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小璇
安娜是俄國托爾斯泰的現(xiàn)實主義小說《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代表人物,書中的安娜演繹了為追求婚外情而最終臥軌結束自己生命的愛情故事。安娜的悲劇在很多人看來是渥倫斯基所導致的,很多讀者認為渥倫斯基是一個花花公子,但筆者認為渥倫斯基其實是一個具有復雜靈魂的人物。安娜的悲劇結局不能只歸咎于一個人,造成安娜悲劇的既有安娜的自身性格,也有俄國根深蒂固的宗教文化的壓迫。渥倫斯基并不是只把安娜帶向悲劇深淵的導火索,還是安娜追求自由愛情的引路人。
1渥倫斯基的復雜靈魂
我們從安娜的哥哥奧勃朗斯基口中了解到渥倫斯基,奧勃朗斯基說渥倫斯基是“上流社會花花公子的一個活標本”,書中還寫到 “他從來不認為自己有可能結婚”,渥倫斯基在開篇就給讀者留下了玩世不恭的印象,他在小說開頭傷害了未婚少女吉蒂,讀者會先入為主地認為渥倫斯基是頹廢而又不負責任的。當然,當讀者深入了解渥倫斯基時,就會發(fā)現(xiàn)他除了是一位虛榮的花花公子外,也有自己的心酸和苦楚。他面對選擇時常常猶豫不決,他在愛情和遠大前程之間徘徊,這種徘徊反映了渥倫斯基的復雜靈魂。
1.1渥倫斯基性格中的冷漠和理性
渥倫斯基的性格里既有冷靜和理性,也有沖動和感性。一方面,渥倫斯基沒辦法因為安娜而完全放棄自己的功名心,他對自己的前途有著較為冷靜地分析。渥倫斯基已經(jīng)獲得軍銜的老同學對渥倫斯基的能力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同時老同學也對他“不正當”的情感提出了告誡,這讓渥倫斯基的心里充滿了矛盾,他擔心人們對安娜的評價會影響自己在官場上的升遷。人們預言渥倫斯基將會擁有光明的仕途,所以渥倫斯基也無法為了安娜而不顧一切,放棄自己的遠大前程。當安娜和丈夫攤牌,決定放棄家庭和渥倫斯基在一起的時候,渥倫斯基的內心是退卻和猶豫的。當安娜離開家庭和渥倫斯基住在一起時,渥倫斯基無法接受孩子不能和自己有相同的姓氏,也無法因為安娜不能夠融入社會而放棄自己的社交。以上都是渥倫斯基性格里虛榮自私和冷靜的一面。渥倫斯基的做法引起了安娜的不安和懷疑,這些給安娜的內心帶了很大的打擊。
1.2渥倫斯基性格中的真摯與感性
另一方面,渥倫斯基的性格里也有感性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從在車站和安娜相遇開始,安娜就讓渥倫斯基漂泊不定的心找到了停泊的港灣。他真誠地希望安娜能勇敢地擺脫痛苦的一切,與他真正地結合。渥倫斯基被安娜的風姿和內心所迷住,幾度想為愛情而不顧一切,甚至可以為安娜拋棄自己在祖國所擁有的一切,這在當時的貴族青年中已經(jīng)是極為少見的。他真誠地愛過安娜,他為了安娜可以開槍結束自己的生命,也可以遠走異國。
2渥倫斯基對安娜的影響
渥倫斯基的性格的兩面性對安娜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男人的愛情是男人生命的一部分,而女人的愛情是女人生命的整個存在,渥倫斯基離開了安娜還擁有自己的事業(yè),還可以重新被社會接納;而安娜把渥倫斯基看成自己成活的全部意義和唯一寄托。渥倫斯基最初對安娜是熱情洋溢的,初見安娜時便陷入了純潔的愛情之中。安娜也被渥倫斯基的善良所打動,安娜可以為了他沖破封建家庭的束縛,甚至不顧自己的孩子,投入渥倫斯基的懷抱。安娜把渥倫斯基看成自己的全部,她甚至不記得自己的女兒掉了幾顆牙,她把所有的關注點都投注到了渥倫斯基身上。但是在兩個人獨處時間久了之后,渥倫斯基不能把自己的生活局限于和安娜的二人世界,渥倫斯基的生活還需要社交來尋找自己的存在感,他會不顧安娜的反對和排斥安娜的人進行社交,并且融入他們的圈子。渥倫斯基不能完全擺脫上流社會對他的看法和影響,他擔心別人的看法和社會的評價,他也一度感到困惑,認為安娜讓自己在仕途上受挫。封建社會對男女有著不同的道德標準,安娜是上流社會所鄙視的人,她被認為是蕩婦和錯誤的承擔者,她無論如何也無法被社會認同和接納,這使她變得絕望、偏執(zhí)、壓抑、猜忌和恐懼。渥倫斯基是安娜的全部精神支撐,渥倫斯基的厭惡和冷淡讓安娜長期處于情感壓抑,這種壓抑把安娜推向深淵。
渥倫斯基是造成安娜悲劇的原因之一,但是他自身也有悲劇色彩。他曾經(jīng)想要擺脫封建社會的種種偏見,但是最后還是不能無視上流社會的看法去尋找到自己真實想要的生活,無法拋棄自己的社交活動,這對渥倫斯基來說也是一種悲劇。渥倫斯基有積極的愿望,但是卻止于封建社會的束縛。安娜最后臥軌結束自己的生命,渥倫斯基也對自己曾經(jīng)熱愛的事情失去了興趣。
因此,渥倫斯基性格的兩面性一定程度導致了安娜臥軌結束自己生命的悲劇,但俄國封建社會是造成了渥倫斯基的兩面性的真正原因。究其根本,渥倫斯基并不是悲劇的造成者和徹底的反面人物,渥倫斯基和安娜都是具有悲劇色彩的人,而導致他們悲劇的是虛偽而又自私的俄國社會的束縛以及宗教的壓抑。渥倫斯基并不是安娜愛情悲劇的始作俑者,渥倫斯基和安娜同處于悲劇之中,他們都是這個殘酷社會中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