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燧
摘? 要? ?盡管“學科”缺乏嚴格的科學定義,但其設置的重要性依然毋庸置疑。當前,重點學科的數量和排序業(yè)已成為衡量高校地位的判據之一,學科的發(fā)展自然而然躍為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就科技考古學科發(fā)展而言,最為重要的是學科的體系建設。筆者基于多年的科教經驗,針對中國科學院大學的具體情況,直面科技考古學科的特殊性,較為詳細地介紹了有關該學科發(fā)展的思考。
關鍵詞? ?科學技術史 考古學? 科技考古學? 學科建設? 高校排名
中圖分類號? N092
文獻標識碼? A
談及學科發(fā)展,首先需明確何為學科?《辭?!返慕忉屖牵簩W術的分類。指一定科學領域或一門科學的分支。如自然科學中的物理學、生物學;社會科學中的史學、教育學等。這樣的解釋含糊不清且不夠貼切,難以悟其要領。
利用網絡檢索并經思考、整理,初步認識到,學科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知識體系,每個學科,都有其自身的理論、方法與實踐。應該說,學科的劃分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劃分者的主觀意識。按照我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專業(yè)設置,擬將學科分為三個層次,即:學科門類、一級學科與二級學科。
百度對學科門類的解釋為:具有一定關聯(lián)學科的歸類。這一解釋似乎還容易理解,即可以將其理解為具有內在關聯(lián)性質的學科群。然而,百度對一級學科和二級學科的解釋為,一級學科為學科大類,而二級學科為學科小類。這種解釋如同沒有解釋,不過,它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們意識到,所謂一級學科和二級學科,特別是以交叉為特征的新興二級學科,其實并無客觀標準。事實不正是這樣嗎?!如果沒有王渝生等先生的不懈努力,特別是王竹溪、錢臨照等老一輩科學泰斗的情有獨鐘,科學技術史恐怕至今也難以成為一級學科。同樣,考古學能夠順利提升為一級學科,全然歸因于我國考古事業(yè)卓有成效的迅猛發(fā)展。
既然一級學科和二級學科皆無客觀標準,我們是否可以將其束之高閣,置之不理呢?當然不可!不僅不可,還應特別重視!別的不說,僅認識到以下兩點便足矣,這兩點即是:學科是研究生學位授予的依據,而重點學科的水平和數量則是考量高校地位的重要標準之一。
實際上,我們重視科技考古學科的發(fā)展由來已久。早在1999年,中國科大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成立不久,考古學還是二級學科時,我們便決定授予研究生科學技術史學位(曾一度同時獲得考古學與博物館學碩士授予權),并將科技考古學“包裝”為學科。記得那時仿照考古學將科技考古學定義為:科技考古學,即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分析研究古代遺存,取得豐富的潛信息,再結合考古學、歷史學等社會科學方法,探索古代社會歷史的科學。不難發(fā)現,其研究對象與研究目的和考古學完全一致,但研究方法、理論和手段則與傳統(tǒng)考古學大相徑庭。
關于科技考古學的研究方法,最初認為基本屬自然科學范疇,后來在早期博士研究生朱君孝的啟發(fā)下,方深刻認識到,原來科技考古學的研究方法,既與自然科學有關,也與社會科學有關,或者也可以說,既不全同于自然科學,更不全同于社會科學。為便于理解,特舉豬的馴化為例。探索馴化豬的起源時間是科技考古的前沿課題之一。野豬剛被捕獲開始馴化時,其是徹頭徹尾的野豬,如何能夠知曉其開始馴化與否?社會科學方法顯然無計可施,而自然科學方法也居然一籌莫展。然而,倘若充分利用考古遺址的具體信息,例如,分析確定同一遺址豬骨之間存在祖孫三代關系,其第三代則毫無疑問是馴化的結果。現在可以闡述得抽象一些,即如果將探索考古學問題比喻為解一個方程,那么,自然科學的方法可用于解析方程,倘若巧妙利用遺址相關信息這一邊界條件,我們便有可能獲得方程的唯一解。
正當我們煞費苦心將科技考古學“包裝”成學科且自覺頗有成效時,隨著考古學成功升為一級學科,科技考古學也自然僥幸列為二級學科,這樣,如何思考科技考古學的學科發(fā)展便顯得更加迫在眉睫。
基于多年從事科技考古學科研與教學的經驗,我們認為,作為科技考古學學科的發(fā)展,首先應是科技考古學學科體系的建設,然而迄今為止,何為科技考古學的學科體系,人們似乎還不甚明了?;蛟S有人會辯解,怎么沒有???如今《科技考古學概論》《科技考古學》《中國科技考古導論》以及筆者編著的《科技考古進展》都已正式出版,并產生了不可低估的影響。不過,平心而論,上述這幾本著作,與其說介紹的是科技考古或科技考古學,不如說介紹的是科技考古的方法或科技考古學的方法。筆者以為,真正的科技考古學學科體系可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作為考古學二級學科的體系,它應該是全面融入了考古學與科技考古學最新研究成果的考古學學科體系,它將使原有考古學的學科體系發(fā)生“質”的提升;另一類是作為科學技術史二級學科的體系,它應該是全面融入了科學技術史與科技考古學最新研究成果的科學技術史學科體系,應該說,以往的科學技術史學科體系早已富含科技考古學的研究成果,今后的科學技術史學科體系談不上“質”的變化,但至少有全面而深刻的變化。
這就是說,科技考古學的學科體系其實有兩個,作為考古學的二級學科而言,其學科體系即為未來發(fā)生“質變”的考古學學科體系,而作為科學技術史的二級學科而言,其學科體系則應為未來發(fā)生全面、深刻變化的科學技術史學科體系。由此可見,科技考古學的學科發(fā)展,應該兼顧考古學與科學技術史兩個一級學科體系的建設。這一點,決定了科技考古學學科發(fā)展的“與眾不同”。
其實,平時開展科技考古教學或科研時,人們一般將注意力聚焦于具體的教學或科研內容上,而不可能將學科體系建設時刻銘記心間。然而,根據以往的經驗,每當開展具體的科技考古科研項目時,我們總是特別關注以下兩點,即方法的創(chuàng)新和重大科學問題的攻克,一段時間后,隨著新進展的不斷積累,人們不難發(fā)現,科技考古學的學科體系又有了顯著的發(fā)展。
所謂科技考古方法的創(chuàng)新,原則上可分為三類,一類為“原始創(chuàng)新”,例如最近我們采用亞微結構分析,有效地探討了玉器產地這一世界難題;又如,采用巧妙的鑒別方法,全然排除了地下水所含鹽份的影響,證實中壩遺址出土的花邊陶壺為制鹽或盛鹽工具;再有,借助礦料來源數據,探討當時的社會結構等。一類為“方法的移植”,即將自然科學學科前沿的最新方法,合理移植于科技考古領域。這方面的例子很多,最值得介紹的是大科學裝置的相關分析方法。例如,根據同步輻射X射線熒光面掃描判斷冶煉工藝;又如,采用Micro-CT揭示古代玉器的鉆孔工藝;還有,根據吸收邊和近邊結構探討瓷器的呈色機理;再有,借助散裂中子源無損探測文物內層材料的結構和成分(近期可望開展)。還有一類為引進“國外的先進方法”,例如,植硅體、淀粉粒、孢粉等分析方法;又如,借助熱膨脹儀測定陶瓷的原始燒成溫度;采用巖相方法探索陶器的產地等。這方面的例子更多,但需要強調的是,我們在引進國外先進方法同時,經常對原有方法進行改進和提升,甚至另辟蹊徑,脫胎換骨地改造原有方法。
今天回憶起來,特別關注分析方法的創(chuàng)新,使中國科學院大學考古學與人類學系的科技考古研究收到了奇效。毫無疑問,這一成功經驗仍應保持發(fā)揚,期望獲得更多、更重要的成果。
我們另一關注點是重大科學問題的攻克,這里的重大科學問題常常同時涉及考古學和科學技術史兩大一級學科,例如,我國瓷器的起源和我國冶金工藝的起源等。需要指出的是,有些重大科學問題的攻克必須借助原始創(chuàng)新的方法,譬如上述我國冶金工藝的起源。而有些重大科學問題的攻克則主要緣自概念的梳理。不難認識到,正是陶器、瓷器定義的重新討論,才導致我國瓷器起源大幅提前的新結論。多年的研究經驗告訴我們,既要尊重前輩專家,但絕不能迷信前輩專家,更不要懼怕“不良”前輩專家的威脅大棒。一般說來,凡遇到這種情況,十之八九表明你的研究將具有重要學術價值。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周衛(wèi)榮教授等否定我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失蠟法鑄造工藝的存在。
人常說,“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事實確實如此,每一個重大科學問題的攻克,至少都將顛覆原初某一段歷史或某一項工藝形成機制的認識。顯然,堅持方法的創(chuàng)新和重大科學問題的攻克,現有的考古學和科學技術史學科體系將不斷得以修正、完善和提高。建議我們審時度勢,適時編著相應教材,特別是考古學學科的新教材。如實說,教材建設正是筆者所在系的軟肋,必須給予特別關注。
除科研外,教學也是科技考古學學科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萍伎脊艑W的教學主要體現在人才的培養(yǎng)。人才的培養(yǎng)重在成功率和成才率。成功率即研究生培養(yǎng)的合格率。應該說,筆者系里培養(yǎng)研究生的合格率幾乎是100%;而成才率即研究生畢業(yè)數年后,在其工作單位,成為骨干或學科帶頭人的比例,檢驗我們早期畢業(yè)的研究生,其成才率之高已成為同行之共識,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當然,這些成績的取得不是偶然的。簡而言之,有以下幾點心得。
一是文科、理科背景不同的學生,安排他們從事不同的研究課題,文科學生一般從事描述性為主的課題,理科學生則主要從事與反應機理、工藝原理相關的課題。二是要求碩士生學會怎樣開展科學研究,明確指出,首先要有思路,而更重要的是設計判別實驗,以實證原初思路的正確與否。至于博士生,原則上要求其研究為一完整的體系。三是因材施教,幾乎每位研究生的研究課題都是根據學生的具體素質和興趣,經師生雙方認真討論后確定。相關事例太多了,這里不再一一枚舉。
以上就科技考古學科發(fā)展規(guī)律而闡述的一孔之見。在這里,我們還不得不談一談科技考古學科發(fā)展的具體措施,這是因為我國教育部不斷頒布高校和學科發(fā)展的新政策和新精神。例如以前的211、985和最近的雙一流。無論如何,凡入選這些名目的高校無不獲得極大資助和支持,猶如打了強心針一般。從這一點講,其積極的一面毋庸贅述。然而,我們不能不看到,所有這些政策,明顯助長了各單位的本位主義,全然不利于不同高校之間,甚至同一高校研究團隊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對此,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認識。當然,具體操作起來,又不得不將自身利益放在第一位。這就需要認真分析我們的優(yōu)勢和不足之處,統(tǒng)籌兼顧,合理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