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科 李思卓
在發(fā)展林業(yè)、保護森林資源的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森林病蟲害問題。本文理性的分析了當下的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為更好的做好森林病蟲害防控提出相應對策。
1、森林病蟲害防治中存在的客觀問題分析
①管理模式落后,技術人員不足
從管理高度來看,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并沒有被擺放在應有的高度,尚且存在著重視程度低,管理模式缺乏創(chuàng)新,管理機制落后等一系列問題。部分林業(yè)管理部門缺乏病害蟲防治意識,一些林業(yè)技術人員配置數量不足,技能水平不高。因重視程度較低,在森林防控領域投入的資金有限,這也對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開展帶來了不利條件。工作人員沒有跟進時代要求,用傳統(tǒng)的方法來應對日益繁多的病蟲害問題,導致病蟲害防治效果較低,森林資源遭受了重大損失。一些林業(yè)技術人員,不具備實地作業(yè)經驗,一旦遇到病蟲害問題,難以在第一時間判斷病害、蟲害的類型與種類,更無法提出具備針對性的有效舉措。專業(yè)素質較低,缺乏實踐操作,容易貽誤時機,導致病蟲害進一步蔓延、擴散。
②農藥使用不合理問題突出
在森林病害蟲防治過程中,多使用了大量的農藥。而隨著病蟲害具備了一定抗藥性之后,人們往往采取的措施是加大農藥使用劑量,這不僅導致了病蟲害天敵的大量死亡,還污染了森林的水源,破壞了森林生態(tài)。當下,農藥使用仍是傳統(tǒng)的噴霧殺蟲方式,這也導致了大量藥物浪費。缺乏對農藥施藥技術的創(chuàng)新,沒有嚴格管理農藥使用劑量,引起了一系列不良問題。
③森林病蟲害受災較為嚴重
森林病蟲害有著較為頑強的生命力,且繁殖周期短,一旦形成規(guī)模,則會帶來較為嚴重的災害,且難以控制。加上目前多所采取的是事后被動防控的應對方式,往往病蟲害已帶來了較大范圍的災害,才進行防控,防控效果差,森林資源損失嚴重。
此外,人工大量砍伐原生樹木,缺乏對新生樹木的養(yǎng)護、保護,也是引起病蟲害防治中存在的重要問題。
2、森林病蟲害防治的發(fā)展性對策
①推動管理體制變革,做好病蟲害預警
為切實做好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必須構建科學、高效的森林病蟲害防治制度,依托制度來推動各項防治舉措的落實。為此需要做到如下幾點:其一,在管理過程中,需要對參與人員進行持續(xù)培訓,通過制定良好的考核機制與淘汰機制,來增加林業(yè)人員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從基礎的日常工作做起,對森林、林場狀況進行實時監(jiān)控,確保可以在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病蟲害問題,避免出現(xiàn)大規(guī)模的病害與蟲害。其二,推動森林病蟲害法規(guī)制度逐漸完善,依據法律來保護森林,依據法律來治理森林,科學開采,嚴禁違法砍伐森林,保護原生森林的數量與占比,還應做好組織工作,引導更多力量參與到病蟲害防治工作之中。其三,構建先進的可靠的森林病蟲害預警機制,做好病蟲害的預測、監(jiān)控工作,這也是開展事前防控的前置條件??梢詰孟冗M的科學技術,在森林中布置監(jiān)測器來實現(xiàn)監(jiān)控。同時應設置明確的分工,將相應的區(qū)域具體到個人,切實確保監(jiān)測預警有效進行??梢园才啪邆湟欢▽I(yè)技能的專人來負責病蟲害預測與監(jiān)控工作。一旦發(fā)現(xiàn)病蟲害問題,應發(fā)出預警,并指導下一步的防控工作,從根本上降低病蟲害損失。
②提高農藥使用規(guī)范性與科學性
在森林病蟲害的防控工作中,噴灑農藥是消滅病蟲害的一種典型方式,但農藥使用多采取的是噴淋措施,使用劑量大,在消滅病蟲害的同時,也對病蟲害的天敵構成了生命威脅。為此,需要規(guī)范農藥的使用方式與應用劑量,可以選擇低毒害、污染小的農藥來防控病蟲害。此外,還需要對害蟲的種類、數量、特征進行觀察,為避免其出現(xiàn)抗藥性,可以選擇多類農藥更換使用。為降低污染,應逐漸減少化學農藥應用量,推動生物農藥的普及,同時也有助于做好害蟲天敵的保護工作。
③建設混交林,推動生態(tài)平衡
目前,許多森林都屬于人工造林形成的,在造林過程中,為了便于種植、管理與開發(fā),多會選擇單一樹種的方式進行大面積種植,而這也為病蟲害的發(fā)生、繁衍、蔓延帶來了便利條件,也容易帶來更大的森林損失。為此,在保護現(xiàn)有森林的基礎上,還應該推動混交林建設工作,應用良種壯苗,構建混交林,采取工程造林與集約經營等方式,在林業(yè)生產的過程中滲入病蟲害防治理念?;旖涣纸ㄔO有助于更好利用營養(yǎng)、空間,且不同樹種之間相互促進與配合,對外界病蟲害的抵御能力更為突出。在混交林建設過程中,可以聘請專業(yè)人員來進行指導。通常而言,在林場中,梅林樹木占比應不低于一成,彼此之間交錯搭配,有助于增強森林生態(tài)的穩(wěn)定性,且可以增加樹木的成長速度,病蟲害一旦發(fā)生,其蔓延的速度也相對較慢。改變單一大面積同類樹種造林的方式,推動混交林建設,是降低病蟲害的重要舉措。
④物理防治與生物防治相結合
隨著現(xiàn)代科技與生物技術的不斷進步,對于森林病蟲害已有了較好的解決方法,如物理防治與生物防治等。在林木栽植過程中,應用具備較好抗毒抗病的苗木來栽培。按照區(qū)域實際與土壤肥力,做好栽培距離的科學控制,避免出現(xiàn)苗木過密問題。栽植后應做好施肥除草等工作,減少病蟲害滋生的環(huán)境。也可以選擇生物防治措施,增加蟲害天敵的數量、種類,從而形成良好的生態(tài)鏈,為鳥獸生長提供安全的環(huán)境,通過蟲害天敵來消滅蟲害,避免蟲害演變?yōu)檩^大災害。
理性分析當下的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尚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如管理模式落后,技術人員不足,農藥使用不合理問題突出,森林病蟲害受災較為嚴重等。為做好森林病蟲害防控,應積極采取發(fā)展性舉措,提出了推動管理體制變革,做好病蟲害預警,提高農藥使用規(guī)范性與科學性,建設混交林,推動生態(tài)平衡,物理防治與生物防治相結合等一系列舉措,以有效防控森林病蟲害。
(作者單位:1.463300河南省汝南縣綠化隊;2.463300河南省汝南縣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