,古代叫十番,明代時候和明代以前都有十番,宋元以前民間喪事就是笙管,那時候沒有打擊樂。正德年間喇叭即嗩吶興起,嗩吶比管子靈活,音色也好,老百姓愛聽,逐漸代替笙管,也就是代替了十番。笙管和嗩吶有個交接的過程,也就是說先有“十王會”,后有帶嗩吶的。建平“十王會”屬于六個曲一個調(diào),不會變調(diào),也沒有嗩吶曲那么好聽,但是它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它是活化石,見證了遼寧鼓樂的一個發(fā)展過程。
遼寧鼓樂的曲目很豐富,1983年到1987年,遼寧全省普查鼓樂,共收錄遼寧鼓樂曲、秧歌樂曲、寺廟宗教樂曲4212首,去除重復(fù)曲目和各種變體,實有曲目668首。其中嗩吶曲分漢曲、大牌子曲、小牌子曲、鑼板曲四類,代表性曲目包括《江兒水》(遼寧藝人稱《江河水》),《柳青娘》《九條龍》《黃鶯》等。在收錄的時候,能吹的曲目已經(jīng)不全了?,F(xiàn)在大小都算上有四五十個,消失嚴重,亟需加強保護。
鼓樂的曲牌名千奇百怪,如《大謳天歌》的標題和主題沒有關(guān)系,即所謂的“非標題音樂”,也就是樂曲標題不代表內(nèi)容,不提示內(nèi)容,怎么形成的無從知曉。音樂憑心所至,不是具象的,不能清清楚楚的表達,它是朦朧的,靠欣賞者、演奏者自己去體味。
遼寧民族民間器樂曲在流傳過程中主要采用“口傳心授”的方式,同時附有傳世的專用樂譜,主要使用工尺譜。工尺譜有優(yōu)點,也有缺點。缺點是不能完整地反應(yīng)曲調(diào),只是一個框。缺點從另外一個層面看也是優(yōu)點,工尺譜不限制你,只要到板時候打板就行,只要板對就行,所以特別靈活。應(yīng)該說,譜子本身不是音樂,誰演奏誰就是作者。而歐洲音樂規(guī)定非常細,音高、節(jié)奏、速度、力度、音色五要素全部規(guī)定了,演奏者無法加入自己的情感,只剩下?lián)u頭晃腦了。而工尺譜除了音,什么要素也沒包含,別跑出框就行。
遼寧鼓樂在全國獨樹一幟。首先是嗩吶大,一尺三以上的嗩吶是大嗩吶,基本是中音和低音,吹奏起來渾厚、有力量。海城、岫巖使用的是一尺六七的大嗩吶,其他地方都是小嗩吶,如名曲《百鳥朝鳳》用的就是小嗩吶;其次是曲目絕,有的曲目是從十番演變來的,有些曲目不知從哪兒來的,如“大尖”,表達什么意思就不清楚,但很多人都會吹,還有《大謳天歌》《小謳天歌》等;第三,是遼寧鼓樂的變奏手法特別多,曲子的基本曲調(diào)是一樣的,但是通過不同的變奏手法,如加花、填字、減字等,能演奏出多種形式音樂,如《哭皇天》,能給吹出五種《哭皇天》;第四,遼寧鼓樂的曲子結(jié)構(gòu)嚴謹,多少拍多少板都是固定的,兩人搭檔演奏時不能出錯,都得搭調(diào),一個人錯了另一個人沒法跟著吹,它不像河南等地就是一個人吹嗩吶,怎么吹都行,錯了也不怕。
遼寧鼓樂與民俗活動休戚相關(guān),婚事、喪事、做壽、燒香、辦滿月、商號開張、半周年、起骨尸、求雨等活動均有鼓樂相隨,其中有些活動早已停止,但現(xiàn)在“白事”和“紅事”中仍存在鼓樂活動。鼓樂活動的停止,有些是政府的號召,有些是民眾的選擇?;槭禄顒又?,如婚禮的準備、迎親、吃飯等每一道程序都伴隨著鼓樂,一般得忙活三天,如今婚事使用鼓樂者已為數(shù)不多。所謂“樂(yue)者,樂(le)也”,喪事活動中吹各種類型的鼓樂,可沖淡悲哀氣氛。
沈陽音樂學(xué)院楊久盛教授最后說:“國家重視非遺保護,把非遺提高到一個相當高的高度。至于非遺在民間怎么流傳,這不是咱們能說得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