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炎胤
摘 要:創(chuàng)新帶動社會的發(fā)展,教學也是一樣。現在很多教師還處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部分學生理解能力強,取得了好成績,但是大部分學生成績都不理想。為什么這些學生的學習效果達不到應有的標準?與教師的教學方法有一定關系,因此,數學教學方式也需要創(chuàng)新。本文通過闡述分層教學對于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性,分析了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如何做到分層教學,目的是為了從現階段學生的思維方式與理解方式入手,快速提升學生小學數學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分層;教學方式
引言:
分層教學最早應用在中學和高中,導致部分教師認為小學數學分層教學也是一樣的。其實小學教育與初高中教育有很大區(qū)別,不僅是教材有區(qū)別,學生的思維方式也有區(qū)別。要想全班學生取得好成績,教師需做到面面俱到,了解學生的日常學習情況,監(jiān)督學生學習。小學生是是特殊群體,他們對知識的吸收能力有待考察。數學分層教學的實施,需要教師付出很大心血,環(huán)環(huán)把控,如果處理不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在實施分層教學前,需要制定好計劃,循循善誘,不可急切。
一、學生分層
小學數學分層教學需要按照計劃,一步步實踐。第一步:把學生進行分層。小學生對知識的汲取處于懵懂期,把學生進行分層,更有利于教學。學生大體可分為三層:A層、B層、C層。A層的學生對數學的理解能力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對于新知識接受能力強,并且能快速理解,學會運用[1]。B層的學生數學成績不穩(wěn)定,忽上忽下,努力學習的情況下就能保持優(yōu)異的成績,稍有松懈,成績就會快速下降。C層的學生數學成績較差,無法快速接受新知識。在傳統(tǒng)教學中,他們是被老師“放棄”的對象,因此教師教學效果并不顯著。將學生進行層次劃分,方便教師管理,有利于學生學習,對教學工作也有積極效果。
二、目標分層
將學生分層后,教師的教學目標也需要分層,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針對化的發(fā)展。
傳統(tǒng)教學,教師通常只定一個教學目標,比如這次期末考全班考上5個A優(yōu),這樣的教學目標只針對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大部分學生教學目標并未納入其中。教師可以把教學目標從低到高分為幾個不同層次,比如A層學生考上5個A優(yōu),B層學生考上8個良,C層學生皆比上次成績進步。這樣的教學目標分層需要教師明確學生目前能夠達到何等水平,教學應該達到何等水平,哪些學生具有進步的潛力。當然,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是可以互相轉換的,C層學生進步很大,足以達到B層水平時,應該調整對其教學目標,促進學生更進一步。因此,對教學目標分層不僅要考慮到目前學生的學習水平,也要考慮學生的發(fā)展情況??梢詮膶W生學習數學的優(yōu)勢考慮以后的發(fā)展,例如部分學生邏輯推理能力強,記憶能力差,應當著重培養(yǎng)其記憶能力。部分學生空間想象力強,不愛思考,應當加強對其思考能力訓練。教師不能僅僅把目光放在少數成績好的學生上,應一視同仁。成績差的學生也有閃光點,找到他們學習數學的優(yōu)勢,并且引導、教育。
三、過程分層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難免出現偏向優(yōu)等生的情況,這并不是教師不想照顧到每位學生,而是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影響,習慣性忽略成績較差的學生[2]。教師的教學任務也更加堅固,需要通過大量的課程實踐來鍛煉自己的能力,并且對教學過程進行分層,避免再次出現類似情況。
例如在教學“求一個數(0除外)的倒數的方法”時,可以讓A層學生先自學,并且總結出規(guī)律,或者總結出學習成果。讓B層學生進行有序思考,并把每個思考步驟寫下來,再圍繞問題進行分組討論。讓C層學生先了解倒數的定義,求倒數的方法,再去嘗試驗證。這樣的分層教學就能兼顧到每位學生,而且能提高學生汲取知識的效率,讓成績較差的學生也有了學習激情,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潛能。由此可見,教學過程分層能夠讓學生更快認識到自身不足,并且有效提升學習能力,也能讓學生了解自身的優(yōu)勢,鼓勵學生學習,還能讓學生夯實基礎。
四、作業(yè)分層
數學與其它學科不同,對小學數學教學進行分層,界限更加明顯,需要對每一項教學工作進行分層。也是因為這個特點,教師可以將學生作業(yè)進行分層,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類型的作業(yè)。無論是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還是成績較差的學生,對其作業(yè)進行分層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加深他們對課堂知識的理解,讓他們都能不同程度掌握知識。最好的作業(yè)分層方法不是教師一味布置作業(yè),而是讓學生自己選擇作業(yè)。比如作業(yè)內容有課堂基礎知識這類的必做題,也有技術能力這樣的選做題,當然也可以布置一些題目較難的拓展題,根據學生自身需求選擇。作業(yè)分層也是小學數學分層教學中的一個重點,并且要慢慢深化,激發(fā)出學生更多潛能。
五、評價分層
評價也是促進學生進步的動力,因此,分層教學少不了評價分層。在傳統(tǒng)教學中也有評價,但教師大都采用同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學生,導致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信心爆棚,更有學習動力,其他學生因為學習效果不理想喪失學習信心,有的甚至害怕數學。分層評價可以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習制定不同的目標,對其目標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同時對學生學習內容也要進行評價。這樣的評價更能兼顧到每位學生,不同層次制定不同標準,根據層次標準進行評價,更加公平。每位學生都得到了相應的評價,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也不會驕傲自大,其他學生也不會喪失學習興趣,反而能調動他們的學習激情。評價分層雖然要兼顧到每位學生,但也要根據學生具體學習情況來定,部分教師考慮到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對其進行一味的鼓勵,這樣反而不利于學生學習。教師應當實事求是,如實評價,必須要讓學生認識到不足,才能加以改正。
六、結束語
本文闡述了小學數學如今進行分層教學,根據目前分層教學的實施情況來看,反響不錯。不僅提升了教學的教學效率,也讓學生建立起學數學的信心,成績提升。小學數學分層教學的步伐將邁得更快,因此教師一定要將分層教學細化,根據每位學生的實際學情制定計劃,找出教學重點,攻克小學教學所有難關。小學生本就是特殊教育群體,他們還在成長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數學課程對他們的成長與學習影響作用很大。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循序漸進,制定好計劃,有序進行引導式教學。
參考文獻:
[1]廖志騰. 解析小學數學分層教學[J]. 中國校外教育,2013(31):63-63.
[2]王丹東. 解析小學數學分層教學[J]. 都市家教:下半月,2016(4):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