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金和
(吉林省德惠市菜園子鎮(zhèn)農(nóng)業(yè)站 130300)
各地應(yīng)該根據(jù)當?shù)貧夂蛱攸c適宜選擇播種時間。溫室保溫條件好的可適當晚播。
日光溫室的辣椒栽培必須從幼苗時期開始就在塑料薄膜覆蓋的條件下生長,可適應(yīng)日光溫室的條件。一般利用小棚育苗時,棚寬1米,要超過畦面寬度,以利于遮蔭,棚高1米,育苗期間,棚的四周要卷起通風,棚上可覆蓋遮陽網(wǎng)或用噴霧器噴石灰漿或黃泥漿(濃度根據(jù)棚內(nèi)溫度適當調(diào)整,溫度高時多噴,溫度低肘少噴,降水后泥漿被沖掉要重新噴),以降低光照強度和溫度。苗床的位置要選擇在地勢高的地方,以防止雨水沖入苗床。
1.3.1 苗床整地:苗床地應(yīng)提前20~30天深翻,施足底肥(腐熟農(nóng)家肥500千克+過磷酸鈣5千克+硫酸鉀3千克/10平方米),而后打碎作床。要求床高于平地10厘米以上,底寬約1.2米,床面寬約1~1.1米,長度根據(jù)播種量而定,一般每畝用苗床10平方米,床四周略高,便于澆灌。床面在播種前10天采用福爾馬林30~50毫升,加水3升噴灑,蓋膜封殺消毒5天,揭膜5天后播種。
1.3.2 浸種催芽:辣椒種子的使用壽命只有1~2年,時間長發(fā)芽率降低,為了保證用苗量,最好在育苗進行發(fā)芽試驗,在瓷盤內(nèi)鋪幾層吸水紙,將種子浸泡4~6小時后,洗凈,撒在紙上,放在不見光處,保溫25℃,水分適宜,5天后計算發(fā)芽率,發(fā)芽率應(yīng)在85%以上才有應(yīng)用價值。
1.3.3 播種:播種水一定要澆足且一般不補充澆水,因為澆水會使土壤板結(jié),影響出苗質(zhì)量,并且澆水過多也會使土壤過濕而出現(xiàn)猝倒病。
播種水的澆水量應(yīng)達到10厘米深的床土飽和,水滲下后在床面撒一層營養(yǎng)土,防止種子直接接觸濕土,播種10分鐘后再覆土,覆土深度1厘米。覆土后蓋黑色地膜,防止地溫過高。
播種前,育苗床內(nèi)灌足底水。待水下滲后,在苗床上薄薄的撒一層細土,然后將催好芽的辣椒種子均勻地撒播于上(每10平方米用種150~200克),播后覆蓋1厘米厚的營養(yǎng)土,覆土厚薄要均勻。覆土后蓋上一層稻草或遮光網(wǎng),以保持濕度和提高地溫。待3~5天后隨時檢查苗床,當70%種子發(fā)芽出土后,及時撤掉覆蓋物。
1.3.4 假植:辣椒幼苗2~3片真葉展開時應(yīng)分苗。分苗在晴天進行,起苗時盡量少傷根,一邊起一邊栽,注意遮蔭,不能讓其萎蔫。株距以8厘米×8厘米為宜。要求淺栽,子葉露出地面,栽后灌水,但水不宜太多。用營養(yǎng)缽或營養(yǎng)塊分苗的,挑大小相當?shù)膬煽妹缭砸谎?。栽后適量澆水,以澆透營養(yǎng)缽或營養(yǎng)塊為宜。
1.3.5 播種后管理:播種后,溫度應(yīng)保持25~28℃,地溫20℃,6~7天后出苗。當有70%出苗時即要降低溫度,白天23~25℃,夜間15~17℃,及時遮蔭降溫,防止徒長。防熱用大通風或澆冷水降低土壤溫度法。要在苗床的四周挖排水溝,及時排除雨水。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是防蚜蟲,防蚜蟲的目的是為了防病毒病。防蚜蟲的有效方法是在棚的四周的揭開處圍上紗網(wǎng),或在塑料薄膜上再覆蓋一層紗網(wǎng)。
1.3.6 分苗后管理:分苗時水分要充足,分苗后溫度可適當提高,白天25~30℃,夜間17℃左右,5天以后,緩苗結(jié)束,溫度降低,白天20~25℃,夜間14℃左右,管理的方法與育苗床相同。在定植前12~15天結(jié)合澆水施一次速效氮肥,用硝酸銨與磷酸二氫鉀2∶l混和的500倍液噴施。
日光溫室辣椒一般在9月中下旬定植,在定植前要對溫室進行徹底的消毒,一般用硫磺粉熏煙法,每百平米的栽培床用硫磺粉、鋸末、敵百蟲粉劑各0.5千克,將溫室密閉,將配制好的混合劑分成3~5份,放在瓦片上,在溫室中擺勻,點燃熏煙,24小時后,開放溫室排除煙霧,準備定植。
整地施基肥的方法如前所述,整地后,一種定植方式是不做壟,按行距60厘米開溝,施腐熟的有機肥,還有一種方式是做20厘米高、70厘米寬的南北向壟,中間開一條深20厘米的澆水溝,兩壟間距為30厘米,壟面微向南傾斜。在壟上覆蓋地膜,依行距40厘米,株距20~30厘米打定植孔,晴天上午定植,深度以苗坨表面低于畦面2厘米為宜。栽完后澆定植水。
定植以后澆水1~2次以后即進入蹲苗期。蹲苗期日溫保持在20~30℃,夜間溫度保持在 15~18℃,地溫 20℃,一般不澆水,只進行中耕,當門椒坐住,就可以澆一次大水,每畝隨水施化肥10~20千克,結(jié)束蹲苗。
辣椒是喜溫蔬菜,溫度管理的主要工作是通風降溫,但要作好防寒和防早霜的準備,10月中旬就要上草苫。冬季白天溫度應(yīng)保持在20~25℃,夜間13~18℃,最低應(yīng)控制在8℃以上。以保溫為主,通風量要減小,通風時間要變短,以頂部通風為主,下午溫度降到18℃時,及時蓋草苫。
在溫度的具體管理上用變溫管理。這種方法是利用辣椒的溫周期特性,將一天的溫度管理分為四個時段,即上午、下午、前半夜、后半夜,上午揭開草苫以后,使溫度迅速提高,維持在25~30℃,不超過30℃不放風,上午辣椒的光合作用強度高。下午1點以后,呼吸作用相對提高,此時的重點是抑制呼吸作用,通過適當?shù)姆棚L,使溫度降低,維持在20~23℃;前半夜的重點是促進白天光合同化物的外運,此時辣椒植株進行呼吸作用。促進同化物外運的適宜溫度是18~20℃。到后半夜,管理的重點是盡可能地抑制降吸作用,減少養(yǎng)分的消耗,溫度在15℃左右。
在變溫管理時應(yīng)注意兩個問題,一是氣溫與地溫的關(guān)系,辣椒的生長要求一定的晝夜溫差,在高氣溫時,應(yīng)控制較低的地溫,在低的氣溫時應(yīng)控制較高的地溫,地溫的調(diào)節(jié)可以通過早晨澆水等方法來實現(xiàn)。二是光照與變溫管理的關(guān)系,在光照充足的情況下,高溫可提高辣椒的光合速率,而在光照不足的情況下,較低的溫度可以抑制呼吸消耗,所以,應(yīng)根據(jù)天氣的晴陰變化,靈活控制溫度,在晴天時控制溫度取高限,在陰天時控制溫度取低限。
對于在冬季保溫效果較差的溫室,在覆蓋各種不透明覆蓋物后最低溫度仍達不到要求時,可利用揭蓋草苫的時間來提高夜間溫度和最低溫度,下午在太陽落山之前,覆蓋草苫,在早晨,盡量早揭草苫,以揭開后溫度在20分鐘內(nèi)開始回升為適宜。
冬季光照強度低,應(yīng)在保證室溫情況下,盡量延長光照時間,早揭晚蓋草苫,使植株多見光,要保持薄膜表面的清潔,提高透光率,在溫室的北側(cè)可以張掛反光幕,以提高光強。陰天或雪天,光照強度低,植株呼吸消耗大,可進行根外追肥,噴施1%糖水。
濕度過高會出現(xiàn)辣椒葉片“沾濕”現(xiàn)象,必須除濕。除濕最好的方法是采用膜下灌溉的澆水方式。澆水時間選擇在上午,這樣有利于地溫的回升和排濕。排濕的方法是在澆水以后,不放風,使室內(nèi)的溫度迅速升高,地表的水分蒸發(fā),空氣的濕度提高,1小時后迅速放風10分鐘,放風口要大,時間不可長,而后關(guān)閉放風口,再重復一遍這樣的操作。2~3次以后,地表的濕氣基本可以排除。另外溫室內(nèi)要盡量減少噴藥的次數(shù),以熏煙的方法代替噴藥。
冬季澆水應(yīng)用深機井的水或溫室內(nèi)部蓄水池的水,以防止降低地溫。隨水施肥,根據(jù)植株的長勢和結(jié)果情況,每澆1~2次水施肥一次,每畝施磷酸二銨10千克或尿素10千克,結(jié)果后期,每5~7天噴施一次0.3%磷酸二氫鉀或0.2%的尿素,也可噴施“噴施寶”等葉面肥。
目前生產(chǎn)上應(yīng)用較多的是化學方法,即利用工業(yè)硫酸和農(nóng)用碳酸氫銨反應(yīng),產(chǎn)生二氧化碳,反應(yīng)后得到的水和硫酸銨同樣可以用作肥料。
方法是先將98%的工業(yè)濃硫酸稀釋,酸水比為1∶3,將硫酸慢慢倒入水中,邊倒邊攪拌,切不可將水倒人硫酸中,否則反應(yīng)產(chǎn)生的大量熱會使硫酸濺出,造成傷害。在結(jié)果期,每平米溫室的碳酸氫銨的用量應(yīng)為11~13克,過多過少都不行。稀硫酸用瓷盆或塑料筒盛好,分4~5個點放在溫室中部。更簡便的方法是在溫室中部的辣椒行間,挖深20厘米,直徑30厘米的坑,在坑中鋪不漏水的塑料薄膜,將硫酸直接倒在坑中,將稱好的碳酸氫銨用塑料袋或紙袋包好,而后在塑料袋或紙袋上搗幾個孔,放人稀硫酸中。稀硫酸要過量,否則,造成氨害。在放人塑料袋救紙包時,要避免它浮在表面,以免氨氣逸出。二氧化碳施肥的時間是上午的9~10時,施用后2小時或溫室氣溫超過30℃可以通風。陰天、雪天或氣溫低于15℃時不宜施肥。
可用2,4-D或番茄靈抹花。進人盛果期以后,要摘除徒長枝,打掉下部的老葉。
在拉秧前15天摘心,使養(yǎng)分回流,促進較小的果實盡快發(fā)育成具有商品價值的果實。對于早春辣椒越夏連秋栽培的,要在8月初,將第三層果結(jié)果部位以上的枝條全部剪下,剪枝后及時噴1∶1∶240的波爾多液,1周以后再噴一次,以利于傷口的愈合,發(fā)出新枝后,要選留壯枝。
門椒要及時采收,防止墜秧,以后的果實應(yīng)長到最大的果形,果肉開始加厚時采收,若植株長勢弱,要及早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