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剛
在昔日的鄉(xiāng)間,紅薯是極具特色的糧食作物,也是廚灶前最尋常不過的食物。正所謂“紅薯湯,紅薯饃,離了紅薯不能活”,農(nóng)人們變著花樣吃紅薯,生著吃、煮著吃、蒸著吃,農(nóng)活忙時,衣兜里還要裝上一把紅薯干兒,餓了就拿一塊放嘴里嚼嚼。
金風乍起,霜降大地,該刨紅薯了。在童年的記憶中,每到紅薯成熟的季節(jié),最快樂的事情就是烤紅薯。從田埂上撿來一些玉米稈,找個避風的土坡,挖一個小土坑,把紅薯放在里面,拿一些玉米稈蓋在紅薯上點著,坐在田埂上等待著香噴噴的紅薯“出爐”。大伙的心情很緊張,只盼望著讓紅薯快一點兒熟。很多時候,不等紅薯完全烤熟我們就爭先恐后從火堆中扒出來,一邊吹氣一邊狼吞虎咽地吃,弄得滿臉是灰,你笑笑我,我笑笑你,心里美滋滋的。
紅薯的別稱很多,譬如番薯、甘薯、朱薯、
金薯、地瓜等。紅薯是舶來品,原產(chǎn)于中南美洲,哥倫布將其帶到了歐洲。在16世紀,因殖民擴張,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把它傳入了東南亞。大約在16世紀80—90年代(即明朝后期),紅薯被傳入了中國,主要通過兩條路徑傳播:一條是從越南傳入廣東,一條是從菲律賓傳入福建。對于紅薯的引入及推廣,不得不提福建商人陳振龍父子。
據(jù)記載,陳振龍到菲律賓呂宋島經(jīng)商時看到當?shù)乇榉N紅薯,產(chǎn)量極高,而且既可生吃也可煮熟了吃。他想到自己家鄉(xiāng)福建山多田少,土地貧瘠,糧食不足,如果可以引進這個易種而又量多的農(nóng)作物,就可以大大解決溫飽問題。于是在明萬歷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他用重金購買了當時被禁止運出國的薯藤,將其編進竹籃和纜繩內(nèi),并在繩面涂抹污泥,巧妙地躲過了殖民者關(guān)卡的檢查,瞞天過海,運回了老家福建,并且試種成功,收獲頗豐。后經(jīng)其子陳經(jīng)綸在整個福建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