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耀輝 宋建榮 王 偉 汪石俊 李金昌 張喜平 王 娜
(甘肅省天水市農業(yè)科學研究所,天水 741000)
甘肅省隴南麥區(qū)主要包括天水市和隴南市,小麥年播種面積在23 萬hm2左右,產量占全部糧食的40%以上,是膳食中面粉及面制品的主要來源[1-3]。隴南麥區(qū)是我國小麥條銹病菌的核心疫源區(qū),小麥條銹病是該區(qū)域生產中最嚴重的病害之一,在流行年份可使小麥減產20%~30%。選育應用抗銹品種是防治條銹病最經濟有效且有利于環(huán)境保護的措施[4-5]。條銹菌新小種的不斷產生和發(fā)展,致使生產上的小麥品種抗銹性喪失[6]。因此,必須不斷利用新抗條銹基因資源,選育抗條銹新品種,及時替代當前生產上的退化感病品種,保障小麥生產安全,達到控制條銹病的目的。天水市農業(yè)科學研究所經多年的試驗研究,于2018 年育成了適宜于甘肅省隴南麥區(qū)川水地冬麥區(qū)種植的抗條銹冬小麥新品種天選65 號(品 系 代 號:02-195-7-4-3-5-1C1-4-3),并于2019 年2 月通過甘肅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甘審麥20190009)。
天選65 號是天水市農科所2002 年以溫麥8 號為母本、96c1-1 為父本進行有性雜交,用系譜法選擇而成的品系,原系譜號為02-195-7-4-3-5-1C1-4-3。母本溫麥8 號,冬性、早熟,株高60 ,長芒,籽粒白色、硬質,千粒重46g,群體結構好,成穗率高,豐產性好,高抗條銹病和白粉病;父本96c1-1,自育高代品系,冬性、中晚熟,大穗大粒,豐產性一般,當時對條銹病免疫。2002 年配制雜交組合,由于后代分離類型豐富,經多年連續(xù)定向選擇,2012 年因整齊度好、抗病、落黃好等綜合性狀優(yōu)良,提升到鑒定圃。2012-2013 年度參加品系鑒定試驗,2013-2015 年度參加品系比較試驗,2015-2017 年度參加甘肅省隴南片川區(qū)組區(qū)域試驗;2017-2018 年參加甘肅省隴南片川區(qū)組生產試驗,2018 年完成全部育種程序(圖1)。
圖1 天選65 號的選育過程
2.1 鑒定試驗及比較試驗2012-2013 年度參加鑒定試驗,每hm2折合平均產量9120kg,較對照蘭天17號增產18.58%,居40 個參試品系的第1 位。2013-2014 年度參加品系比較試驗,每hm2折合平均產量9334.95kg,較對照蘭天25 號增產18.31%,居15 個參試品系的第3 位;2014-2015 年度參加品系比較試驗,折合平均產量9949.95kg,較對照蘭天25 號增產11.86%,居15 個參試品系的第2 位;2 年度品比試驗平均產量9642.45kg,較對照蘭天25 號增產11.34%。
2.2 區(qū)域試驗2015-2016 年度參加甘肅省隴南片川區(qū)組區(qū)域試驗,每hm2折合產量2859~9225kg,增幅-0.8%~15.2%,平均產量5760kg,較對照蘭天25 號平均增產9.1%,居11 個參試品系第7 位;2016-2017 年度續(xù)試,折合產量4249.5~8775kg,增幅-15.43%~12.5%,平均產量7146kg,較對照蘭天33 號平均增產3.4%,居12 個參試品系第5 位;2年11 點次試驗中,8 點次增產,平均產量6453kg,較對照增產6.3%,增產顯著。
2.3 生產試驗2017-2018 年度參加省隴南片川區(qū)組小麥生產試驗,每hm2折合產量4965~7830kg,增幅-17.66%~10.1%,平均產量6682.5kg,較對照蘭天33 號增產3.1%,居參試6 個品系第3 位。
3.1 農藝性狀該品種屬冬性普通小麥,株高74.8cm,生育期246d。幼苗半匍匐,出苗整齊,葉色淺綠。分蘗力強,成穗率高,每hm2有效穗數450 萬穗。穗長方形,穗長8.17cm,無芒,穗白色,結實小穗16 個,平均穗粒數38 粒。籽粒卵圓形,紅粒角質,千粒重43.9g。屬水地生態(tài)型,成熟落黃好,籽粒飽滿。稈粗抗倒伏。田間表現整齊度好,群體好,長勢強,豐產穩(wěn)產性突出,適應性強。
3.2 品質經農業(yè)農村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2018 年測定,天選65 號容重810g/L,粗蛋白(干基)12.40%,降落數值212s,濕面筋(以14%水分計)26.3%,吸水量57.1mL/100g,面團形成時間3.8min,穩(wěn)定時間4.4min,弱化度107F.U.,粉質質量指數73mm,評價值50,硬度64.8,小麥粉灰分0.44%。
3.3 抗病性2017-2018 年連續(xù)2 年經甘肅省農科院植保所苗期混合菌及成株期分小種接種鑒定,苗期對條銹混合菌表現免疫,成株期對條銹菌供試菌系條中32 號、條中33 號、條中34 號及中4-1、G22-14、G22 其他菌系和混合菌表現免疫,總體抗性表現優(yōu)異。同時在多年的試驗示范中,高抗白粉病和黃矮病。
3.4 抗寒性根據甘肅省種子管理站2015-2016年度在海拔2100m 的武山龍臺和2200m 的張家川平安鄉(xiāng)抗寒性鑒定結果:天選65 號越冬率為66.1%和87.9%,川區(qū)對照蘭天25 號的越冬率為84.9%和71.0%。2016-2017 年度在武山龍臺進行異地高山抗寒性鑒定,在海拔2100m 的武山龍臺和2200m 的張家川平安鄉(xiāng)抗寒性鑒定結果:天選65 號越冬率為94.0%和67.4%,川區(qū)對照蘭天25 號的越冬率為90.0%和100%。說明天選65 號的抗寒能力與對照品種蘭天25 號、蘭天33 號相當。
4.1 適種區(qū)域天選65 號適宜在天水市渭河流域川道地區(qū),隴南市成縣、徽縣河谷川道區(qū)及相近類似地區(qū)種植。
4.2 整地及種子處理深耕細作,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土壤環(huán)境,是保證全苗和培育壯苗的重要措施。為此,播前整地力爭達到“早、深、凈、透、實、平、細、足”。一般在播種前1 周左右,將通過精選的麥種攤曬2~3d??捎酶C离p、五氯硝基苯、萎矮靈、粉銹寧等拌種防治病蟲害。
4.3 科學施肥施肥以農家肥為主,氮、磷肥結合,一般每hm2應施農家肥3 萬kg、過磷酸鈣600~750kg 或磷酸二銨225kg、尿素300kg。在起身、拔節(jié)期結合春灌每hm2追施尿素150~180kg;灌漿期可用磷酸二氫鉀葉面噴施,以增加粒重。
4.4 適期播種,合理密植一般認為,冬性品種在日平均氣溫16~18℃,弱冬性品種在14~16℃播種即為適期。天選65 號在適宜區(qū)域內的最佳播期為10 月中旬。單位面積上的穗數、每穗粒數和粒重是構成小麥產量的主要因素,因地制宜,合理密植,才能使小麥產量三要素協調發(fā)展,達到高產的目的。天選65 號每hm2播量應控制在180~225kg,保苗375 萬~450 萬。
4.5 病蟲害防治小麥抽穗后,及時進行“一噴三防”(葉面噴肥,防蟲、防病、防干熱風),確保小麥高產。
4.6 適時收獲根據栽培條件觀察,麥粒較硬實時收獲為宜。因每年6 月中下旬多連陰雨,適當及早收獲以規(guī)避雨害,否則易引起穗發(fā)芽而嚴重影響小麥產量及品質。