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美術草圖教學是一項新的美術學科研究課題。本文從小學美術教育的基礎性出發(fā),賦予草圖教學新的“雙基”內涵。論文分兩部分:一是草圖教學“四基”內涵詮釋,二是草圖教學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能供一線教師借鑒。
關鍵詞:草圖;教學;視角
近幾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漸深入,教師對中小學美術教學的全員性、質量性和素質性有了進一步的深入認識。在知識、技能、方法和情感的結合點上,致力于一個新的教育價值觀的平衡。本文以小學美術草圖教學為載體,在傳統(tǒng)“雙基”教學的理論基礎上,謀求一種新的理念,追求小學美術學科教學過程中“美”與“術”的相互融合。
一、 小學美術草圖教學的“四基”內涵詮釋
草圖教學指讓學生用簡單的線條,流暢地勾勒觀察到的事物以及表達自己某種藝術創(chuàng)作的構思。草圖隱含著四個基礎:一是隱含著兒童對客觀世界的基本態(tài)度;二是掌握基本的美術技巧;三是積累一些美術學科的基本知識;四是逐步建立對美術藝術創(chuàng)作的興趣,激活自己的創(chuàng)作靈感。
(一) 草圖教學讓兒童積累生活經驗和用藝術語言觀察世界
草圖教學跟“寫生”和“素描”是有聯系的,某種意義上類同文學創(chuàng)作的“白描”。長期的生活經驗積累,一定會產生屬于兒童自己的美術認知結構。當經驗積累到達一個閾值,便產生靈感和創(chuàng)作欲望。我主張小學生從三年級起,使用一本草圖練習本,把自己觀察到的事物以及要想表達的主題用簡單的線條——基本的繪畫語言記載下來,養(yǎng)成一種繪畫日記的習慣,為終身學習和發(fā)展奠定基礎。
(二) 草圖教學讓兒童做到眼睛與心靈的交流
草圖教學往往從觀察和描述開始,但是觀察和描述絕不是我們草圖教學的最終目的。魯道夫·阿恩海姆在《藝術與視知覺》中曾說過:同一個景物不同者用自己形成的“形式美”去觀察,他們“再現”的藝術形象是多元的。我們對小學生的草圖教學既要關注他們的美術技藝的習得,又要培養(yǎng)他們的鑒賞能力和批判能力,加強眼睛和心靈的交流,形成自己的風格。
(三) 用草圖教學夯實兒童的造型基礎
“雙基”是教學領域中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簡稱。美術學科的根基是造型基礎、各專業(yè)基礎和美術史論基礎。中、小學美術課程依托這三項主題,選擇最淺顯的內容構建起教材。但是基礎知識是一種明示性知識,可以直接傳授;而基本技能卻是一種默會性知識,不能直接傳授,只能通過活動體驗、操作實踐逐步掌握。造型基礎除了一些基本原理以外,許多成分屬于技能基礎?!笆掷L線圖”是中、小學生美術造型中最基本的要素。草圖教學能滿足學生理解美術,掌握造型基本要素的學習需求,是提高學生“設計·應用”能力的奠基石。
二、 小學生草圖教學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百年來中國中、小學美術課程的教育實踐證明:在有限的課時內,學生是無法掌握美術學科的“雙基”的。一方面我們應該重新審定中、小學美術課程的“雙基”內容,編制通俗的、貼近學生生活的雙基教材;另一方面教師必須把學生學習美術的視野延伸到生活。美國課程論學者布魯納主張螺旋式組織教學。對于美術教學來說,要把螺旋式和綜合直線式相結合,把“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四大領域融合在一起。具體而言,就是對工具材料的把握、技法步驟、藝術特點、發(fā)展簡史、生活應用、情感激發(fā)等顯性內容和隱性內容綜合起來,任何孤立的技法訓練或者脫離實際的美術理論學習都是不可取的。
小學生的草圖教學必須是多元的、綜合的、實踐性的。早在17世紀,夸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藝術教學法”一章中就強調:藝術學習必須從實踐中去學習,從雕刻中去學習雕刻,在繪畫中學習繪畫。同時強調練習必須從基本做起,從精確模仿開始。根據兒童心智發(fā)展的年齡特征,可把草圖教學分為三個不同階段:幼兒園大班到二年級是起始階段,主要訓練孩子的觀察能力,解決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區(qū)分事物的細節(jié),抓住事物的特征。三年級到五年級是臨摹階段,學習藝術家的草圖手稿,學會草圖構思,養(yǎng)成繪畫日記的良好習慣。六年級到初中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開展創(chuàng)作活動。做到四個結合:生活觀察和名著臨摹相結合,課堂引領和課外活動相結合,雙基學習和實際應用相結合,不斷提高兒童的藝術素養(yǎng),為終身藝術學習奠定基礎。
經過兩年的草圖教學的實踐探索,我初步構建起五種基本訓練方法。分課內和課外兩大類,結合“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三大學習板塊展開。
一是寫生、臨摹法。一般是在課內使用,老師使用實物寫生或臨摹原作,讓學生仔細觀察事物的整體造型和局部細節(jié),用簡單的線條流暢地描繪出來。不同課時設置不同的學習要求,引領學生掌握基本的繪畫技巧和方法。
二是連環(huán)畫構圖法。老師給一個故事主題,讓學生設置人物和情節(jié),用多張草圖表達出來。低年級可以開展為語文課配插圖的學習活動,讓學生用草圖把語文的課文表達清楚。特別是為詩配畫更能激發(fā)學生繪畫興趣。
三是主題設計法。根據一個社會活動型主題或者某種應用實踐型主題,讓學生設計草圖。例如:標志設計、工具車設計、家具設計等,致力于孩子整體性思維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
四是采風交流法。組織學生采風,進行有益的社會活動,用鉛筆在草圖本上把值得表達的主題迅速記載下來。通過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家長的交流升華主題,形成創(chuàng)作的素材。
五是作業(yè)評價法。作業(yè)評價法可以讓每一位學生得到充分的肯定,同時在評價交流中產生新的思維火花。通常分三步操作:第一步自由選擇評價對象。第二步語言交流,從主題、構圖、技法等不同層面進行對話。第三步修改草圖,可以是自我修改,也可以是評價者修改,使草圖進一步完善。
小學生草圖教學是美術課程后繼學習速寫、素描的基礎,也是學生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和開發(fā)的有效平臺。美術學科的技能技巧性很強,只有通過有效訓練才能提高學生的觀察力、鑒賞力和藝術創(chuàng)造力。加強和重視小學生的草圖教學,才能充分體現小學美術教育的基礎性,才能真正做到美術教育“知、行、意、情”的完美融合。
參考文獻:
[1]郭聲健.藝術教育[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2]常銳倫,唐斌.美術學科教育學[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7.
[3]錢初熹.美術鑒賞及其教學[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
劉凌,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市金閶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