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昱婷
[關(guān)鍵詞:天之才;德須正;《詩經(jīng)》]
《詩經(jīng)》中寫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笔菫楹氲拢墩撜Z》中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止?!笔菫檎?。《資治通鑒》道:“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笔菫榈虏?。人生之初,尚且善德,而見如今,寡德之輩,宜乎從矣。如重慶公交車墜江,日本留學(xué)生江歌遇害案,公交車讓座道德綁架之屬層出不窮。且回首,吾有言:天之才,德須正。
有德之人,是謂君子?!熬印边@一稱謂,歷史悠久,西周以前,已有記載。《詩經(jīng)》中《淇奧》對君子的描述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無逸》篇也對君子作了一些描述,可見此時對君子的釋義十分散漫,尚未形成體系。先秦時期,百家爭鳴,《論語》從仁、義、禮三方面敘述了君子的行為標(biāo)準(zhǔn),而莊子則于《在宥》篇提出了他對君子的釋義,由此,君子之義在百家爭鳴、諸子共議中得到了詮釋,概而論之,即為有德之人。而君子這一形象,也由此深深鐫入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寄托之中。君子,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追求。
天之才者,必先曰德。古人云:德才兼?zhèn)?。兼?zhèn)渥允羌?,但才前須先德。古希臘先哲普羅塔戈拉曾說:“人是萬物的尺度。”由此而萌詭辯論,于是常有存德之人;而后蘇格拉底則對此提出了更正:“美德即知識”、“認(rèn)識你自己”??死降倌舱f:“身邊的蠢材往往比天才的對手更危險。”人中所因,便是德與無德之分。有德者,天下敬之;無德者,乞人啐之。而有才而且有德者,名垂青史;有才而悖德者,遺臭萬年。何也?蓋才有所用,為德者用,則為盛世開太平;為悖德者用,則禍六合之社稷。是故天生我才,必先曰德。
彼德何致?正身弘德。德之弘,須人正己身,國正其風(fēng)。泱泱華夏,文明古國,我國如今正值社會主義建設(shè)的初級階段,在此關(guān)鍵時刻,國際局勢盤根錯節(jié),貿(mào)易戰(zhàn)的警報拉響,臺獨港獨勢力的滋長,都為中國這個發(fā)展中大國帶來威脅,我們應(yīng)有何種對策?習(xí)大大早已告訴了我們他的答案。秉承孟子“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之誨,我國奉行多邊主義,建設(shè)“一帶一路”,盡國之德;又持儒家君子之訓(xùn),提出二十四字核心價值觀,對個人的、社會的、國家的標(biāo)準(zhǔn)做出闡述,當(dāng)真是《大學(xué)》之風(fēng):“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庇写?,何懼無以致德?
天之才,德須正?!罢氨虽繆W,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便筱笕A夏,禮儀之邦,若使蒼生,皆向君子。國之振興,何憂之有?辱華之輩,無以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