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蘭
上學期,一年一度的市級“三好學生”評選,在接近期末的時候開始了。如果說,孩子初中想就讀優(yōu)質(zhì)中學,這張“三好學生”證書就是敲門磚;如果想進重點班,這張“三好學生”證書更是必備條件。
我很淡定。在過去一年里,女兒得了很多獎勵,全國的、全市的、全區(qū)的都有,還擔任班干部、大隊委,老師和同學對她評價都不錯。
可等結(jié)果出來的時候,女兒哭喪著臉告訴我說,自己落選了。
等從網(wǎng)上獲知了他們班上評上“三好學生”的孩子的名字時,我坐不住了。作為一個關(guān)心孩子的家長,我擔心女兒對我撒謊,是不是她在學校表現(xiàn)不好或是方方面面實際上不如別人,因而給她的班主任老師打了個電話。平日里我理解老師工作繁忙,極少打擾老師,跟老師的交流也僅限于互發(fā)短信而已。
但老師在電話里告訴我說,女兒的落選,不是她表現(xiàn)不如人,關(guān)鍵在于她已當過“三好學生”,這一次要把這難得的機會讓給別的孩子,讓大家都有上重點中學的可能。
我怔住了,甚至不知自己是怎樣和老師在電話里心平氣和地說“再見”的。
我不知道如何安慰失落的女兒,是不是該把真相告訴她。思來想去,我決定只要女兒不說,我就閉口不提這件事情。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認為女兒也該把落選“三好學生”的這事給忘記了。但有一天,她還是問我了:“媽媽,您對我落選‘三好學生’的事還耿耿于懷嗎?”
“是的?!蔽也幌朐谂畠好媲叭鲋e,既然她主動提起,我也干脆告訴她我的感受。
“媽媽,沒評上‘三好學生’,我確實也失望生氣過。不過老師說,讓大家都有上好學校的機會,這也很好啊,而且這次被選上的同學,他們的成績雖然沒有我好,拿的獎也不如我多,也沒有擔任班干部,但他們也有我沒有的優(yōu)點??!比如小虎同學體育好,校園運動會總是他出風頭;小路同學文藝才能突出,常常擔任學校大型晚會的主持人;小林同學成績一般,但她總是熱心助人。如果說我們都是祖國的花朵,那么我們一定是不同的花兒,在不同的地點、不同的時間綻放,如果大家都選擇做引人注目的花兒,那我做一株路邊不起眼的小草也沒關(guān)系。”11歲的女兒,竟會如此安慰我。
“可做一株小草,那是注定是要被忽視的?。 甭犃伺畠哼@番“小草”理論,我都替她著急。
“媽媽,每一個季節(jié),就只有幾種當季的花開放,等到下一個季節(jié)來臨的時候,又有別的花開放??刹还芑▋洪_放還是枯萎,小草都依然綠意蔥蘢,蓬勃向上,它們才是花壇的主角?!迸畠旱脑挷挥傻米屛疑钏?。
是啊,只要她學習起來有激情,生活過得有信心,堅持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理想,當不當“三好學生”,讀不讀好中學,那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哪怕就做一株路邊的小草,只要它保持蓬勃的生機,何嘗又遜色于鮮艷奪目的鮮花呢?
女兒的話,讓我感覺她真的長大了。我這當媽的想法,也得跟上她的腳步,不能叫她說我落伍了。
(責編 唐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