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淑雯
摘 要:隨著社會的多元化發(fā)展,織物藝術有了脫胎換骨的全新面貌,其已逐漸發(fā)展成立體形式,為傳統(tǒng)織物藝術注入了新鮮血液。本文主要從立體造型織物藝術創(chuàng)作的表現(xiàn)手法、主題運用等方面進行創(chuàng)作方法研究。
關鍵詞:立體織物;表現(xiàn)手法; 新主題
一、立體織物藝術概念
立體織物藝術,亦稱“軟雕塑”,該概念通指具有三維空間造型的織物,其具有空間上的延展性、多視點的欣賞價值和潛在使用價值。其占有一定的空間,并與空間一同構成新的環(huán)境、新的視覺產物。
立體織物藝術是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是通過編、結、纏、繞、貼、扎、縫、染等綜合技法構成軟體,其具有堅硬或柔軟,沉靜或律動,平直或曲隆,艷麗或暗淡,堅立和凹凸等不同的質感、肌理感、色彩感、狀態(tài)感。無論怎樣確立,立體織物藝術終將為一門綜合性、多元性與邊緣性的藝術學科,在與現(xiàn)代人類生存環(huán)境親和中,內涵豐富,風格獨特,能烘托著人與環(huán)境的和諧氛圍,能顯示出視覺美和觸覺美的藝術魅力,還能喚起人們對大自然的深厚情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現(xiàn)代生活中同大量使用硬質材料制品所帶來得冷漠感,重新讓“人情味”回歸人間。
二、立體織物造型方法研究
(一)從表現(xiàn)手法看織物造型設計
創(chuàng)作的來源可以是來自自然,自然界中的每一種生物都擁有著自己的尺度,當藝術家將原有尺度放大或縮小,又會產生怎樣的視覺效果呢?夸張作為表現(xiàn)手法與設計融會貫通,設計中夸張手法有著極強的感染力,夸張是在真實的基礎上,通過設計者自己的情緒及對實物的認知進行夸大表現(xiàn),讓觀眾的感受更直觀。Jason Gamrath是美國西雅圖的玻璃吹制專家,他的作品主要涉及用他專業(yè)的吹制技術創(chuàng)作巨大的、夸張的蘭花和食肉動物。他的每一個作品都比一個人的頭大,盡管如此,他在細節(jié)上也毫不妥協(xié)。顏色是生動的,形狀是惟妙惟肖的,真正的鮮花被準確地臨摹在他的玻璃復制品。他說:“在宏觀尺度上創(chuàng)建這個系列的目的是為了揭示自然界微觀尺度中存在的美”,他想強迫人們注意到他們在“作為一個大人物到處走”時很容易忽視的細節(jié)。
重復作為一種設計風格與藝術表現(xiàn)手法,在現(xiàn)代設計中得到了充分的應用。相來自加拿大多倫多的刺繡藝術家Amanda McCavour的織物作品則是空靈溫暖的。作品元素其實是單一的,但作者通過不斷重復的設計手法進行排列,大小不一、高低起伏的全掛著,營造一種空靈的身臨其境的外在感,為觀眾在空間中營造藝術享受。那些輕如鴻毛的紡織品浮在空中,看起來馬上就要分崩離析,但是它們聚集在一起時卻表現(xiàn)出了動人的生命力與力量感。加上絲線的溫潤質感,讓整個空間充滿一種空靈、歡快的氛圍,猶如置身童話仙境一般。
(二)探索新主題注入織物造型設計
從古至今,花卉主題是永不凋落的靈感源泉,花卉藝術作品數不勝數,設計和工藝都達到高峰,人們賦予了花卉美好的寓意和寄托,讓花卉藝術作品蘊含藝術價值和人文氣息。如何在織物設計中發(fā)現(xiàn)花卉的新形態(tài),突破固有的花卉藝術作品設計具有也是一定難度。從花卉元素的材料和思考方式著手,挖掘花卉元素與立體織物造型設計之間存在的更多可能性,為花卉形態(tài)織物設計注入一種新形象、新思想、新理念。
中國傳統(tǒng)飾品與花卉元素緊緊相連,如《簪花仕女圖》中看到的大朵牡丹等花朵被女性佩戴,由此可見花卉元素早在中國傳統(tǒng)首飾中呈現(xiàn)出豐富多彩的表現(xiàn)形式。而在西方,花卉元素在珠寶設計中呈現(xiàn)出繁榮的景象,珠寶大師喜歡用奢華的寶石模擬花朵的外形來體現(xiàn)花朵的絢麗。時過境遷,花卉元素依舊是首飾設計中的熱門題材,但藝術家們總是能找到創(chuàng)意點進行設計。德國柏林設計師 Ahoy Ahimsa 的花瓣首飾,打散重構的組合方法,以花瓣為基本元素的設計,選取最具特征的部分符號對象,打破原有的圖形組織結構形式,按照符合現(xiàn)代受眾審美和文化價值的取向,使之產生新的符號形體制成了獨特精美的花瓣首飾。首飾輕薄小巧,顏色淡雅,紋理清晰可見,猶如被施了魔法一般永遠定格在盛開之時。美國藝術家Tatyana的毛線編織植物系列作品《The Knit Garden》,她的作品主題從自然世界中汲取,從概念上模仿植物生長,用非常逼真準確的細節(jié)構造來展示花草的精氣神。
除了自然元素,抽象元素的運用也是很好的創(chuàng)作切入點。抽象圖形本身就很單純、凝練,大多趨于規(guī)則的幾何形與有秩序的點線面的組合,富于條理、節(jié)奏、對稱、均衡、和諧,既變化又統(tǒng)一,給人以美的享受。在設計中,點線面這些元素被廣泛的運用,抽象圖形雖然沒有直接的含義,但是同樣可以傳遞一定的信息感。抽象的點、線、面變化可以成為聯(lián)想表現(xiàn)的手段,引導觀者的聯(lián)想感受。點的聚焦、體現(xiàn)重點的作用;直線和曲線的運動性的作用;面的能動性都被設計師合理的運用著。色彩在抽象元素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色彩是最直接、最具感染力的視覺語言,是繪畫藝術語言中最活躍最最富有表現(xiàn)力的元素。法國纖維藝術家Fran?oise Christien的藝術作品,我們可以看到她將抽象元素詮釋的淋漓盡致。亮黃色的點組成的塊面脫穎而出,成為整個纖維壁掛的視覺中心,點與面的合理運用,既簡潔又豐富;縱向粗麻繩與橫向曲線互相交融,線與線的穿插,既變化又統(tǒng)一。
四、總結
現(xiàn)代織物藝術的蓬勃發(fā)展,使它變得材料不拘一格、形式新穎多彩、題材豐富深厚,與傳統(tǒng)的紡織工藝相比,在選材、形式、內容、觀念等方面都有了質的變化?,F(xiàn)代織物藝術廣泛進入了人們的工作、生活等各個方面,承擔起了社會文化發(fā)展的重要角色,為人類現(xiàn)代生活構成了一個和諧美好的空間,對人們生理、心理產生了重要的正面能量?,F(xiàn)代織物藝術發(fā)展的步伐不單只是滿足文化的傳承,在社會快速發(fā)展同時更應滿足人們的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使人們內心得到共鳴,精神得以駐足。
參考文獻
[1] 施慧.現(xiàn)代纖維藝術研究.
[2] “從洛桑到北京”第十屆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作品選 [M].
[3] 淺談纖維藝術做家紡裝飾在家居環(huán)境中的影響[J].
[4] 胡曉蕊.淺談軟雕塑的材質美[J].
[5] 張妍.軟質材料在纖維軟雕塑創(chuàng)作中的情感體現(xiàn)[J].
[6] 崔甜甜.軟雕塑材料的色彩語言在空間中的應用——以施慧、林樂成作品為例[J].
[7] 孫雅潔.抽象元素在編織壁掛藝術中的應用[J].
(作者單位:杭州師范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