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恩
隨著網(wǎng)絡社會的發(fā)展,現(xiàn)代大學生接觸到的思想文化逐步趨于多元化,為實現(xiàn)高等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就需要加強高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中,輔導員作為學校與學生之間的橋梁紐帶,是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領路者”,在生活和學習的過程中都對學生起到了極大的指引和糾錯作用。本文淺析了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前存在的弊端,針對高校輔導員如何創(chuàng)新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工作效力進行了探討分析。
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育人工作的核心。目前,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高校輔導員在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面臨著網(wǎng)絡信息化及社會化的多重挑戰(zhàn),因此,只有不斷更新高校輔導員的工作理念,才能促使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健康科學的開展與發(fā)展;切實增強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chuàng)新力度,才能從根源上保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完善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機制,才能使建設社會主義經(jīng)濟核心價值觀不再流于形式和喊口號。
大學生作為國家未來發(fā)展的主力軍和社會主義的接班人,高校在培養(yǎng)人才的過程中就應該加大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力度。輔導員作為大學生健康學習、快樂成長的引路人和捍衛(wèi)者,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中流砥柱。高校輔導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各高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體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chuàng)新與完善可以促使大學生理想信念更加堅定,建立起良好的價值體系,塑立起符合時代需求的正確的三觀,同時,也能極大限度地發(fā)揮出高校大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發(fā)揮出“先進生產(chǎn)力”的實際作用。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應注重實時創(chuàng)新以適應時代發(fā)展需求,用馬列主義的先進理論思想武裝自己,加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輔導員應學習新工作理念,方法及內容,以生為本,主動貼近學生生活,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成為學生們的精神導師、思想導師。
2.1 教育理念落后,內容與時代脫節(jié)
當代大學生的教育現(xiàn)狀是信息化和網(wǎng)絡化的,校園內的主體幾乎是“95后”甚至“00后”也開始步入大學校園了,這也就代表最年輕的未來主力軍已經(jīng)來到高校這個學習階段了。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當代大學生思想與以往的學生有很大的差別,反對形式主義,務實,講求實效已經(jīng)成了其價值觀的主要組成,網(wǎng)絡成了他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對外部信息的攝取量大大提升,對文化的接受和包容性更強,同時,其思想更容易受社會思潮和西方文化的影響?,F(xiàn)如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有空泛,表面,復雜的特征,無法觸及到大學生的思想深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力降低,若不能即時更新理念和內容,勢必會造成價值觀沖突,造成極度嚴重的后果。
2.2 大學生心理的時代特征和缺陷突出
大學生作為社會中的一個“特殊群體”,其三觀存在著很強的可塑性。通過走訪調查,我們可以明顯觀察到,當代大學生行為方式和價值觀也發(fā)生了劇變,他們趨于個性化,普遍擁有著良好的生活態(tài)度,超前的消費意識。然而,這一代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近幾年大學生自殺的不在少數(shù),從小被呵護長大的大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和交際能力較以往大學生也有明顯減弱。其最為顯著的特征是,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迷失自我,滋生對社會的怨氣。
2.3 信息化帶來的多重思想文化沖擊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使知識傳遞更快,也使思想傳播更普遍。很多大學生通過媒體了解到西方開放的思想,社會不正的思想,在對社會的不好印象中,此消彼漲,開始抵觸馬克思主義。大學生個性突出,普遍又都缺乏責任意識,對自身思想的意志不堅定,在不良宣傳中極容易被錯誤的思想所蠱惑。例如,網(wǎng)絡上的拜金主義,官僚主義,使多數(shù)大學生形成“屈服于現(xiàn)實”的慵懶作風。如若不創(chuàng)新當代思政教育機制與內容,勢必會迫使部分學生走向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對立面,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
3.1 創(chuàng)新路徑探究
提高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力,創(chuàng)新是其中最為重要且必要的一條途徑,思想是構成社會價值觀的基礎,社會價值觀的發(fā)展與改變也必然反映出思想的變化,創(chuàng)新思想內容,創(chuàng)新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機制是教育所需,時代所需!高校輔導員的工作創(chuàng)新主要分為以下四點:
(1)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加強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獨立性,避免一人多職。
(2)輔導員結合當代大學生的特點針對性開展思想政治教育。
(3)合理利用網(wǎng)絡信息平臺引導學生,例如微信公眾號的資訊推送,校內自媒體網(wǎng)絡的推廣,且注重內容美化與故事趣味性。
(4)注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營造和諧校園氛圍,嚴厲杜絕校園暴力,嚴厲管控社會人士對在校學生思想和行為干預,加強心理監(jiān)測,避免學生出現(xiàn)心理疾病。
3.2 優(yōu)化隊伍結構與質量
除創(chuàng)新工作機制和內容外,還需加強輔導員自身工作能力的培養(yǎng),增加工作的方式,筆者認為可主要分為以下兩點:1.強輔導員隊伍建設。首先各高校應注重對優(yōu)秀人才的引進,并加強非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輔導員的培訓工作,確保高校輔導員隊伍思想的正確性、準確性和豐富性。其次,各高校輔導員應當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落實自己的工作職責,幫助大學生在多元思想文化中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價值觀。2.開展多種形式的思政教育活動,如愛國主義主題講座,時政熱點辯論賽等。
綜上所述,加強、完善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時代發(fā)展的現(xiàn)實需要,它要求高校輔導員必須充分履行自己“引路人”的職責,主要通過工作機制與內容創(chuàng)新、加強師資隊伍與輔導員隊伍建設兩方面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而提升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的實際效力。
(作者單位:沈陽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