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醒平
春夏之交,氣溫飆升,棚室蔬菜正值盛產期,若通風不良,棚室內溫度往往超過30 ℃,甚至高達35 ℃,嚴重影響蔬菜的產量和
品質。
一、高溫障礙
(一)灼傷植株
尤其是葉片和果實,在強光直射下,溫度很高,蒸騰加劇,若無遮陽措施或補水不及時,會直接導致瓜類蔬菜葉片日燒。表現(xiàn)為葉片褪綠變白色,后枯黃;茄果類蔬菜葉緣干縮枯死,果實表面會直接灼傷變黃白色,嚴重的呈干白薄皮狀。
(二)阻礙色素形成,不利于果實著色
番茄、彩椒等茄果類蔬菜進入成熟期,果實著色最佳溫度為18~26 ℃,此溫度條件下果實轉色快且順利。若日溫超過30 ℃或達到35 ℃,茄紅素形成受阻,易出現(xiàn)紅、黃、綠相間的雜色果,降低商品價值。
(三)造成花芽分化不良
大多數蔬菜花芽分化適宜溫度為20~24 ℃,在這種條件下,形成正?;ǖ臄盗慷?、質量好。高溫下花芽分化早數量少,著花節(jié)位上升。過高的溫度會導致瓜果類蔬菜雄花增多,雌花減少。茄果類蔬菜花芽分化畸形,花小、果小,甚至落花落果。
(四)加劇呼吸作用,消耗大量養(yǎng)分
高溫會使植株葉綠素失去活性,降低光合速率,減少有機營養(yǎng)合成,同時會加速呼吸作用,分解消耗大量養(yǎng)分,使得花芽、幼果得不到足夠的營養(yǎng)而出現(xiàn)畸形、空心乃至脫落。
(五)有利于病毒病的發(fā)生
在高溫強光下形成的高溫低濕小環(huán)境,不利于植株壯棵形成,病毒侵染抵抗能力降低,病毒病易呈現(xiàn)顯性狀態(tài),進而表現(xiàn)出花葉、蕨葉、條斑等各種癥狀。相反,高溫低濕環(huán)境有利于蚜蟲、粉虱等傳毒昆蟲繁殖、遷飛和病毒增殖,進而加速病毒病的發(fā)生和流行。
二、應對措施
(一)加強通風
若棚室內溫度過高,應及時將大棚上下放風口全部打開,使棚室內外冷熱空氣形成對流,加速熱空氣排出,有利于降低棚內溫度。為防止風直吹蔬菜果面,導致果實出現(xiàn)皴裂,可在棚前底邊風口處內側設一道迎風膜,風從迎風膜上邊吹入,既有良好的降溫效果,又不使作物受到風的影響。同時要在風口處設置防蟲網,減少蚜蟲、薊馬等傳毒媒介的侵入。
(二)覆蓋遮陽網
覆蓋遮陽網是棚室降溫的常用措施,特別是當光照強度大、環(huán)境溫度高、通風不能有效降低棚室溫度的情況下,采用遮陽網降溫是個不錯的選擇。遮陽網的選用要根據不同蔬菜對光溫的喜好來定,既要遮陽降溫,又不影響光合作用。因此,對于光飽和點低的蔬菜品種,可選用遮光率較高的遮陽網,如辣椒等可選用遮光率50%~70%的遮陽網;對于黃瓜等光飽和點較高的蔬菜,應選擇遮光率35%~50%的遮陽網。另外,遮陽時間為11:00—
15:00,根據溫度的高低進行,當溫度降到適宜溫度時可撤去遮陽網,以減少對蔬菜的不利影響。
(三)噴霧降溫
夏季晴天午時棚內溫度較高,葉片蒸發(fā)量增大,容易出現(xiàn)脫水上卷現(xiàn)象??刹捎梦婎^噴霧來降低棚溫,同時還能起到增加棚內空氣濕度、預防蔬菜花朵柱頭干燥、促進授粉、減少落花落果的作用。也可葉片噴灑高脂膜、殼寡糖以及幾丁質、氨基酸、海藻酸類葉面肥等,在葉片表面形成保護膜,提高葉片的抗高溫能力。
(四)合理摘葉
合理摘葉能減少植株間郁閉,增加通風透光性,預防病害發(fā)生。摘葉應掌握摘除老葉和病葉的原則,由下而上分次進行,不要一次摘得太多。如果棚室內溫度高,側枝萌發(fā)速度快,可及早摘除雜杈和側枝打頂,防止側枝過旺,影響果實生長。果實上部的葉片包括老葉盡量不要摘,利用這些葉片的遮陽作用,減少日灼病的發(fā)生。下部葉片適當預留1~2片功能葉,保證植株光合作用,促進膨果和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