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16個地點,16場升旗儀式,各區(qū)都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從2017年到2019年,從五年級小學生到初一中學生,曹嘉華每周日都去普陀團區(qū)委設于顧正紅紀念館廣場的升旗儀式“打卡”。這名普通的少先隊員,在學校還沒有獲得過升旗機會,在主題活動現(xiàn)場卻找到了自己的“主場”。
普陀團區(qū)委為參與者準備了“國旗下成長護照”,參與一次,就能敲1枚“普小陀”表情印章,留下參加升旗儀式的記錄,集齊一定數(shù)量就有機會成為光榮的小旗手。一次堅持換一個章,在第六次參加升旗儀式時,曹嘉華成為了護旗手,第十二次時,她成為光榮的升旗手。第十六次時,她第一次成為升旗儀式的主持人。在2018年1月1日參加第二十一次升旗儀式時,曹嘉華更是被安排成為演講嘉賓。
至今,曹嘉華已經(jīng)擁有了6本成長護照,擔任過6次升旗手或護旗手。就在今年9月中旬,她又再次成為了升旗手。已經(jīng)是初中生的她,在現(xiàn)場站得筆直,每個升旗動作都盡力做到最好,因為她要為其他小旗手做榜樣。
曹嘉華覺得,如果說一開始參加只是抱著體驗和感受的想法,如今每周的堅持,她早已將“國旗下成長”作為自己每周的必修課,“它就像學校外的第二課堂,如果遇上臺風下雨天取消了升旗儀式,我會很失落?!?/p>
普陀團區(qū)委表示,自推出成長護照后,每年都有不只一位少先隊員風雨無阻集齊30次“活動參與章”。今年,團區(qū)委還特別設計了五四百年的紀念章,國慶期間,全新設計的“70”印章也首次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