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惠冰
【摘要】學生出現(xiàn)的德育問題層出不窮,越來越棘手,其中原因極其復雜。而社會、家庭、學校沒有達成對學生達成一致的道德教育,造成了學校單方面的德育困難。在改變不了社會的情況下,學校德育應該從家長和學生的心理入手,在日常生活與學習生活中,慢慢滲透。
【關(guān)鍵詞】德育;困境;心理;目標
一、現(xiàn)今中小學生的德育狀況與困境
現(xiàn)在很多老師都抱怨學生越來越難教,學生出現(xiàn)的德育問題層出不窮,越來越棘手。其中原因涉及到社會環(huán)境、家庭環(huán)境、家長素質(zhì)、教育制度、孩子個人以及和學校老師素養(yǎng)等等,極其復雜。如果還抱著“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的心態(tài)去應對,只能治標不治本。要從根本上對學生進行德育,就得社會、家庭、學校以及學生個人,四方面通力合作方可有效。但請看大街小巷中存在一些色情、暴力的廣告,游戲機室和網(wǎng)吧依然存在,等等;部分家長在家里只會看電視、打游戲、打麻將等。對孩子要么不是打就是罵,要么嬌慣縱容。社會、家庭、學校合作是德育的“烏托邦”,學生出了問題,外界,包括家長只會把矛頭指向?qū)W校,指向老師,好像德育就是學校單方面的事情。
那怎樣才能比較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德育呢?筆者認為,不能單靠說教,而應該從家長和學生的心理入手,在日常生活與學習生活中,慢慢滲透。通過一段時間的嘗試,筆者總結(jié)了一些方法。
二、從家長的心理入手,引起其對孩子教育的重視
要知道每個問題學生的背后,都有一個問題家庭。以上也提到一些家長不負責的行為。但正因為他們的不負責才會造成孩子的德育成了問題。
1.三“千萬”,責任還家長
老師在聽到家長常講的那句“老師說一句勝過家長說十句?!鼻f不要沾沾自喜,千萬不要居功自傲。要不然,那孩子的事,全都是你的事了,家長就可以不了了之了。此時,老師千萬要及時作出反應:“家長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2.互相尊重,共同合作
正因為,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老師在遇到孩子有什么毛病的時候,盡量避免在家長上班的時間,打電話讓家長過來。應考慮到家長的請假的難處。也千萬不要當著其他人的面,向家長直接地說出,甚至是指責。這是給家長扇巴掌。這樣的后果只有兩種:1.家長真的覺得自己不會教,在家里更沒自信去管教孩子了;2.家長表面上聽老師的,心里卻對老師產(chǎn)生了對抗情緒,那孩子的教育問題就更棘手了。
我們要明白,自己、家長、學生都是人,都值得尊重。沒有互相尊重,就不可能互相合作。老師可以通過QQ,電話短信,校訊通等,用書面的方式把情況反映給家長。書面表達通常就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比較委婉的。這樣就可以避免面對面用言語表達時,一時的情緒沖動而傷害了家長和學生。當不可避免地要面對家長反映學生問題之前,一定想清楚,講的時候語速要慢,盡量委婉,讓家長能夠接受。
3.多種渠道,爭取家長支持
任何教育,如果失去了家庭的配合,都是失敗的。為了爭取家長的支持,平時,我會多觀察,多了解,廣泛收集所有學生做得好的方面或者進步的地方。在開家長會的時候,既表揚學生做得好的方面和進步的方面,又感謝家長的用心培養(yǎng),與家長共同分享教育成果。筆者還會特別點出一些家長的成功教育案例。這樣,家長才會覺得,教育也是他們的責任,才會愿意配合老師教育孩子。
為了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更多地進行溝通,筆者大力倡導家長開通“校訊通”。為了讓家長更多了解孩子在校的情況,當學校開展活動時,筆者都拍下照片,放到QQ群和博客上面,方便家長和孩子搭建溝通的橋梁。家長看到了孩子在校的表現(xiàn),就能與孩子有話可聊,而不至于不聞不問,或者除了問孩子的作業(yè)就無話可聊了。筆者還不定時地針對學生出現(xiàn)的狀況,把一些育兒資訊等新聞、好文章,好的家庭教育書刊名稱等發(fā)到Q群和博客上,讓家長參考。家長也可以通過這些聯(lián)系方式,及時地向老師反映孩子在家的情況。老師可以及時地給予家長教育方法指導等幫助。有了家長的配合與支持,德育就事半功倍。
三、要有德育目標,從小培養(yǎng)
一些盆景專家,會趁植物還小的時候,用一些鐵絲、木棒等輔助物品,將植物的莖固定在設計好的方向上,讓植物慢慢向著設計好的方向生長。但那些已經(jīng)生長多年的植物,要改變它的生長方向,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當然人不是植物,是個獨立的個體。但一些性質(zhì)是相通的,比如,好的品質(zhì)要從小就開始培養(yǎng)。不要等到出了問題的時候,才來扭轉(zhuǎn)。這是事倍功半的事情。更何況,有些人性格定下來了,就不可能那么容易能扭轉(zhuǎn)過來。又比如,要有德育的教導目標:幫助學生成為一個品質(zhì)高潔的人,一個有勇氣、充滿活力、正直的人,一個有憐憫心、敢于承擔義務的人。
有了德育培養(yǎng)目標,就要老師運用一些靈活的方法與技巧,去培養(yǎng)學生了。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要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就應從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行為開始。
四、教師做好學生的榜樣,以生命影響生命
雖然老師在講臺上,講很多大道理,向?qū)W生提出很多好的要求與建議。但學生更趨向模仿老師的言行,多于聽從老師講的道理。老師是學生的學習、模仿的對象之一。品行不正的老師,只能教出品行不良的學生。所以我們要學生成為怎樣的人,自己也努力做出怎樣的行動,做到言行一。要不然學生也學我們講一套,做一套。老師本身就是活教材,要教導學生,就先做好自己。
五、態(tài)度親切,善于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需要
老師要盡量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態(tài)度親切。尤其在學生犯了錯誤,或者不舒服的時候,老師更要表現(xiàn)得溫和一點。這些行動,都給了學生一個心理暗示:這位老師很親切,我可以跟他談心里話。所以哪怕筆者班里面最調(diào)皮的學生,都愿意跟筆者談他的愛好、興趣。在溝通過程中,學生也許會向你告同學的狀。這時,老師可以給予學生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技巧等的幫助了。
六、正確表揚,巧妙批評
表揚學生時,注意表揚學生的努力和成就,不要表揚學生的品性和人格。表揚的目的,是要鞏固學生的良好言行。盡量不用物質(zhì)獎勵??梢元剟顚W生去圖書室看課外書,獎勵學生幫忙整理圖書角,跳繩等等。
當學生言行不當?shù)臅r候,老師首先要處理他們的情緒問題,然后才能有效地糾正他們的言行。老師應該利用同理心站在學生的角度處理問題。有一次,兩個學生打架了。他們站在筆者面前的時候,還氣呼呼的。筆者先請小李到教師外面談話。師:看來你真的很生氣?小李(大聲地):是小王他先拿了我的筆。師:他沒問過你就拿?怪不得你這么生氣啦。小李(停了一下)小聲地說:我的筆掉在地上了。他在地上撿到的。師:哦?會不會是個誤會呢?筆者再找小王了解,原來剛才只是個誤會。最后,才教育他們,應該先了解清楚情況,也不能靠拳頭解決問題。整個過程,老師的語氣都要保持平和。他們也樂意接受教育,都互相向?qū)Ψ秸J錯。后來,兩個人還在一起玩,仿佛忘記剛才發(fā)生過的事一樣。這樣的教育,不是只為了讓學生認錯,還得引導學生學會解決問題,學會與人相處。
七、以運動促進學生品格成長
現(xiàn)在很多學生都是獨生子女,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他們的意志力、忍耐力、合作精神等都很薄弱。為了讓學生得到健康的身心發(fā)展,我校倡導學生學習花式跳繩。一年以來,學生不斷學習,不斷練習,從不會跳,到會跳。現(xiàn)在絕大多數(shù)的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一到多種的跳繩花式。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體會到學習的艱辛和快樂,鍛煉了意志,耐挫能力,與同學的合作精神,形成了積極向上的陽光心態(tài)。在運動中,學生多余的精力得到釋放,減少了很多做不道德的事情機會了。
學生的德育問題,需要教師多學習、多思考,以學生為本,為學生設想,做好學生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