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穎 雪紅梅
冬至大如年
一大早,宗族祠堂的大門被打開。祭神祭祖后,合家圍坐在一起吃“冬至圓”。就這樣,一代代三門人在冬寒中舉行“大如年”的祭拜禮,該是怎樣沉甸甸的祈望,支撐著這一年一度,主導著古俗的傳承。
三門祭冬
作為“二十四節(jié)氣”的重要組成部分,2016年入選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
好無聊啊,去吃火鍋吧
麻辣咸香是重慶火鍋的代名詞。可飽腹驅寒,亦可驅趕饞蟲,重慶火鍋是平凡生活中的小確幸。在寒冷的冬日,邀三兩好友圍鍋而坐,大飽口福,豈不美哉?
重慶火鍋
2009年被列入重慶市級非遺名錄。
泠泠七弦,彈無虛發(fā)
一部中華史,半部在琴中。當現(xiàn)代人的手指,在唐朝的古琴上彈奏戰(zhàn)國的名曲,古老的琴樂就這樣串聯(lián)起上下幾千年的茫茫光陰。
古琴藝術
2003年被列入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
文房四寶,割舍不了
鋒穎尖、齊、圓、健,這是湖筆的底氣;拈來輕,磨來清,嗅來馨,堅如玉,研無聲,一點如漆,萬載存真,這是徽墨的自矜;質(zhì)地純白細密,紋理清晰,綿軟堅韌,百折不損,這是宣紙的驕傲;下墨如風,發(fā)墨如油,不朽,護毫,這是端硯的雄心。文房四寶,相得益彰,于是妙筆生花,燦然紙上。
湖筆制作技藝
2006年被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
徽墨制作技藝
2006年被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
宣紙制作技藝
2006年被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
端硯制作技藝
2006年被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
一筆抒寫中華魂
行云流水、入木三分、筆走龍蛇……形容中國書法的成語不勝枚舉。潑墨,以彰顯心中胸懷;揮毫,以抒寫中華之魂。這就是擲地有聲的中國書法。
中國書法
2009年被列入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
一針一針,無骨美人
紙做的燈面,燈體內(nèi)部沒有任何支撐,才叫“無骨”。以針代筆,在紙片上刺出花紋,讓光線透過孔洞留影,多么勇敢的創(chuàng)意。元宵佳節(jié),無骨花燈是不能缺席的。寶石燈、荔枝燈、蝴蝶燈、繡球燈……綴滿了皤灘古鎮(zhèn)。
仙居花燈
2006年被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
修復時間斷層
故宮里的鐘表多為零件精細又繁雜的孤品,修復師們靠著代代相傳的技藝重新連接古今時間。在鐘表走動的滴答聲里,新一年的春天悄然到來。
古代鐘表修復技藝
2014年被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
冬季進補,開春打虎
悄悄傳給你中醫(yī)“冬主收藏”的養(yǎng)生大法——一人一方,量身定制,可益氣,可養(yǎng)血,可滋陰,可安神,數(shù)十味藥材珠聯(lián)璧合,修補歲月磨損,等待春天的滿血復活。
方回春堂傳統(tǒng)膏方制作技藝
2014年被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