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水林
摘要 主要介紹了觀賞甘薯的優(yōu)點及栽培管理技術,為種植戶提供相關參考,以期促進觀賞甘薯的廣泛應用,發(fā)揮美化城市及庭園的作用。
關鍵詞 觀賞甘薯;優(yōu)點;栽培管理技術
中圖分類號 S682.3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08-0128-01
甘薯是我國主要雜糧之一,其營養(yǎng)價值高、用途廣泛。衢州市甘薯常年種植面積0.68hm21,主要用于釀酒、飼料、加工薯條和粉絲等。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閑農業(yè)和觀光農業(yè)得到了各級政府的重視和關懷,觀賞甘薯也應運而生。
觀賞甘薯為旋花科番薯屬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2,集觀賞價值與經濟價值于一體,而且生長迅速,具有耐貧瘠、耐干旱等優(yōu)良特性3。目前,衢州市的庭園觀賞甘薯主要有紫葉甘薯、金葉甘薯和三色甘薯等3種。葉菜型甘薯以食用甘薯莖尖為主,可作陽臺蔬菜和庭園觀賞兩用;栽植方式有水培、塊根植、莖葉扦插等3種,但以莖葉扦插為主甲。觀賞甘薯因其多樣的葉形、靚麗的葉色而深受人們喜愛,具有美化城市及庭園的作用。
1優(yōu)點
1.1觀賞期長
一般花卉以觀賞花為主,周期短的10d左右,長的30d左右;油菜花觀賞時間較長,也只有40~50d。而養(yǎng)護良好的觀賞甘薯,通常3月中旬至12月上旬都可以觀賞;如做好防凍措施,則可以全年觀賞。
1.2美化庭園(和城市)
在農村,農民利用門前庭園,以花盤或長槽盆扦插觀賞甘薯;在城市,可在陽臺上以花盤方式扦插觀賞甘薯,也可以沿街道用長槽盆來扦插觀賞甘薯2018年開化縣沿街扦插的觀賞甘薯,不僅美化了城市,還得到了市民的好評。
1.3節(jié)約成本
觀賞甘薯幼苗的繁殖快、時間短,同時病蟲害發(fā)生較少,因而栽植成本較低。扦插觀賞甘薯不僅苗木成本較其他花卉低,而且管理費用也較少。
1.4觀食兩用
選栽觀賞甘薯時可以扦插葉菜型甘薯,不僅可以美化庭園,而且具有食用價值。
2栽培管理技術
2.1扦插管理
觀賞甘薯以小盆栽培為主,花盆口徑25~30cm,每盆扦插3~5株;葉菜型甘薯,可用長槽盆栽培,株距10~15cm。選擇苗長10~15cm帶2~3節(jié)嫩頭的幼苗,扦插后只要水分充足,則成活率高、生長速度快,過程中應注意遮蔭保苗。
2.2水分管理
觀賞甘薯室內前期一般7d左右澆1次水用量依照盆內濕潤程度而定,室外4~5d澆1次水,通常安排在早上或傍晚葉菜型甘薯要做到看苗施肥,并澆足水。為了保證莖葉的鮮嫩度,栽培過程中要注意勤澆水,以保持種植盆內的濕度。
2.3溫度管理
觀賞甘薯同甘薯一樣需要溫暖的氣候條件,溫度要求在10~30C,7-8月高溫期需要遮蔭;12月,上中旬低溫來臨時,將觀賞花盤移人溫室保留母株。
2.4光照管理
觀賞甘薯喜光。農村農戶門前栽植的觀賞甘薯不缺乏光照,但在居民陽臺栽植的觀賞甘薯,建議將其擺放在有光照的窗戶周邊。有條件的建議在室內給予補光,例如盆栽上設置LED植物生長燈。
2.5蟲害管理
病蟲害的防治原則是以農業(yè)防治為主,藥劑防治為輔。甘薯較其他蔬菜病蟲害輕,也可通過人工滅蟲控制蟲害。藥劑防治病蟲害應采用高效低毒的農藥,葉菜型甘薯盆栽用藥要注意采摘安全間隔期。
2.6適時采摘
葉菜型甘薯莖尖只要達到適當長度即可采收,在4-11月,如水分充足,每隔7~15d可采摘1次,具體采收間隔時間視莖尖生長速度而定。做到適時采摘,一是可以防止基部莖葉變老變黃,增加株間通風透氣性;二是有利于甘薯莖上的腋芽抽生,增加收獲批次。觀賞甘薯為保持其觀賞美感,可依據(jù)喜好進行修剪。
2.7防凍措施
2.7.1移入室內。12月冷空氣來臨,要及時將觀賞甘薯移入室內,如量大的可以部分移入室內,確保母株能夠安全越冬。室內溫度低于7C時,要適當增溫,防止死苗。
2.7.2轉移苗棚(或溫室)。育苗棚內一般有加溫措施,棚內溫度高于10C,可以達到觀賞甘薯的生長適溫。因此,為了避免觀賞甘薯發(fā)生凍害,應就近將觀賞甘薯全部或部分轉移到育苗棚內,確保來年有苗扦插。
3參考文獻
[1]陳建明,徐南昌.1986-2015衢州農作物品種[M].北京:中國農業(yè)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159.
[2]任韻,陸國權.國外觀賞甘薯的培育和應用[J].北方園藝,2005(3):14-15.
[3]王晨靜,陸國權,趙習武.觀賞甘薯的觀賞性綜合評價[J].江蘇農業(yè)科學,2015(2):176-178.
[4]史新敏,唐君,張允剛,等.觀賞甘薯冬季溫室盆栽培技術[J].作物雜志,2007(1):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