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菲
【摘 要】閱讀對一個人一生的成長起至關重要。部編教材中特意編入兩個欄目,一是“快樂讀書吧”,二是“和大人一起讀”。這兩個欄目的加入,充分顯露出新教材對課外閱讀的重視。此改變更是一種理念的影射——課內(nèi)學方法,課外學應用。本文從筆者的課外閱讀指導實踐展開,以具體范例入手,淺談思辨閱讀的指導步驟。
【關鍵詞】部編教材;思辨閱讀;三策略;核心素養(yǎng)
“從課本中學方法,到生活中去運用”“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舉一反三廣撒網(wǎng)”是思辨閱讀的主要特色。結合新課標對課外閱讀提綱挈領的要求,從一篇文章到整本書的閱讀改革,勢必要有抓手。教師先要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其次是增加閱讀數(shù)量、最后是提升閱讀品味。要達到這樣的目標不容易,教師必須對課外閱讀加以指導,指導過程要有趣、有量、有方向。本文以二年級推薦閱讀書目《列那狐的故事》入手,淺談思辨閱讀三策略。
策略一:聚焦原文——當然是狐貍“列那”
故事中的狐貍列那,干盡壞事。第一部分不吝筆墨大肆渲染了列那的惡行。他先是用了一個小計策偷到了很多鰻魚,而后又使計讓公狼葉森格倫受戒、斷尾巴;他戲弄烏鴉,將奶酪弄到了手;他巧言令色吃掉了麻雀特路恩的兩個孩子;后來偽裝成狐貍皮,偷吃公爵的食物;欺騙修道院院長伯納,說自己愿意懺悔,要放棄肉食,而后又將修道院的鸚鵡與母雞吃掉。列那是一只狡猾貪婪、出爾反爾的狐貍。故事中間,列那將公雞格雷特的女兒柯伯殺死,引起群情公憤,獅王諾勃勒決定公開審判列那。即將施行絞刑的那一刻,列那又編了個寶藏的謊話,使得貪婪的獅王上當,也使自己獲得了自由。故事的后續(xù)是個大反轉,列那設計救了獅王,獲得了非同尋常的禮遇,他假言要為獅王治病,卻缺少狼皮給獅王保暖,使得公狼葉森格倫死于非命,幸好公貓?zhí)菖嗯艿目?,逃過一劫。故事最后,列那為擺脫王宮的束縛,假托自己已死,徹底逍遙于世。
故事看完,開始思辨閱讀之前,教者一定要注意:所謂思辨閱讀,不是解決問題,而是借助主問題,注重啟發(fā),摒棄結論。
讀完這本書,筆者會嘗試三步走:
1.問題引領
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狐貍?學生的答案不唯一。因為“列那”的形象是多元的,有的人認為狡猾,有的人認為聰明。要保護學生獨特的閱讀體會。
2.拓展延伸
就列那這只狐貍而言,堪稱是文學作品中最有名的狐貍了。還有幾只無名的小狐貍你想認識嗎?閱讀資源擴展:《伊索寓言》中的《蟬和狐貍》《狐貍和山羊》《狐貍吃葡萄》。
3.問題二:這些小狐貍都有什么共同特點呢?
學生讀完,基本會聚焦到——狡猾或聰明的小狐貍這一結論上。
策略二:“意象”對比——別跑開,善良的小狐貍
不難發(fā)現(xiàn),作家在創(chuàng)作兒童作品時,似乎都喜歡將狐貍做定型的塑造,如耳熟能詳?shù)墓适隆稙貘f與狐貍》《狐假虎威》等,他們都是瘦瘦的、眼里含著狡黠的狐貍。那么,是不是“狐貍”還有更深入的研討價值呢?有了這個問題后,筆者在百度中搜索:文學作品中的狐貍。不出意料的出現(xiàn)了非常之多的條目,如:淺談中西方狐貍的意象、《伊索寓言》中的狐貍意象及其象征寓意等。很多論文把“狐貍”當做意象在研究,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
所以閱讀進行到這里開始展開思辨,筆者會嘗試問學生這個問題。
1.問題引領
是不是故事中所有的小狐貍都是這樣狡猾的呢?
2.閱讀資源拓展:新美南吉《小狐貍買手套》
千萬別低估學生的審美能力,并不是只有蹦蹦跳跳的熊大熊二才是他們的最愛。他們之所以給人以這樣的錯覺,只是因為從未接受到優(yōu)秀的作品,大人沒有注意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審美能力。以上所給出的閱讀資源對識字量有較大的要求,如果學生無法自主閱讀,教者可以讀給學生聽。
讀完以上閱讀材料,還可以嘗試問以下問題。
3.問題引領:這是一只怎樣的小狐貍?
孩子們普遍能感受到這是一個溫暖的故事,這是一只善良的狐貍。與狐貍“列那”截然相反。思辨閱讀進行到此處,應追問:你喜歡哪一只小狐貍?
此時的答案是五花八門的,多元的解讀,保護獨特的閱讀體驗是思辨閱讀的特征。
策略三:開發(fā)影視資源 成就閱讀思辨
原來不一樣的作家筆下,小狐貍是不一樣的,雖然在文學作品中狡猾的狐貍占大多數(shù),但也許有些學生更喜歡善良的小狐貍呢。誰不喜歡溫暖與善良呢?讀到此處,你給孩子埋下了思辨的種子——原來讀書可以這樣讀。
更給孩子埋下了夢的種子——如果你是小作家,你想寫一只怎樣的狐貍?筆者的學生說,她想寫一只美麗的狐貍公主,還有的學生說她想塑造一只音樂家狐貍,希望能有很多人可以看見她寫的故事。這就是童年時期的文學夢,誰會拒絕給孩子的人生更多可能性呢?
我們的思辨閱讀走到這里,還沒有結束。還是回到我們的初始話題——《列那狐的故事》。歌德曾寫過《列那狐》的長篇敘事詩。1986年,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根據(jù)歌德的敘事詩拍攝了一部片名為《狐貍列那》的動畫片。影視資源也是思辨閱讀的重要資源。借助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的這部電影。把文字變成電影,你又看到了一只怎樣的小狐貍呢?
這次思辨閱讀之旅,在《狐貍列那》的動畫中畫上句號。不過,如果你會思辨,你肯定會想,為什么導演沒有將全部列那的故事拍出來。筆者學生的答案可以給讀者一個啟示,她說:因為電影的時間太短了,導演必須選擇他認為最有趣的故事拍出來啊。原來學生是完全有能力來解決類似問題的。
思辨閱讀三步閱讀策略的展開,有法可依:第一,聚焦原著,第二,拓展延伸對比閱讀,第三,尋找影視資源開拓視野。從新課程標準來說:激發(fā)閱讀興趣是第一位,提高閱讀數(shù)量上不封頂下有底線,提升閱讀品味增加審美情趣。思辨閱讀有法、得法,正是達成以上目標的好法門。
【參考文獻】
[1]蔣軍晶.讓學生學會閱讀——群文閱讀這樣做[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07)
[2]賴瑞云.多元解讀與文本中心[C]
[3]余黨緒.當代時文的文化思辨[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