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志德, 張 潔, 李 放
(四川省建筑設計研究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本項目用地位于成都市高新區(qū)天府大道大源中心區(qū),由2棟超高層辦公樓及其商業(yè)群房(2層)、地下室(4層)組成。1號辦公樓建筑層數(shù)(含裙樓)33層,建筑高度160.45 m; 2號辦公樓建筑層數(shù)(含裙樓)45層,建筑高度139.90 m,工程效果圖如圖1所示。本文主要針對其中1號辦公樓做論述。1號樓標準層結構平面如圖2所示。
圖1 外立面效果
圖2 1號樓標準層結構平面
本工程所在地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地震加速度為0.10g。根據(jù)建筑功能需要并結合結構受力情況,1號辦公樓采用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筒體結構。根據(jù)JGJ 3-2010《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第3.3.1條,本工程屬于B級高度的鋼筋混凝土高層建筑。
規(guī)則性判斷:根據(jù)SATWE的小震彈性振型分解反應譜法計算結果可知,局部樓層最大位移比大于1.2,但小于1.4,屬于扭轉不規(guī)則。
故1號辦公樓為B級高度的扭轉不規(guī)則的超限高層結構,存在兩層通高超長框架柱等抗震不利因素。
本項目抗震設計在滿足國家、地方規(guī)范外,將根據(jù)性能化抗震設計的概念進行設計。根據(jù)JGJ 3-2010《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第3.11.1條條文說明進行抗震性能評估,并同時綜合考慮抗震設防類別、設防烈度、場地條件、結構的特殊性、建造費用、震后損失和修復難易程度等因素,本工程1號樓超限高層的性能目標定為D級。
采用兩種不同力學模型Satwe和Midas Building進行整體對比分析,計算結果基本一致,并且各項指標滿足規(guī)范要求,說明結構體系、結構布置基本合理,對比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小震作用下整體計算結果對比
對關鍵構件(底部加強區(qū)剪力墻和框架柱)提出中震抗震承載力不屈服的性能目標。周期折減系數(shù)取1.0,阻尼比取0.05,不考慮風荷載,荷載分項系數(shù)取1.0,承載力抗震調整系數(shù)取1.0。
計算結果表明,中震下結構的最大層間位移角滿足不大于1/251的規(guī)范限值的要求。底部加強區(qū)的抗震承載力看出關鍵構件未出現(xiàn)超筋現(xiàn)象,抗震承載力滿足中震不屈服的要求。部分框架梁出現(xiàn)超筋現(xiàn)象,進入屈服階段。鋼筋混凝土豎向構件中震下的受剪截面驗算均滿足JGJ 3-2010《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式3.11.3-4的規(guī)定。針對個別小偏拉墻肢,按照《超限高層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專項審查技術要點》相關規(guī)定,按照特一級進行抗震構造,增大水平與豎向分布鋼筋配筋率,當拉應力小于混凝土抗拉強度標準值時,用鋼筋承受拉力,當拉應力超過混凝土抗拉強度標準值時,在剪力墻內設置型鋼承擔拉力,且平均名義拉力不應超過兩倍混凝土抗拉強度標準值。
4.3.1 地震波的選取
本工程選用了2條天然波和1條天然波,采用Midas Building進行大震下的彈塑性時程分析。所選地震波的譜曲線特性與大震規(guī)范譜曲線滿足統(tǒng)計意義相符;如表2所示,CQC法計算的大震基底剪力為82 627 kN(X向)、93 497 kN(X向),理想假定大震彈性時程時,每條時程曲線計算所得結果均大于CQC法的65 %,三條時程曲線的平均值大于CQC法的80 %,計算結果滿足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2016年版)第5.1.2條要求,因此所選地震波可用于大震分析。
表2 每組地震波對應的基底剪力
4.3.2 彈塑性樓層位移
大震下的結構層間位移角最大值和相應樓層層號如表3所示。
表3 每組地震波對應的結構層間位移角最大值
由上表可見,大震作用下,彈塑性層間位移角最大值X方向1/179(12F),Y方向1/242(11F)滿足小于規(guī)范1/100的要求。從層間位移角的曲線來看,整體剛度較為適中,層間位移角最大值出現(xiàn)在避難層附近,可對避難層上下豎向構件采用加強配箍率等措施,提高相應部位延性和剛度。
4.3.3 大震下結構抗震性能分析
根據(jù)JGJ 3-2010《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第3.11.3條第5款規(guī)定,大震下應進行彈塑性計算分析。關鍵構件(底部加強區(qū)剪力墻)抗震承載力驗算結果如圖3。
圖3 1F~5F剪力墻損傷分布
圖4 柱塑性鉸計算結果
由圖3可以看出,處于第1、2應變等級的墻體達到88 %,底部加強區(qū)第三層右下角一片墻有少許達到屈服,無屈服后墻體;第3、4、5應變狀態(tài)主要集中于洞口周邊。故關鍵構件滿足性能目標5中抗震承載力宜不屈服的要求。非底部加強區(qū)剪力墻大震下少數(shù)墻體進入屈服階段,墻體屈服主要集中于洞口周邊,同一樓層豎向構件未全部屈服。
框架柱塑性鉸計算結果如圖4所示。圖中圖例所示為鋼筋混凝土梁柱構件屈服狀態(tài),第一屈服狀態(tài)為開裂及開裂到屈曲前狀態(tài),第二為屈服狀態(tài),第三屈服狀態(tài)為極限狀態(tài)。底部加強區(qū)框架柱在裙房角部有一處開裂,處于第一屈服狀態(tài);在頂層附近出現(xiàn)開裂,處于第一屈服狀態(tài)??蚣苤催M入屈服狀態(tài)。梁塑性鉸處于第一屈服狀態(tài)的梁構件達到68.4 %,處于第二屈服狀態(tài)的梁構件達到30.7 %,沒有達到極限狀態(tài)的梁構件。
4.3.4 大震彈塑性時程分析小結
(1)在大震作用下條件下,結構X、Y向的最大頂點位移分別為640 mm、493 mm,并最終仍能保持直立,滿足“大震不倒”的設防要求。
(2)主體結構在各組地震波作用下X、Y向的最大彈塑性層間位移角分別為1/179、1/242,滿足規(guī)范要求。
(3)大震下耗能構件的損傷較嚴重,起到了耗能的作用。剪力墻的損傷主要集中在下部夾層和洞口周邊,采取提高邊緣構件的縱筋、箍筋率和墻身分布筋的配筋率的措施進行加強,以提高其變形能力和抗震性能。
通過大震彈塑性的分析及采取的相應措施,認為結構能滿足大震下第5抗震性能要求。
1號辦公樓標高H=16.800m位置核心筒內除電梯、井道外均設置鋼筋混凝土樓板,但是核心筒與框架柱之間未設置混凝土梁、板,故此處對標高H=10.800~22.800m位置的兩層通高超長框架柱進行承載力復核。此處的兩層通高框架柱計算長度系數(shù)取為2.0。采用等效彈性方法,在大震不屈服狀態(tài)下對兩層通高超長框架柱的抗震承載力進行復核,結果如圖5。
圖5 大震不屈服要求下H=10.800~16.800m和H=16.800~22.800m兩層通高框架柱計算結果
通過對比得出如下結論:
(1)兩層通高超長框架柱的抗震承載力滿足大震不屈服的要求;
(2)兩層通高超長框架柱在后續(xù)的施工圖設計中,配筋應采取小震、大震不屈服下的包絡設計;
(3)其他加強措施包括:①核心筒內在H=16.800m標高設置鋼筋混凝土樓板,厚度不小于150 mm,配筋率不小于0.25 %,鋼筋雙層雙向拉通設置,以減小核心筒剪力墻的計 算高度;②H=10.800~22.800m范圍內框架柱設置型鋼,以增強兩層通高超長框架柱的延性;③基頂22.800m高度范圍內核心筒剪力墻適當加厚,增強此范圍內核心筒剪力墻的抗側剛度;④因在H=10.800~22.800m此范圍內水平地震力主要由核心筒剪力墻承擔,不能有效地傳遞給框架柱,故嵌固端22.800m高度范圍的核心筒剪力墻應采取加強措施如下:墻體水平和豎向分布鋼筋的配筋率不小于0.40%,約束邊緣構件縱向鋼筋配筋率不小于1.4%,配箍特征值增大20%。
本工程1號樓為B級高度的高層建筑,在房屋高度、扭轉不規(guī)則等方面存在超限情況。但在設計中采用概念設計和抗震性能化設計方法,根據(jù)抗震原則及建筑特點,對整體結構的體系和布置進行了加強。設計采用多種計算程序進行了彈性和彈塑性的計算,各項指標均滿足規(guī)范的相關要求。同時兩層通高超長框架柱、底部加強區(qū)剪力墻等關鍵構件采取了更為嚴格的抗震性能目標,保證結構的整體抗震性能。
綜上所述,本工程除能夠滿足豎向荷載和風荷載作用下的有關指標外,抗震性能目標也滿足D級的要求,結構設計合理有效,并且安全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